>人的影子。乡下姑娘既使进了城,无论她怎样的穿着,你也会在她身上发现某些痕迹,那是地域、大自然给她打上的烙印。可这些在你身上就看不到,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城里人。”
“不会吧……”
“我说的是真的。就拿我父亲来说吧,他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说着一口标准的的北方话,可还是有人能从口音上听出他是山东人。你说怪不怪?”肖楠笑笑,“你啊……可我告诉你你的假设是不成立的,我不可能是抱养的。”
“你啊,不要把话说得那么绝对。有些事啊,不到水落石出是很难说的。”
“你说,我和父亲血型是一样的还会有出路吗?”
“也不足以证明他就你的亲生父亲。”
肖楠喝了一口咖啡,“你啊,怎么说我也不会信的,你说的根本就不成立。”
过了一会她说,“你还记得吗,那次在青年文摘上看的那篇文章吧……”古莲一脸的莫明,“我记不起来了,看了那么杂志,谁还能记得啊……”
“嗨,就是那篇啊……这么跟你说吧,陈斯洋也资助了不少失学儿童。我和你说的那篇文章就是报道他的……”古莲的眼睛瞪大了,“是吗。陈总那人啊,一看就听有爱心的。”
在新的一年里,你可要大展宏图啊。
“借你的吉言,那就要靠你们的大力支持了。不要忘了,我们可是一个团队哟。”
第四章
肖楠刚说完话,陈斯洋就进来了。一看总经理来了,部里的人都站起来了。
“陈总来了。”
陈斯洋摆了摆手,“大家都坐下吧,今后不要这样。”说着他坐到沙发上。“感觉怎么样啊?”他问大家。几个人互相看看,笑着说很好啊,还不错。
肖楠说,“我刚给大家做了一下分工。”
“哦,马上就进入工作状态了,头一天别弄得那么紧张吗。”陈斯洋说。他四下打量了一下说,“缺两盆花啊,谭玲啊,回头你和于主任说一声,让她给安排一下。”
“知道了。”谭玲应了一声。
陈斯洋看着陶今问,“陶今啊,你的头发是天生的……”
“是啊。我这头发啊,好多人都以为是加工的……它呀,还给我惹了一次大麻纺呢。”
“哦,说来听听……”陈斯洋显然很感兴趣。
“那是高二的事了,我们校新来了一位校长,他见我一头卷发很反感。他要是直接问我事情也许就不会那样了。可能有的同学使坏,就告诉他我是烫的。他认为重点高中的学生不应该这样。于是在操场上训话时就点了我的名,把我批了一顿。还说什么留头不留校,留校不留头。勒令我立刻回去请家长……害得我老爸和他好一顿解释,最后还得屈从他剃了头,振振有辞的说,等再长出来看……好象不这样他的面子就丢大了。”
陈斯洋还没听完就笑了,“这校长也太专横了,纯属蛮横无理!这样的校长真悲哀啊!”他瞧着陶今幽默的说,“你这叫天生自来美啊,要是都长你这样的头发,那烫发的可就没饭吃喽!”总经理的话把办公室里的人说笑了。
“你们几个都住在哪里啊?”他问。
“古莲家是本市的,我三个家都在外地,我们都是租房子住,陶今和佟仁住在一起,我和另外几个女孩也是合租的。”肖楠告诉他。“哦,是这样。有什么困难没有?”几个人摇摇头。
“出门在外不容易啊,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公司会想办法帮助解决的。好好干吧,将来公司的房地产搞起来……房子会有的。”佟仁一听笑了,“那就先谢谢总经理了。”陈斯洋笑笑,“谢什么啊,做出了贡献理所当然要得到报酬的嘛。好了,不打扰你们工作了。”说完他起身走了。
“各位都听到了吧……努力吧。”肖楠说。
“陈总这人说话是算数的,不像有些领导净开空投支票。”谭玲说。
“我想把我爸妈接来,我现在有这个能力了。这些年他们为了我吃了不少苦,我要让他们也到城里来和我一起住。”肖楠说。“你可真是孝顺的女儿啊,那家里的地呢?”古莲说。“租给别人种啊……”“房子我都看好了,可我妈心疼钱,也舍不得那个家……可农村的日子实在太苦了,我爸的身体还不好……富裕的地方比我们那里强啊。”肖楠感慨地说。
“我骗妈妈说,你快来给我做法吧,我不会做饭,都饿出胃病了,我妈一听就急了。马上答应我来。来了准会骂我的……”古莲笑了,“你那也是善意的谎言嘛,你也是为了他们好吗。到时一家三口就团圆了,尽享天伦之乐多好啊。再过两年你和他一结婚,再生个小宝宝,那老爸老妈就含饴弄孙了。”
“我和谁呀,净瞎说。”
“还谁呢,天下人都知道。”古莲故弄玄虚。
“去你的吧……我和你说正事呢,房子我都看好了,就是地点不太好。在香安小区,上班远点,可房价便宜啊,两屋一厨租金才三百块。”“是吗,真是不错啊。星期天,我们几个过去帮你收拾一下……刷刷墙了,擦擦玻璃什么的。”
“不用,房子很干净,是一对新婚夫妻住过的。什么都不用动,还有家具。”
“是吗,真是太好了!叔叔阿姨什么时候来啊?”
“快了。”
“肖经理,德国的合同传来了。”谭玲把一份传真交到肖楠手里。
肖楠一看非常高兴,“太好了,签合同的事我得请示陈总。”
她一出门刚好遇到了陈斯洋,他刚从外面回来,手里还拎着包。
“哟,陈总,我正要去找您。”
陈斯洋瞧瞧她,“一定是好事啦。”
“您怎么知道啊?”
“看你喜形于色的样子就知道了。”
“是吗,想不到陈总还真会看相啊。”
两人说着话进了办公室。
“坐吧。”陈斯洋指指沙发。
他倒了杯水一口气喝了下去。
“说吧。”他坐到了茶几的对面。
“陈总,我们和德国卡迪那公司谈了一笔生意……客户要十吨光氨酸,德县化工厂就有,库存量很大……他们同意出口结汇后再付款,即期信用证结算。一吨的差价加上退税就是两万元,这是订货合同。我让赵律师看过了,他说条款很合理,没什么异议。”
陈斯洋听了她的汇报非常高兴,“太好了,经贸部才成立一个月就拿到了订单,这笔生意能赚二十万,真是不错啊!既然赵律师看过了,你就签吧。”
“我……”肖楠的眼睛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