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暗黑大宋 > 第26部分

第26部分(2 / 2)

一场春雨落下,这些小草瞬间便将群山点燃碧意。

寨民全部在学习王巨。

当然定牧比游牧意义更大,但拘于延州的地形,王巨不是很热心。

不过想要收割起来,还得要一个来月。

寨子养的那些羊在这段时间继续得要吃苦,于是它们嘴馋地看着豆子粟子的青苗。寨中的百姓没办法,只好砍来野竹子继续做围栏,连王巨也加入这一行列。

“小郎,读书还是你最要紧的。”

“史大叔,劳逸结合,张弛有道,才是学习的好法门,如果一天到晚只埋头于书本当中,即便自律性再强,也会感到乏味,乏味了如何能学好东西?况且适当的劳动,对身体也有帮助。”

史旰不大懂,古来读书为了自己偷懒找到太多太多的理由,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士大夫要远离疱厨,如……

“我要走了。”官家有密旨也不行,俺人找到了,确认了,不呆了,谁愿意长年累月呆在这个苦逼的地方?

“哦,那个人你不找了。”

“那个人何必要找,他早晚要替朝廷效劳的。”史旰试探性地说了一句。

“是啊,效命朝廷,换来功名富贵,才是正途。不是他不出来,可能时机不到。”

“你承认了?”

“我承认了什么?就算承认,你敢说是我吗,莫要忘记了,我今年十四岁,去年才十三岁。”王巨狡黠地说。

王家寨一战,已经有人猜出来去年山道一战,就是王家寨的人做的,正因为这个少年参与,才将那几十名化为盗匪的官兵击败。

不过这时候暴露除了可能以后对王巨仕途形成影响,已经没多大问题。

在薛向主持下,加上去年的影响,各个大户主动减少了私盐规模。程勘也不敢将大家逼急了,实际去年的案子已揭了过去。除非嫩头青才会将它再翻开,翻开也未必有用,说不定还会将自己逼入绝地。程勘肯定不是嫩头青。

至于那群黑蜂盗,大多数击毙强抓捕,只有三名首领还没有落入法网,可能他们真的逃过去了,不过他们还敢回延州?

问题不是军事才能。

在王巨反复洗脑下,史旰也认可了在宋朝立军功不是好事,多半是坏事。所以韩琦、范仲淹、庞籍、文彦博他们呆在陕西数年,或无功,或大败,反而仕途青云直上,张亢有大功了,他还有一个有名的大哥张奎,却被一群君子泼墨,官越做越小。狄青有大功,官家保护提携,一度做到枢密使,可是后来被一群文人气得背疽发作而死。说不定张狄二人立的战功再大一点,下场还更惨。

狄青就罢了,武将嘛,当悲催的。

可张亢是进士唉。

其实这种说法有点儿武断。

定位于武将与武臣,确实有点儿不大好。不过张亢悲催还有更深的背景。

首先他与韩范他们相比,文采不够。在宋朝文章写得好,出息会更大一点。所以无论党争如何激励,苏东坡作为最不受欢迎的温和派,两面派,墙头草,却一直活跃在宋朝政坛上。

其次自从斗吕开始,这些人渐渐抱成团。虽然其中有许多人是中二青年,中二青年不怕,有学问的中二青年才可怕。吕夷简病重,无法理政,这些人上位乃是必然。王巨对庆历新政持着很不好的看法,但实际庆历新政许多措施还是好的,至少远没有王安石的改革激进,但因为二人太多,就象疯子一般乱咬一气,咬得大家都恨之入骨。并且最好玩的一幕,似乎所有人一起咬下去了,咬得不敢作声,于是弄出一个水洛城,自己咬自己。

这么一弄,实际等于出现了隐约的党争,“小人”党与“君子”党。

张亢一非小人党,二非君子党,可他那个战功又让诸“君子小人”们惭愧,不弄臭他弄谁!

王韶也是如此,他是王安石扶持上位的,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此背疽发作而死,被一群士大夫恶毒地诅咒成因杀人太多,烂心穿背而死,就差一点开棺鞭尸。

但也不是绝对,章楶就平安无事。可莫要忘了,章楶有一个牛得不能再牛的堂兄弟章惇!

不过就算战功的神马是拖累物,然而有一件事不能忽视。

那就是去年的宝藏案,这是民生,是内治,若是没有智者插入,引西夏人过来,说不定延州整个东北地区动荡不安,甚至能让宋吉成功得逞,因延州动荡让他将西夏军队引过来,使延州全面失守。

那时候程勘急得不行。

然而问题就来了。

这是否意味着宋朝重臣还不如一个十三岁的少年?

史旰不由苦笑。

不管了,将自己看到听到的一起禀报给官家,让官家去判断吧。

两人相视一眼。

王巨有话想说,仁宗皇帝,你不要指望你那个儿子了……但是不敢说。谁会信啊,只要自己说了,不但不起作用,那个笨笨的曹大妈,偏执的高大婶,固执的英宗,以后还不知道怎么将自己弄死。至于西夏那边,说了也来不及了。

史旰也有话想说,你不要呆在这个小山村了,还是去州学苦读吧,那才是你的正路,然而想一想延州的州学,说不定还不如这个少年自己自学呢。

于是两人都没有说。

“祝你一路顺风。”

“你也要保重。”

第五十三章贺礼

“王郎,你家的庄稼长得最差。”李妃儿捂嘴偷乐。

没办法,王家三口人,一个十四岁,一个九岁,一个八岁。

二妞能洗洗衣服,做做饭,王巨就乐得不行了,与人家如何比拼劳动力。

“个体户”经济最大的优点就是多劳多得,刺激了大家劳动的积极性,于是收入也就随之提高。

但王巨一家也就苦逼了。

王巨也无所谓,他还有夏国剑分红呢。再说到了年底,他就要去拜师了,离开王家寨。

“怎么办呢,不如这样,你替我帮帮忙吧。”

“好啊,怎么帮?”

“帮我撒肥。”王巨将一箩筐发酵的羊粪推到李妃儿面前。

李妃儿看着这羊粪,吓得花容失色。

王巨哈哈一乐,然后道:“李小娘子,坐下吧。”

李妃儿找了一块石头坐下。

“你看,我家很苦的。”

“恩。”

“那你还愿意嫁给我吗?”

“娘娘同意,我就同意,”李妃儿脸红红地低下头说。

没那么简单,不过王巨心中想了一想,能与一个小萝莉讲什么道理呢?反正同意,也要到六年后才成亲,那时中进士多半不可能,不过养活一家还难吗?

李万元兄妹没有呆太久,随后就回去了。

随着朱俊迎娶赵家小娘子。不问朱俊岁数,在此时延州刚刚好……

“这是王小郎送给二郎君的新婚贺礼。”朱清拿出一张黄藤纸,将它打开。

字很瘦。

这一点朱欢没有太在意,许多穷人家的孩子打小用不起笔墨纸砚,于是用树棍在沙子上写字,长大后字体往往会显得枯瘦,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范仲淹与欧阳修的书法。

欧阳修书法朱欢未见过,但范仲淹的书法他却是见过的,那时候他随父亲因事得以拜见在延州的范仲淹,看到了范仲淹的字,那种字方正硬瘦的字体让他记忆犹新。

王巨与范仲淹少年时情况差不多,都很困难,即便到现在,大多数时候继续用树棍子写字,还让他弟弟妹妹用树棍子写字。

笔墨纸砚太贵了。

即便王巨记了一些心得,也是蝇头小楷。

字也不算太好,不过比以前的书法大有长进。

智商高啊,学东西快,书法长进快是正常的,若不长进,才是不正常……

字没有太在意,即便是王巨,想成为书法名家,恐怕还要许久许久。他注意的乃是一首小令: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