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不止是梯子,还有撞木,不过这些撞木能撞倒大顺城的城墙吗?
惨烈的攻防战开始,虽然看上去形势比较乐观,特别大顺城的城墙就筑在陡坡上,这更增加了攻城的难度,但西夏人太多了,就象蚂蚁一般涌了过来。
“放,放。”种诊不停地命令着。
一支又一支箭飞射而去,一块又一块石头砸了下去,砸下去的还有镶满铁钉的擂木,并且宋军又将猛火油浇下去,再用火箭射击。导致许多西夏人伤亡,然而西夏人继续踩着同伴的尸体向城上猛攻。
也有部分将士成功的登上城头,在城头上与宋军惨战。
一名将领说道:“种将军,放吧。”
是干掉了不少敌人,但宋军也出现了严重的伤亡,这样比拼下去,西夏人吃不消,可最后大顺城能打成光杆司令。
种诊压了压手说:“再等等。”
李谅祚同样暴跳如雷,然后说道:“推出投石机。”
西夏也有投石机,并且成功改造了一批小型投石机,装在骆驼上,组成了一支强大的“炮军”,不过因为技术与财力原因,在大型投石机上,不及宋朝了。
种诊这才说道:“时候差不多了。”
他向城内打了一个手势,城中立即有将士推出二十门虎踞炮。原来的石炮准确是叫石砲,石字旁,不是火字旁。种类也很多,如砲车、单梢砲、双梢砲、卧车砲、虎蹲砲、合砲、火砲。
石炮生产出来后,蔡挺问王巨有没有名字,王巨说没有,蔡挺道:“老夫替它取一个名字吧,叫虎踞炮。”
这个名字威风,比虎蹲炮还要威风。
于是新式投石机名字便成了虎踞炮。
数量并不多,造价太昂贵了,而且西北地形复杂,多是小面积的攻防战,山谷战,山道战,拘束着投石机的威力,因此没有虎踞炮出现之前,两国投石机数量一直也不高。
若是发射石弹,确实也没有装备多少虎踞炮的必要。但是配置了那种新式的火蒺藜,威力立即上了一个台阶。
不仅有虎踞炮,原来城中还有十几门投石机,一起推了出来。
几十枚巨大的火蒺藜抛投出去,最让西夏人恶心的是因为以防为主,现在这种虎踞炮多是中大型投石机,加上城中还有两门大型石炮,缺点就是操作的人很多,必须要七八十人才能操作。所以威力虽大,备配却很少。但这种新式石炮却不需要那么多人手,即便是几门大型虎踞炮,也不过十几人即可操作。
因此在章楶建议下,王巨又于作坊里刻意制作了一些特大的火蒺藜,重量几乎达到五十斤重。
接着爆炸声音响起,只是一次投射,便炸死了近百名士兵,受伤者数不胜数,其他人也炸傻掉了。
“再放。”
几十枚大火蒺藜球又冉冉升起,实际它们的杀伤力还不及刚才那番血战,弓箭虽然一次顶多干掉一个人,可架不住宋军人多啊。但这玩意儿太邪乎,许多士兵不顾后方的喝斥,开始狼狈鼠窜。
“撤,”李谅祚终于悲愤地下了这道命令。
种诊愕然道:“这就撤了?”
还没有打过瘾呢,章楶翻白眼,心想,这两天打得开心,但你得知道,多少钱就这样砸完了,射完了,炸完了。
叶悖麻看着军队一批批撤下,脸色变得很不好看。
无疑,宋军肯定不是自己所打听的情报那样,这两天军队的死伤,自己得负一半责任。
这时宋吉走了过来说:“叶悖将军,有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叶悖麻气得要揍宋吉。
“真的很消息,”宋吉拍了拍手,两个士兵带来了一个人……
第二四四章蕃奸
“陛下,他就是宋朝原来环庆路新州刺史思顺。”叶悖麻说道。
“思顺,你为什么要投靠我们大夏?”李谅祚问。
“陛下,小的原本就是党项人,所以投奔陛下。”
这是费话,难道党项人就一定要效忠西夏,汉人就一定要效忠宋朝,那么幽云十六州宋朝早就收回来了。真实情况是赵思顺乃是大顺城与荔原堡之间的一个大部族族长,以前协助宋朝立下了一些战功,并且他族中子民很多,仅丁壮就有七八百人,所以朝廷赐了一个新州刺史的蕃官。但不是真刺史,是阶官,而非是职官,连薪酬也未必能拿到。不过就是阶官,这个官职也不小了,奉年过节,官府会一些脑白金娃哈哈的什么。
就包括政策也会略略倾斜。
那就努力做大宋的蕃臣吧,但此人却因此越来越嚣张,官府拿他也无辄。就包括王巨,第一他的部族不在华池县境内,而属于大顺城管辖,第二王巨就是有威望,敢动则磨雄,也不敢动赵思顺。
部族太大了,动了这个后果有点不大好收场。
于是宋朝官员分别对此人进行了冷处理,这就让赵思顺从嚣张变成了不满。本来去年赵思顺准备带着他的部族投奔西夏,然而王巨雷霆一般地将几股抄掠的西夏军队打败,赵思顺不敢动弹了。
今年上半年,蔡挺示弱,一度前线成了西夏人的跑马场。赵思顺委婉地派人秘密表达了他的想法。不过后来叶悖麻派人真与他联系时,赵思顺却缄默不语了。一是王巨已派人卡在了鸡儿寨,想投奔西夏,必须得从疆砟堡走,不大好过去了。二是赵思顺想待价而沽,叶悖麻没有会意,好你来投奔我,我接收你。官职呢,封赏呢,景询一个死刑犯逃过去还弄了一个学士做了呢。
这事儿便揭了过去。
直到昨天,宋吉感到不妙,叶悖麻有错,他也有错。灵机一动,想到此人。正好此人带着全族守在后方。
非是所有部族都逃到各堡砦的,也顿不下。因此临近各堡砦的进入各堡砦安顿,离得远的,坚壁清野后,进入各大村寨,联手防御。
赵思顺的部族一卡在中间,离两堡砦都远,二大家都有点不大放心,弄不好这个家伙带着他的子民在城中反叛,里外夹攻,那就不大好玩了。并且他手下人多啊,七八百丁壮,足以引起一场严重的内乱。
也不能说宋朝对不起他吧,略有些边缘化,不过那也是他自找的。于是宋军对他与他的部族继续冷处理,全部留在他们自己寨中。
这让赵思顺心中更是不快,正好宋吉派人联系,一拍即合,来到军营,宋吉介绍给了叶悖麻,叶悖麻又介绍给了李谅祚。
赵思顺又说道:“陛下,臣愿意替陛下做向导。”
“向导?”
“陛下,大顺城易守难攻,强攻不值。”
“你有什么好主意?”
“陛下,大顺城地势易守难攻,可同样难以突围,我们大夏只要隔着两川继续派兵布下防御,将大顺城围住,两川便成了最好的营栅,我们就可以抽兵前去荔原堡与柔远寨。荔原堡与柔远寨一失,后路掐断,大顺城会不战自乱。”
“现在他们还有什么后路?”
“陛下,那不同的,荔原堡与柔远寨不失,他们还指望着后方会有援兵来支援,况且又是大道。两堡寨一失,后方支援没指望了,他们士气沮丧,一番强攻,大顺城必然拿下。”
“说得有理。”李谅祚道。实际没有赵思顺,李谅祚也分了兵的,不过那一路是从疆砟堡出发,扑向了柔远寨,暂时与荔原堡无关。至于荔原堡与华池县,李谅祚更是恨之入骨,但在这之前,是打算先将大顺城拿下来,得让后路畅通。首先就说这个供给吧,大顺城一卡,后勤供给便不大好运到东方,难不成让士兵背着扛着,攀山越岭,送到东边去?
李谅祚准备报复,并且打算进行残忍的报复,但是打算在攻破大顺城之后再会分兵兵向荔原堡与华池县。
但现在想迅速拿下大顺城没有指望了,赵思顺的策略似乎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李谅祚将诸将喊来商议。
大家都觉得可行。
荔原堡也险恶,但无论地形或规模,远不及大顺城,甚至都不及疆砟堡。
同时若是派出的兵力足够多,又可以分兵华池县,让王巨顾头顾不了尾,顾尾顾不了头。至于柔远寨那边,已经派去了兵马,暂时不用过问。
还有一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