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暗黑大宋 > 第179部分

第179部分(2 / 2)

几名御史一哄而上,除非小皇帝学习宋英宗那样滚肉刀。但宋英宗滚也是替他亲生父亲滚,难道会替一个小官滚吗?

那么就是小皇帝庇护,这个小王巨也完蛋了。

彭思永刚准备上前,就听到赵顼问道:“蒋之奇,朕问你,如今郑白渠上有多少人在施工?”

不对,彭思永心想。

赵顼执政也快有两个月了,常朝,大朝,他都参加过的。

一般称呼大臣,或公,或官职名,无论是私下场合,还是公开场合,从不称呼大臣的名字,就不要说这种大朝会了。

他跨了一步,脚又挪了回来。

蒋之奇硬着头皮答道:“近五万人吧。”

“有多少民夫?”

“两万余人。”

“有多少兵士?”

“两万余人。”

“有多少西夏的战俘?”

“五千人。”

“这么多人,而且如此混乱,民夫,衙役,保捷军,厢兵,敌寇的战俘。几名胥吏居然还敢克扣,如果不及时处理,引起了乱子,谁来负责,是你,还是朕?到时候你是不是要将王巨推下油锅?”

“不过陛下,即便如此,也要先问罪,再交由知州判决,然后秋后弃市……”

“然后好官吏勾结,互相求情,慈悲为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不是?”

“不是啊。”

“好,朕再问你,蒋之奇,你是朝廷的言臣,其他地方朕不知,但叶清臣修浚郑白渠时,得良田六千顷,为何各县田册上只有两千一百余顷?整个新渠几名修渠大臣目测现有各种良莠耕地近两万顷,为何各县田册上只有八千余顷。”

“这个臣不知。”

“你如此关心郑白渠,连那边捐十石粟换一亩田都听说了,这么大的事你居然不知道,那么朕再问你,你关心的是什么?”

赵顼差一点就吼出来了,难道你关心的就是如何坑害王巨吗?

但他是皇帝,得要有涵养,实际没有吼出来也等于吼出来了。

他努力地平静着怒气,徐徐说道:“关于斩杀六名胥事的事,王卿已经在奏子上写明了,当时情况很乱,这六名胥吏不但自己贪墨,还拉了许多队头下水,并且胆子越来越大,不用重典,一旦蔓延开来,整个渠工都能出大事情。因此用军法处执。实际参与的有五十多人,王巨只斩了六人。朕也与几个相公商议过这件事,皆表示认可。”

确实,按照制度,王巨这么干肯定错了。

可站在整个工地角度分析,也没有做错。自古以来,因为这些个大型施工,导致了多少次起义发生?

前面的数不胜数,后面的会继续来。

“你是言臣,于其关心一个为朕,为大宋奔波效劳的有功臣子,为何不关心一下郑白渠那么田哪儿去了,天下那么多田哪儿去了。如今大宋那么多弊病,朕寝食不安,一想到这些弊病,茶饭不思。为何你不能替朕分忧?或者说王巨背后没有人支持,不怕得罪他!”

这才是真正的赵顼。

城府还不够深哪。

然而蒋之奇悲催了,站在哪里,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侯可担心,但为什么王巨不担心?

不是王巨背后没人支持,有人支持,很强大很强大后台,并且这个后台还不能算是赵顼,而是另外一个人,韩琦!

第三一四章锦袍

“彭公,刚才为何不助我?”蒋之奇走出来,急了。

“颍叔,不是某不助你,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

“我看出来了,陛下庇护那小子。”

“不是陛下庇护那小子,是韩公庇护郑白渠。”

“彭公,能不能说详细一点?”蒋之奇有点糊涂,据他所知,王巨与韩琦谈不上什么恩怨爱仇,但王巨绝对不是韩琦的人。

“先帝登基数载,一半时光困于灾害,一半时光又困于濮仪之争,群臣无心管理国政,导致财政空虚。韩公有失也。陛下登基察觉,能否高兴?因此郑白渠便是韩公的救命药。”

这个蒋之奇能理解。

郑白渠就是韩琦发动的,如果成功了,不是救命药,但能让他缓和一下,多少也有了一些政绩。

“那小子奏子先到中书,中书递给陛下,陛下再召韩公,韩公如何说?”

这真让彭思永说对了。

接到奏折后,赵顼将韩琦召来询问,韩琦也做了一些解释。简单的一个比喻,陕西路面积有多大?宋朝建国后乃是宋朝最好的地区。但现在还不及福建路人口多。困于西夏,百姓生活艰难。

本来各种劳役兵役差役多如牛毛,现在将这么多百姓抽出来修渠。但这几名胥吏不但贪肉,还贪粮食,连饭都吃不饱,如果有人登高一呼,以现在郑白渠那种乱,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这时用重典是对的。

赵顼点了点头。

而且不就杀了几个蛀虫吗,这些蛀虫杀得越多越好。

并且王巨也交待了那个换田的内幕,对此韩琦不表态的,因为弄不好就是天大的麻烦。但也不能反对,隐田事小,渠还没有修呢,田占完了,如何了得。

所以蒋之奇弹劾根本就不会起作用。

“我不明白,现在陛下不是对韩公反……”

“三白渠上意见是一致的,看来我们都错了,三白渠只要在修,不要说杀了六人,就是杀了六十人,估计弹劾都不会起作用。”

“然而现在我……”蒋之奇苦逼地皱着脸。

现在很好了,他整个都掉到坑里了,估计马上所有京官都知道陛下对自己不喜。

“再等等机会吧。”

机会便来了。

欧阳修第一个妻子乃是名臣胥偃的女儿,但胥氏在十七岁生产时,可能因为早产之故,染病而去,留下的孩子也因为不健康五年后去世。

所以王巨将婚事往后推。

这时代早婚早产,实际真的很危险。

那么再娶吧,又娶了名臣杨大雅的女儿,据说这个杨氏十分美艳,但不知什么原因,第二年又死了。于是又继弦了第三妻,这第三个妻子父亲来头更大,宰相薛奎,薛奎一共五个女儿,第一个女儿嫁的人默默无闻,张奇。于是薛奎将次女嫁给状元王拱辰,三女嫁给欧阳修。不过次女也早夭了,王拱辰便娶了薛奎第四个女儿。薛奎的第五个女儿也早夭了。因此欧阳修的连襟是张奇,王拱辰。

但这个薛家可不是薛奎一个人做官,那是是河东八大望门之一。

薛奎有一个侄子,书面语就是欧阳修妻之从弟,名叫薛良孺,举官被劾。

举官便是宋真宗发明的制度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