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暗黑大宋 > 第339部分

第339部分(2 / 2)

西夏大军滚滚而来,后勤分成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又分成三个部分,一是金汤城到大顺城,二是白豹城到安疆堡,实际这两部分后勤主要是自盐州而来的,当然在盐州的背后是宥州、夏州、银州等各地调拨过来的物资,甚至也从兴庆府与灵州分出一部分物资到了盐州,再从盐州调向前线。

还有一部分便是从灵州到车厢峡,不过也不是灵州一处的物资,甚至还有河西走廊的物资,慢慢调到灵州,再从灵州调到车厢峡,调往前线。

车厢峡道让萌门三岔子一卡卡死了,大顺城那边什么也不想了,因此只能走白豹城。但白豹城的物资又让刘绍能带着三千兵马烧掉了,那么只能从盐州紧急将余下物资调拨过来。然后从各地将物资再向盐州调拨。

第二部分便是各个将士自己所携带的物资,不要嘲笑西夏的落后,唐朝府兵制度就是这么做的。

淮安镇与柔远寨的主力军队各人的物资关没有损失,然而夏军并不只是这两部兵马,如大顺城就是三万五千兵马,萌门三岔动用了一万五千兵马,安疆堡下是一万五千兵马,白豹城是四千兵马,庆州城下与业乐镇又是三万五千兵马,这些夏军除了少数人物资还留在后方外,余下的也随军带走,虽然最后有不少人逃了出来,但这些物资都先后成了宋军的战利品。

这些人现在一无武器,二无衣被,难道让他们受冻挨饿后再空手作战?

还要调拨物资进行补充。

因此梁乙埋不得不发出两万大军,专门去后方运输物资,这两万大军除了白豹城以南一万兵马还能投入战斗,余下的一万兵马等于重新回到了后方。

再者,白豹城与安疆堡的一万兵马敢不敢调出来战斗?

所以兵力不够用了。

宋吉仔细一想,心中的一丝侥幸又再度变成了悲观。不过他不敢说啊,想了大半天,突然想出一个计策,他拿出一份前线送来的情报,递到梁乙埋手中。

是仁多零丁送过来的。

上面只讲了一件事,种谊迅速扑灭了环州部分部族的反叛后,一些长者来到环州试探宋朝的口风,但却被勒令立即让他们配合官兵,将各村寨中的强人送到军营。

有一小部分村寨看到赵普大军进驻环州,他们寨子又小,或者他们寨子的地势不险恶,于是害怕之下,陆续将寨子里的强人送到了军营。

不过大多数依然没有动静。原因有二,一是惯出来的,二他们自以为是中立派,并没有反叛,宋朝敢对他们动手么?为什么不敢动手,且看环州的地形,较大的山梁山脉就有一百多条,据传大大小小的山沟多达一万多条,另外还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土塬子,这些村寨便生活在这些土塬子上,四周群山环绕,地形远比庆州更复杂,山也比庆州的山大。

又加上他们并没有反叛,宋军还敢对他们动手么?

眨眼之间,三天就过去了。

前天临近黄昏时分,周永清又率领五千官兵悄悄向木瓜堡出发,昨天又传出大顺城大捷,今天又传出萌门三岔与庆州城、业乐镇三场大捷。环州各部族终于感到震动。

这样持续发展下去,只要宋军不犯致命性的错误,最少能保住环庆二州不失了。而且那么多大军,似乎这些军队表现还十分凶悍,不象以前印象中的那种懦弱宋军。

各村寨终于害怕,然而自昨天起,种古就拒收这些村寨强人了。现在送人过来,俺们不要了,陪礼道歉同样俺们也听不进去了。

斥候打听到这条消息后,仁多零丁没有太关注,这种情况下,还能蛊惑环州一些部族反叛么?就是能蛊惑起来,西夏又能有心思分兵环州么?于是随意地随着各个情报送给了梁乙埋。

刚才大家在想办法,宋吉也在随意地翻着这些情报,梁乙埋让他想办法,忽然又想到了这条情报,便将它递给了梁乙埋。

梁乙埋很不解,问:“它有什么不同吗?”

“有啊。”宋吉说,但有的将领想要捂脸,这个大学士,又要出锼主意了。

第524章夜声

“大将军,敌人的兵力主要就在大顺城、柔远寨、东谷砦、萌门三岔、木瓜堡、惠丁堡、安塞寨、淮安镇、五交镇、业乐镇、庆州城、凤川砦、华池镇与荔原堡,另外平戎镇、府城寨、马岭镇、方渠寨、木波寨与环州城也有一些少量兵力,余下的堡砦都罕有官兵,只有少量强人驻扎了。”

“这还用得着说吗?”梁乙埋不满地道。

自己大军主要就在这一线,宋军当然顺着这一线驻扎官兵了。

“不过大将军,就是这些堡砦各自兵力又不相同,兵力最多的是大顺城与华池镇以及庆州城。余下的多则六七千人,少则只有一两千兵马。但是大将军,你看地图,大顺城、华池镇与庆州城都在宋军的右侧,左侧各堡砦虽有宋军驻扎,但实际有多少兵力?”

就象周永清与赵普虽带来一万兵马支援,却一切为三,种古的手下的各军分得更散,要么就是燕达手中兵力稍多一点,可加上强人壮马在内,也不过六千人,种谊只有四千余人。业乐镇的宋朝官兵,如非王巨前去支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梁乙埋很不高兴地说:“你说什么啊。”

宋吉意思便是宋朝左侧环州那边兵力空虚,应当放在环州。

但这就是原来仁多零丁的计划,侧军自大顺城而来,牵制庆州宋军,主力部队则顺着通寨川与归德川,直指环州。

而且攻环州还有两大便利之处,第一是地形。

宋朝镇戎军最北便是高平寨、天圣寨,一直到环原交界的细腰城。在史上后来章楶才将疆域推到更北的平夏城与石门峡,最后推到萧关与兜岭、青岗峡,这才与环州东西相齐,那时西夏很危险了,就连天都山都成了宋朝的领土。

不过金人来了……

那是很久以后的事,现在自细腰城往北去,环州的西侧全部属于西夏人,所以范仲淹才大肆修建,或翻修环州西侧各堡砦。如细腰城不远的石昌镇。

在它的西北有马岭大川口,自此往西有杨家族等四十四个部族,曾数次入侵环州,因此宋太宗宋真宗时两次翻修石昌镇。

在它的北面又有乌仑山,宋朝又不得不修建了乌仑城。

它北边则是肃远寨,肃远寨的北面就是敌人的骆驼坪,骆驼坪背后就是大落乾川,称为大,肯定是一个较大的土塬子。

肃远寨北边就是洪德寨,洪德寨东侧就是归德川,重要性更是无用置疑了,它也是眼下环州最北的寨子。在洪德寨与环州之间,归德川河东,肃远寨以西又有永和寨,这个小寨与归德川、肃远寨成一个三角,一控归德川道,二是守卫庆州城。

还有环州西边的定边寨,西侧便是三店沟,又有三条路通达西夏。以前宋朝曾让慕容恩之子慕容化主防过此寨。

定边寨稍东又有永和寨,西控大岘山,西北边又有一条道路通达西夏。

这些道路不可能通过十几万夏军,但一万两万兵马顺着这些道路对环州西侧各堡砦发起攻击,还是不存在问题的。只要派一支军队压向葫芦泉寨与细腰城,切断宋朝自原州与镇戎军援军过来的道路,而且难度并不高,两寨因为承平时久,多已荒废,几乎与雪泥堡一样了。那么再分兵攻打环州侧翼,整个环州便会面临着夏军的强攻。

第二个优势,便是一些慕容身在福中不知福,反而乱认干爹,而且那时仁多零丁已经派人暗中与慕容在联系,也说动了一些人。

那么在夏军多重攻击下,再加上慕容里应外合,西夏就能迅速拿下环州。

然而梁乙埋却没有同意。

老子出动的不是十万大军,而是三十万大军,难道只图谋一个环州,况且就是得到环州,又能如何?宋军倚据马岭山,又能建起一道防线了,根本就威胁不了关中,更不能将鄜延路与泾原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