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暗黑大宋 > 第458部分

第458部分(2 / 2)

这个王巨必然杜绝了,那怕不惜用兵去讨伐。

也必须控制住商税,否则这个十税抽一,根本满足不了未来治理所带来的支出。

除了商税,还有坑矿作监其他的收入,结合在一起,基本就可以满足未来治理支出需要了。

然后到兵,现在王巨手中的兵力主要是来自广南西路的兵,而且薪酬很高,将来肯定不能支付这样的薪酬,因此王巨将唐朝府兵制、屯田制以及郑白渠的保捷军制结合起来。

未来大理的驻兵仍以广南的兵力为主,从善阐府镇池周边抽出一些耕地,让兵士实行屯田制度,屯田所得归兵士所有,然后象郑白渠保捷军那样,每年再发放十几贯兵饷即可了。这样就可以保留五六万的广南兵,然后将五六万广南兵分成三批轮戍,南边则是交趾、东面则是邕州桂州,西面则是大理。同时大理与交趾本路可保持五千到一万名土兵,那么足以能应付各项战事,而且由三路分担这几万兵支出较少的边军,也不会产生巨大的负担。

并且都不用象河东河北路,要经过集训,兵力是现成的,平定大理后,将各军裁减一下,便能产生一支精锐的军队。

然而还有的王巨并没有写。

高杨两家打得不可开交,再加上段正明兄弟来了,奇货拿到手了,平灭大理已经难度不高。

不过打败大理还不行,得要治理起来。

这个过程必须要用兵,还必须要精心的治理,所以得有一个文武双全的人领手这项艰巨的任务。

那么除了章楶别无第二人选。

而且这个时间比较漫长,可能是三年,可能是五年,等到大理安定下来,才可以正式实施段正明所看到的流官制度。

并且想要治理起来,就要最大限度地实施改土归流制度,别看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对蜀国也比较忠心。假如蜀国不灭亡,但时间久了,谁都不能保证孟获子孙还会对蜀国忠心。唐朝南诏蒙氏就是最好的证明,南江蛮也是最好的证明,侬智高也是如此。

因此最少得让大理境内三分之二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没有了各个蛮首掣约,大理才能真正治理起来,这个改土归流过程,必然会不停地用兵。

所以也需要章楶南下,并且还要给章楶放权。

还有余下的一些措施,真正没办法实施改土归流了,得将他们分化,分成各个小部族,那么即便叛乱,影响力了不那么大了,更易平定。

这些就没有写在这张纸上了,王巨等他看完后,道:“除了这些措施外,还有你们兄弟。”

“少保如何安置我们兄弟?”段正明苦涩地说道。

“我第一个安排,会向陛下请求赐封你为大理郡王,至于你弟弟,则可以赐封国公之爵,并准以世袭,当然,能世袭的只能是你们以后子女中的一个人,同时,你们可以适度地去京城觐见陛下。”

这个觐见的什么,真的无所谓。

虽然宋太祖宋太宗干掉了好几个皇帝,不过那是在以前,现在则不同了,比如占城国王就释放回来,听说还带回大量礼物。

再说他们是阶下囚,还能指望什么?

王巨继续说道:“另外我在东川郡城这里将重建一个大型互市场所,大世子,你也去过广南,应当知道广南的商税制度,一道往税,本州之内一道过税,本路之内两道过税,但在这个互市里,往税非是百分之三,而是百分之二征税,过税则是百分之一,如果征收商货价格超过五十万贯,则归朝廷所得,若是在五十万贯之内,扣掉管理成本,余下收入会做为你们的收入。”

百分之三的税率,扣掉管理成本,也能得到七八千贯了。

不过段正淳问了一句:“如果商货很少呢?”

这个得说清楚,不要以后让自己掏腰包来弥补,自己那有钱垫付?

“若没有,一年也最低交给你们五千贯,当成你们的收益。”

“为何?”段正明不解地问。

“希望你们做一个对大宋忠心的郡王,并且五十年后,随着你们子孙增加,这个上限,将是一百万贯商货的税赋所得。如果满了一百万贯商货交易,那么你们段氏可获益一万多贯。”

其实真正的原因不仅是收买段氏人心,也在收买乌蛮人心。

东川郡也有许多乌蛮,泸州与戎州下面许多部族也多是乌蛮,许多部族比较闭塞,燕达用兵北上,打得很辛苦。并且为了用兵成本与节约时间,许多部族只好用了招抚政策,依然还是各个土司制度。

如果将这个大型互市打着段家的旗号,那么就会有许多支持段氏的乌蛮交来交易。

只要商贸交易了,商货流通起来,不仅改观了各族百姓生活,而且南北通流,也能改变一些地区封闭的情况。那么巴蜀地区以后就能与大理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这个王巨换不着说的。

“至于你们所担心的交易商货数额不足,估计也不会出现,东川郡上面就是巴蜀,这个交易量很庞大,并且税赋少了近半,这里未来交易极限肯定不止五十万贯,一百万贯同样也有可能。这是第二个优惠条件,第三个,你们来看。”

王巨拿出一张大理地图,上面标注得很详细,甚至每一座山峰都标了出来。

段正明色变,人家情报都如此发达了,大理还能用什么来抵挡?

王巨指着洱水边上的三座山峰与下面一块平地说道:“这里十顷耕地,它们将作为你们段家的永业田,这三座山峰上有一些茶叶,同样赐予你们段氏,作为永业田。当然,你们得派相关的人手去管理了。”

大理有茶,不过现在的普洱茶名气不大,产量也低,不过若经营得池,这个产业也会带来一笔收入。

“那么我们要做什么?”段正明问,他不傻,得到了这么多好处,就得有付出。

“你们要做的就是对大宋忠心,适度地号召百姓听从朝廷管理,当然,你们做为大理未来最高的阶官,名义上的首领,也可以向朝廷提出一些建议,比如一些官员做得不好,一些政策不当,以便让大理百姓过上更美好安定的生活。同时若有大型活动时,你们也能做为最高官员参加,不过有一条切记,你们有监督之权,但不可以真正参与到军政政务当中,非是对你们不放心,而是怕你们的后代会产生不好的想法。这就是对你们唯一的要求。”

“就这样?”段正明有些不相信。

“大世子,你以为要怎样?”王巨道,段氏号召力没有想像的那么大,但也不可忽视,不仅眼下的用兵,将来的治理与稳定人心也会发挥作用,所以王巨才给予了这么多优惠条件。他又说道:“不过这段时间,你们最好不要外出。”

得暂时将他们软禁起来,不过挑明了说,段氏兄弟内心就不会排斥,王巨又说道:“这一路长途跋涉,你们吃了不少苦,早点下去休息吧。”

然后安排人手让他们下去休息了。

等他们离开,王巨对黄骅说道:“醇之兄,你看看这份诏令。”

也就是王巨提出那个旅游业的设想。

朝廷同意了置飞钱务的建议,并且还在京城置了一个飞钱司,与邮驿监结合起来,反正都有兑换系统,两者不相冲突,并且不是王巨所说的南方城市,普及到了全部各个商业城门,一共有四十六个城市置了飞钱务。

还有的大臣聪明的,曾计算了一下,如果措施得当,一年可以为朝廷敛出一百多万贯,甚至两百多万贯的收益。

这么多收入,不算少了。

但王巨其他建议,朝廷则没有再提了。

黄骅说道:“一是朝中有大臣担心长途旅游,会有风险。二是朝廷还以敛财为主。”

之所以有飞钱司的想法,是王巨从旅游业中联想起来的。

为何有旅游业,为的是改善南方许多落后地区的收入,加强交流。而且一旦普及起来,确实会养活许多人。

简单的,一路过来得要吃喝穿住行,这无疑就养活很多人了,还有王巨所说的,各景点销售当地的工艺品,观看当地人的风俗,以及导游的啥,这些杂七杂八加在一起,养活的人可不少。

但朝廷在中间受益不是很大。

又加上有风险存在,这才是朝廷没有批准的原因。当然,王巨自己派人组织,朝廷也不会反对。不过以后若是出了事故,其责任就是王巨的了,或者是王巨手下的了。

“无妨,太过完美,反而容易让君主忌惮?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