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也没资格说什么以大局为重哪。
王巨笑了笑说:“富公,既然你这样说了,我也说几句,首先我是大宋的臣子,那么做事只能站在宋朝的角度去做事,对不对?”
“对。”
“站在宋朝的角度,我用最小的代价得到了交趾,如果不是为了交趾未来能久安,章子厚不用经营交趾长山地区,相信现在交趾也基本粗定了吧。那么我有没有做错?”
“这个……”
“二崤山我差一点命丧于宵小之手,但在主凶未明的情况下,我至今有没有说过一句话。顶多陕州的官员问询,我事实禀报,陕州上书朝廷,但有没有怪罪于谁?”
“这个……”
“那么我应当以什么为大局,以什么为和呢?或者说,我当时不当逃跑,让一群宵小将我乱箭射死,才叫以大局为重?”
“说得好啊,说得好。”外面传来一句,随着李定走了进来。
“李中丞……你怎么来了洛阳?”富弼皱眉道。
王巨不大好惹,这个李定更不大好惹。
“官家让我与杨将军来西京抓捕那群宵小,以及主持此案。”
“这么快?”
“不快我不放心哪。”李定嘲讽道。文彦博在洛阳气得跳脚,大肆抓捕,若是王巨苦肉计,还能理解。如果真是老文做的,天知道在抓捕什么?说不定经他这么一折腾,一干人犯早就逃出生天,或者被杀人灭口了。因此李定立即先行来到洛阳,刚到洛阳就听到王巨也来到洛阳的消息,于是立即来拜访,正好听到王巨与富弼后面一番对话。
富弼蹙眉,反正他与李定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坐在边上呷着琼娘沏来的茶,脸色冷若冰霜。
“少保,恕我无礼,问询几句。”
“琼娘,替李中丞沏茶,资深,请问吧。”
李定刚要问,就听到野龙咩胜在外面说:“少保,大夫来了。”
李定只好道:“少保,还是先让大夫看病。”
王巨点了点头,野龙咩胜带了大夫进来,大夫撕开王巨腹部的纱布看伤势。
富弼又是皱眉。
其实洛阳坊间也开始有了传言,当然老文成了最大的嫌疑者,富弼听到消息,立即找到老文。文彦博指天对地发誓,就差一点用他父母亲来发誓了,这不是我做的。不是老文做的,就可能真是王巨苦肉计了。那就查吧。
可几天查下来,老文没有查到任何线索。于是富弼来看望王巨,希望王巨就此撒手吧,毕竟这样闹下去,对文彦博很不好,指不准王巨还会另有安排,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又将这些蛛丝马迹对准了文彦博,那老文就真正悲催了。只是老富一向富有修养,不好直接说出来,只能云里雾里在绕。
然而看着这个大伤口,别的不提了,这个伤口才是真的,如果箭真深一深,那真有生命危险了,但这个箭力量谁能控制得住?箭神薛仁贵来了,也控制不住。
那么还是苦肉计吗?
琼娘眼中也露出泪光。
李定微微叹了一口气,又嘲讽道:“富公,看来我在洛阳也要小心哪。”
富弼不知说什么是好了。
大夫也没有看出所以然,还是老一套,用“先进的方法”,也就是酒精消毒,敷上膏药,再用纱布裹扎。但酒精消毒,真痛啊,王巨痛得直咧牙,额头上都冒出汗来。
琼娘终于抽泣起来,低声说:“富弼,妾身只是一个小妾,不当说话,但妾身还想问一下富公,官人招谁惹谁哪?”
“琼娘,不要怨富公,我很早时候就说过,大宋只有两个半君子,仁宗是一个君子,余下只有三人算是半个君子,范公算半个,他缺在过于冷厉,恩师算半个,他缺在政治才能略有不足,还有半个就是富公。”王巨忍着痛说。
“那我缺在什么所在?”富弼好奇地问。
第713章西边的消息
但王巨这个评价让老富还是很喜欢的。
宋仁宗就不用说了,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唯一能真正用仁为谥号的仁主。
范仲淹也不用说了,三百年来大宋的道德君子他第一。
张载要稍逊一筹,可在德操上,张载同样无可挑剔的,况且他还是王巨视若父母的恩师呢。
与这三人相比,自己居然能名列其中,能不让老富高兴吗?
因此说话自称也改变了,从某变成了我。
“富公温润,温润似玉,如果从这一点上来说,富公当为君子,可是富公短就短在缺少大公之心。”
“大公之心?”
“这个公指的是整个大宋,国家,士大夫权贵,平民百姓。”
“你也认为王介甫变法是完美无瑕?”
“但是熙宁之初,大宋积贫积弱,又有了巨大的积欠,以至旱灾到来,朝廷都不能拿出钱粮去赈济灾民,那时国家已经到了必须改变之时。就算介甫公变法有许多弊病,可是富公到了京相担任着首相,又做了什么?”
“地藏王对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儒家最高道德标准,杀身成仁,富公有没有拿出杀身成仁的精神?”
富弼摇头笑道:“子安,某非是未说,只是所说,陛下未听从啊。”
“如富公所言,二十年清静无为,国家自然大治么?但我再说一句,仁宗清静无为了多少年?文景之治,当真是清静无为?以前我在郑白渠,恩师进京之时曾说过商鞅变法。自古以来,对商鞅百般卑视,无他故,一是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二是商鞅乃是法家,而非是儒家。但富公认真地想一想,如果不是商鞅奠定的基础,秦朝何来强大何来一统六国?若是商鞅活着,会不会同意秦始皇修阿房宫,修长城,苛刻六国百姓?为何司马迁对商鞅如此记载,无外乎他遭受到了宫刑,因此对法家痛恨之。所以对汉武帝记载都有些丑化,也过于美化了文景之治,更有了大肆讴歌黄老无为的语句。然而看史书,是看史实用来借鉴,还是看史学家的评价甚至被史学家左右?司马迁是合格的政治家吗?”
“说得好!”李定高兴地说道。
“无妨,不过富公操守无可挑剔的。”
无论富弼,还是冯京、范纯仁、吕公著,他们都是温和的旧党,如不是到了万不得己之时,王巨也不想交恶。
大夫额头上同样冷汗涔涔。
不是因为王巨的伤势,而是他不当听到这些话。
于是迅速替王巨重新包扎好伤口,立即告退,转到其他厢房,替余下几名侍卫治疗了。
王巨说道:“资深,请问吧。”
“少保,能否说一说当时的具体情形。”李定道。实际李定对王巨的态度也不是太友好,无他故,大苏小苏也。不过在这个案子上,两人有着共同的敌人。
“师陀,你将当初的地形画出来。”
“喏。”
一会儿张难陀画出案发的地形。
王巨说道:“我在南方漂泊了很长时间,只是因为路上琼娘生病了,才耽搁了许多时日。琼娘病情好转后,于是全部骑马,迅速向京城出发。要么就在横渠耽搁了一些日子,那也是配合恩师写三篇文章。琼娘,你将恩师的那三篇文章拿出来,给富公与李中丞观阅一下。”
琼娘拿出那三篇文章,先让富弼看,看了又让李定看。
这三篇文章思想都有些超前,两人看了不由地深思。
思什么王巨不管的,之所以让他们看,是因为外面有一种说法,王巨是苦肉计,正是因为在横渠耽搁了十天,所以才有了时间去安排。现在有了这三篇文章,算是变相地交待耽搁原因。
两人看完,王巨又继续说道:“恩师写好它们后,我又誊抄下来,然后带着它们,想带给官家观阅一下。随后就迅速离开横渠,一路马不停蹄,向京城出发。”
这一条同样重要,仅是十天,如果是苦肉计,安排起来还是很紧张的,最少在路上用不着那么赶。现在一路赶路了,并且是骑着马迅速赶路的,那么苦肉计这个说法就不成立。
“然后就到了这里,李中丞,若是有兴趣,也可以去哪里看一看。这里的道路情况不大好,虽然我们骑着马,到了这里速度也没有快起来。当然,这样的地形才是最好的伏击地形。若是平坦大道,即便他们伏击于前,我们也能强行骑马冲撞过去。不过这种地形,也让我侥幸逃过一劫。因为速度慢,我们提前看到这些山匪。当时我还感到纳闷呢,保甲法执行以来,山匪水匪几乎消失不见,况且是这条最重要的官道,那来的山匪。不过我们终及时勒住了马。就在这时,坡顶上山匪喝喊,要杀掉我。富公,李中丞,我终是在军旅里呆过太多辰光。因此相对于其他文臣,我的警觉性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