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暗黑大宋 > 第499部分

第499部分(2 / 2)

但总的来说,王韶自己也马虎了,硬汉子嘛,小伤小痛的不在乎。否则若是趁早治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好比刘邦,平定英布时中了箭,之后病情恶化。吕雉请大夫替他看病,大夫说病可治。刘邦傲然地说,我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我命在天,虽扁鹊何益!

那还说什么?上天去吧!

至于王韶嚎叫,更是鬼扯,当然有时候因为痛疼,**几声是有的,可这样的硬汉子,至于夜里都痛得嚎叫吗?还有皮肉烂光了,连五脏六腑都能看到,还能活下去吗?

王巨又将这件事的经过,当着满朝大臣的面说出来。

又道:“熙宁变法,介甫公之功过,臣还没有资格评议。但臣认为,熙宁变法,最大的两个功臣,一个就是王韶的武功,一个就是薛向的理财。”

谁敢否认?

其实就在另一个时空由宋朝士大夫撰写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里同样评价很高:向吏材绝人远甚,所商略财利无遗。然其甚者,不能不病民,有所上课,或不实。故御史刘述、钱恺、刘琦,谏官范纯仁等,皆言向不可为大吏。朱本增损云:向吏事精锐绝人,于财利足心计,然发运使所施置如均输、客运之类,后虽不终,诚不能无小害,然亦当时风俗,以诈清高,养名誉为事,故向多为所排诋。御史、谏官皆言向不可以为大吏者,非确知其利害也,意皆放此云。

刘述、范纯仁等人多次攻击薛向,说他不是大才。

但事实是都知道薛向是大才,只是范纯仁等人故作清高,养名誉为事,所以才多般诋毁!

王巨只是评价了两个人。

然而满朝大臣都鸦雀无声。

王巨虽是仅评价,可是话外之音无疑是说,皇上,你不是经常慨叹宋仁宗没有保护好狄青吗?

然而轮到你呢?

一个超级理财的高手,一个比狄青还能打的王韶,分别是什么下场?

赵顼同样愧然。

不过有极少数人十分地不高兴,因为王巨这是替王韶翻案,甚至这些谣传他们就是主使者之一。

但王巨无所谓了。

赵顼醒悟,王巨就没有多说了。

他又说道:“薛向病逝,然发运使之职必须有官员填补,臣提议由张商英前去主持。”

其实最好的人才非是张商英,而是另一个人,蔡京。

特别是理财,蔡京的能力远超过了张商英。

不过张商英也不错,赵顼愧疚之下,没有多想,也就同意了。

王巨这才说正事,道:“陛下,未来银行司之财源有两条,一是存贷所差之利,二是商税之利。并且若是齐商税后,就能保护好中小商贾,他们多是无势无位之辈,不会象少数权贵那样嚣张,更不敢过份苛刻属下与工匠。那么无论是从国家,还是从民间,都会产生一个良好的财富良性的循环,国富民也富。故此,臣提议,朝廷需颁发诏令,明文规订,任何官员与胥吏必须按照国家诏令征收商税,任何商贾也必须遵守国家诏令,交纳商税。”

在这里,王巨没有说出,如果不交纳商税应当怎么办?

因此总此还是很含糊的。

齐商税争议太大了,得一步步来。

然而满朝大臣更安静了,无论王巨是不是含糊不清,但这是真正公开喊出了齐商税!

第737章最暗黑(下)

“子安,你太急躁啦,”老王痛心地说。

在宋朝有两大禁忌的话题,地与税。

说说没关系,那怕象李觏、张载、程氏兄弟公开说,实施古代的井田制度,但不能上书,强求朝廷通过。

包括王安石,对这两个话题也避之不及。

顶多实施了一下方田均税法,似乎沾到这个地与税了。

但始终贯彻得不彻底,而且只是让豪强如数报出隐田数量,不是让他们将耕地交出来均分给平民百姓,更不是让他们从此以后停止兼并。

然而就是这样,因为方田均税法,让多少豪强憎恨之。

更不要说齐商税了,宋朝有多少官员经商,为何,因为宋朝制度,或者所谓的祖宗家法,是禁止官员行商的。

然亦当时风俗,以诈清高,养名誉为事……所以呢,大家都在找代理人经商,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主动出面的,那么如何公正地去记载。但就是这样,在相关宋史资料里,还能看到N个大臣在经商,并且多有不法现象,包括赵普。

就连苏东坡这样在蜜罐里长大的乖宝宝,还带着几船私盐回巴蜀,以谋取钱帛。结果因为什么不懂,连经营暴利般的私盐,居然还亏本了。

所以这孩子……还是去写大江东去吧,当官好,理财好,都不是这孩子的强项。

就象宿州城吧,位于大运河汴水要道上,因此商业日益繁华,城中百姓挤不下去了,因此知州周秩应广大百姓请求,向朝廷反应此事。宋哲宗拨下一万贯钱帛,让周秩扩建宿州城。

这是好事儿。

一个扩城,能增加多少挤地皮。

又解决了城中百姓房屋紧张的局面,并且扩建后会使宿州变得更繁荣。然而苏东坡打了小报告,说是劳民伤财。此事不了了之,甚至在后来抗金中,作为最重要的城池,因为那次未及时扩建,留下了严重的隐患。

苏东坡是好心,可因为不懂,反而办了坏事情。

但其他大臣不是浪漫天真的苏东坡,他们颇有心计,特别是那些来自权贵豪门富商的后代,比如富弼,富家在洛阳本来就是一个巨富之家,加上他本身有才学,因此没有中进士,晏殊依然赏识富弼,将女儿嫁给了富弼。不过这个小小晏可不是一个省事的主,反而因为这个女儿,晏殊与富弼关系一直不大好。

也就是非是所有官员都有家人手下在经商,但有不少官员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商贸。

原因很简单,什么来钱最快,非是土地,农业是稳定收入,但暴利还是工商业!

不仅暴利,而且因为他们的地位,胥吏不敢征收任何场税。

这个场税颇是惊人的,最少是百分之五,一趟商货就省下百分之五以上的税赋,那么这个税赋无疑就化成了利润。百分之五以上的利润哪!

想一想,王巨推出齐商税,会惹得多少豪强权贵士大夫的痛恨?

最要命的是皇上当场居然还同意了,立即颁下诏书。

并且这个诏书再加上王巨以前的种种作为,还会让人想入非非。

想什么呢?现在是齐商税,未来会不会齐所有的税?包括两税。

而且王巨还有过类似的做法。

齐掉税后,会不会齐地。

张载以前可是多次说过实施古代井田制度的,而且王巨在南方执行了强硬的改土归流政策,并且打压豪强与各蛮酋,然后将他们家中的财产抄没,所有宅与田一起均分给平民百姓。

如果大家这样一想,会对王巨产生什么样的看法?

到时候王巨必然会因为反对声音强烈,贬出朝堂。

“王公,自从我回来,有些人躲在暗处为了对付我无所不用其急,刺杀,污蔑……但也不算是完全空穴来风。这些年,因为我,直接或间接死在我手中的异族人,包括西夏人、交趾人、占城人、真腊人与海外的土著,将会以百万计算。说不定过了一千年后,子孙后代反思,仍会给我冠上一个屠夫的称号。最少异族人必然会给我冠上这个称号。但又何妨?为了大宋,为了这群族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如果西夏不入侵,金人不南下,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