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暗黑大宋 > 第500部分

第500部分(2 / 2)

不过知道了王巨计划,韩韫也没有担心。

继续着……

但这件事非是发生在京城,而是在密州。

王巨一直担心着汉人留恋家园故土,也不能说不对,但也不完全对。如后来的打工潮,如果京城户口放开,相信一半人会选择迁离家园,去帝都生活。

之所以古代百姓不愿意迁徙,原因很简单,大多生活在封闭的环境里,因此不了解异地他乡的情况,那么对异地就会产生畏惧。所以唐初多次迁徙百姓到宽乡,百姓却不愿意配合。

然而武则天迁都洛阳后,许多关中百姓自发地去中原了,于是洛阳一带人烟迅速稠密起来。

现在也一样,随着邮驿司的设立,书信得以往来,甚至许多人还汇钱帛给故乡的亲人亲戚,张行观又刻意安排了许多百姓,亲自回来现身说法。

再加上赤贫百姓真的多啊。

连饭都吃不饱了,彼岸又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所在,还会留恋家园吗?

再加上官府不再阻拦了,又是夏麦还未熟,闹春荒的时季,因此大量百姓开始涌向几大港口。

但与前两次不同,第一次大规模迁徙乃是前所未有的旱灾,第二次是官府主持,这次无灾又无官府主持,因此一些欠下高利贷的百姓,也偷偷模模地连夜逃向几个港口。

于是事儿来了,百姓投奔你们,我们没权利反对,这是朝廷准许的。然而这些百姓还欠我们高利贷呢,得偿还给我们吧。

一些大户派来仆役,找人抓人。

开始时,几个管事没有干涉。然而这一抓,避免不了发生许多凄惨的事,甚至当场捆绑起来,打得死去活来。

这些管事现在生活变好了,可以前同样多是贫困人家出身,看不下去了,便悄悄对临时安置的百姓传话,你们那一个欠了主家的高利贷,立即上船,当然,在船上活动空间有限,甚至都不敢上甲板,而船又不会马上返航,这意味着得受好几个月的罪,可总比抓回去强吧。

这些百姓便上了船,一些主户要上船抓人。

在岸上我们没有权利过问,但凭什么你们登我们的船搜捕抓人。而且那一艘船上没有武装护卫?

南方还好一点,特别是密州港,而且这里属于北方,宋朝的核心区域,于是这些人家便找到密州知州周浔。

周浔是旧党一方的,但他同样没有办法,万一这些海客不配合呢,那么这个强行派衙役上去抓人,不但可能会闹出事,甚至破坏朝廷的协议,走私又开始了,黄金也没有了,这个责任就大了。所以面对这群“大爷”,他也无辄。

就在他束手无策之时,得到了一个机会。

海客们藏人,有一些逃犯同样看到了机会,便对管事们,我们也欠了高利贷。那就上船吧。

这是窝藏罪犯了,周浔立即上书朝廷。

其实王巨同样再三强调过迁徙百姓的作用。

这个迁徙与后来天朝不同,多是贪官富人移民,他们走了无所谓,但他们将从国内搜刮来的大量资金也带走了,所以全国上下都感到痛恨。

然而现在这种迁徙,赤贫百姓几乎达到了九成以上。

所以王巨说它能多少缓解宋朝人口迅速增涨的压力,逼迫主户不得再虐待佃农,缓解社会的压力,穷了往往就会胡来了,十个山匪最少有七个是穷得活不下去的,因此也维护国家的治安了。而且为了感谢,海客们也主动不走私了,并且捐助了这么多金子,几乎相当于宋朝给辽夏两国岁币的两倍半。

这是一举四得之举措。

但在这个当口上,周浔的上书,又再度引起了哗然大波。

王巨无辄,只好在常朝会上刻意说了这件事,是有可能收留了一些逃犯,但这个数量不会多,况且涉及到的范围又能有多少逃犯?全部逃到船上,也不会超过一两百人吧。

不过他也表态,会写信给各个海客的管事,让他们自我在船上搜查一下。并且也好甄别,想来欠下高利贷的百姓,能有什么样的好日子,多半是面黄饥瘦的样子。但那些逃亡,有许多是穷凶极恶之辈,大多数因为吃得好,油光满面。

并且普通百姓多是带着一家老小逃过来的,逃犯可能会有数名团伙,然而不会有一家老小。

这两条,就基本上将逃犯甄别出来了,再交给官府。

“但那些百姓呢?”孙固道。

“孙固,何谓高利贷,你当真不清楚,给他们一条活路吧。都是大宋的百姓,都是陛下的臣民!”王巨不耐烦地说。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但欠的是什么债哦!

古怪的是孙固这次就没有再说话了,然而不久市坊里就传出一条谣言,说是海客公开收留欠债百姓,就是王巨唆使的。

但事到了这份上了,王巨也置之不理。

然而一波又兴起……

程昉之死,一是年龄已高了,但兴修了那么多水利,不仅要操劳,还要操脑,特别是处理因为水利所侵占的耕地。二是御史们弹劾,文彦博的恫吓。

两相结合,心情郁闷,终于病死。

但程昉也有亲人的,全部在开封城中。

人死了,就没有必要再鞭尸了,朝廷虽没有弄什么追赠,但赵顼念老程有苦劳之功,因此给予其从子(侄子)一些补偿。

不过中使口旨传到了,补偿却一直没有看到。

正好王巨在宫中替老程略略打了抱不平,不知怎么就传了出来,老程的侄子心里就想,原来俺的伯父与这个新宰相关系还是不错的。

于是敲了闻登鼓,状告死去的李师中,说是李师中受文彦博所唆使,然后克扣了朝廷发放的抚恤。

李师中、文彦博、吕公著……等等,这些人都是旧党大佬,关系向来一直很不错。

掌管登鼓院的官员一听就吓着了,是真还是假哉?

而且陈世孺杀妻案影响还没有完全平息呢。

这一牵,不仅牵出死掉的李师中,与旧派大佬文彦博,说不定又牵出吕公著。

于是立即禀报给赵顼。

赵顼有两个选择,一个认真的调查,第二个以污蔑官员罪论处。但这两个选择都不是好选择,前面的牵连太大,而且文彦博不管怎么说,影响力还在的,并且新党大臣说不定又会借此生事,新的争议又要发生了。后面的就有点对不起老程了,最少程昉的从子来告状,恐怕朝廷的抚恤确实没有发放下去。

王巨得知后,便说了一句,无论文彦博或者是李师中,都不会做出这种没出息的事。多半是开封府当时某个负责的胥吏以为许多士大夫不满程昉,所以程家人可欺,便将这笔抚恤贪污下去了。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就象王巨才回来时,李老汉的儿子牺牲了,抚恤同样被克扣了。最后牵连了许多胥吏,差一点将依政县所有胥吏一窝端了。

王巨的那个便宜父亲同样是如此。

因此王巨建议将这个胥吏找出来严惩一下,然后朝廷补放一些抚恤,将此事由大化小,由小化了,也就算了。

做为文彦博的政敌,王巨能说出这番话,还是很容易的。

然而做为他的政敌却不是这样去想,反而认为程家人闹事,就是王巨暗中唆使的,用此来污蔑文彦博与死掉的李师中名声,甚至醉翁之意不在酒,说不定就是将对付文彦博,以及吕公著。

其实这是王巨对赵顼的最后一个考验。

无论大臣们怎么说,你自己儿得有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