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巨话外之音,那就是彼岸如果大规模伪造,因为不知道这些代码,必然出现许多挪出来的代码伪交,只要回归到各行务手中,行务官员看到了,也就察觉到彼岸或者其他人伪造了,那么立即禀报朝廷,想出针对办法。
虽未说,大伙也听出来了,有的大臣老脸一红。
但为了防止万一,还是坚持着改造交子,那就改造吧。
因此现在正在调试新交子,样品还没有拿出来,于是先行放了工笔画,再用王巨献上来的交子做实际的样品先行展示。
“怎么样?”王巨向两名堂吏问道。
张商英同样很紧张。
正是王巨提议,朝廷下诏,以张商英为未来银行司使。
这可能是未来宋朝一个无比重要的官职,关系到朝廷两千万贯以上的收益,甚至关健到许多百姓的产业安危。
一旦张商英做好了,那么从此以后在仕途上就会鲤鱼跃龙门了。
但做不好,说不定就会成为千古罪人。特别是它是千古以来从未有过的产物,从任何史册里都找不到半点借鉴的经验。
而今天百姓对新交的认可,乃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王巨也知道,所以派堂吏刻意去相国寺观察了一会。
一名堂吏禀报道:“太保,张公,百姓一起被新交惊呆了,几乎所有人都惊叹万分。”
另一名堂吏说道:“许多百姓几乎都不相信这是交子,有人用手摸过后,不顾样品以后不能使用,居然要求用同样的铜钱将这些样品换回去。”
他感到好笑,这些样品换回去有什么用?
王巨也是一笑:“他们虽然好奇,但做得不傻,某带来的样品并不多,以后就是绝版了,颇有收藏价值。”
宋朝发展到今天,相对环境比较和平,因此开始出现了一些收藏,特别到了宋徽宗之时,甚至出现了“考古学”。
“不过无论他们出多少钱,也不会卖给他们的。”王巨又说道,这些样品会陈放很长时间,直到新交样品出来,才会用新交代替其展示,新交正式发行了,展示结束。
两名堂吏傻笑了一下,其中一人又说道:“还有的百姓发出疑问,认为朝廷如果发行十文二十文交子,会不会亏空。”
“不会亏空,但私人想伪造,必然亏空。”王巨道。
张商英一颗心也定了下来。
实际这才勉强算是第一步。
后面的事儿还有很多,如一些高利贷商人的反抗,还有便卖一些亏损商贾抵押宅地等固定资产所产生的争议,但也不是这些,同样不是丝料,今年只是将框架搭起来,即便丝料不足问题也不大,除非一点丝料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同样非是金银价格的变动,有了王巨那些文字的洗脑,在这几年内,只要王巨小心谨慎,金银是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其实最大的问题,是大家包括张商英在内根本想不到的,那就是百姓对它的真正认可。
非是原来的旧交,它的数额终是不大的,而现在一旦正式发行,最少就是几千万贯!
必须让这几千万贯庞大的交子,都得到认可。
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前提所在。
第757章低税的宋朝
“子安妙计在手,大局可定矣,”王珪道。
“王公何来此言?”
“飞钱司刚才来禀报,说许多人去飞钱司兑换飞钱,打算离开京城,收购丝料。”
不但王巨关注,老王也关注了。
而且老王越回味,越觉得王巨安排无比的妥当,就说这五路丝料吧,王巨将宋朝丝料切成五个大地区,广丝,浙丝,蜀丝,胶丝,朔丝。这就方便了商贾以最快速度收购。可能浙丝、蜀丝与广丝来得较晚一点,但所谓的胶丝,不仅是山东半岛,它包括了京城以东,黄河以北,淮河以南这一大片地区的丝料,最少这一片地区的丝料,很快就能收购上来了。
各地官府所做的仅仅是配合,比如以最快速度提供相关的钱帛,或者提供便利的运输条件,维护其安全,但不得干涉商贾的收购,如果商贾出价出得低,百姓不愿意出售,商贾就不得强行收购了。当然,如果不顾亏本地收购,那不是危害百姓,而是造福了百姓。事实轰动起来以后,有的商贾还真出了高价,让他们产生了一些小亏空。
并且连续两年的大规模丝料收购,让绢价略略有些上扬,甚至在几年内,改善了绢帛不受欢迎的局面。这个没有多大危害的。
“王公,还早着呢,想一想那些高利贷商人的反应吧。”王巨说道。
银行司出现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请看清朝吧。
清朝所谓的康熙盛世,也不是后人所想像的那么好,百姓生活还远不及明朝呢。
而且后人往往疏忽了清朝晚期的经济繁荣,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变化,二就是低估了晋商票号在光绪三十三年前对清朝经济的推动作用。
但无论经济如何繁荣,也不够慈禧糟蹋的,仅是一个马关条约,就赔偿给倭国数亿两银子。
想一想现在,王巨费了九龙二虎之力,还有宋朝的配合,另外还想从私人手中敛出大量金银,在未来六年内,也未必能凑满一亿两银子,况且是2亿3千150万两白银!
当然,与现在这个银行司相比,晋商的票号因为是私人或小集体经营,眼光狭隘,没有大局观,资本有限。
但也不能说它没有优点。
因为它是私人或小集体经营,所以更灵活,经营也更小心,不会产生严重的贪墨。
虽然王巨让出两成契股让私人加入,允许他们参与经营,以及监督,能让银行司在未来稍稍灵活一些,腐败也会减少一部分,但总体而言,即便私人进入,它还是大集体。
不过只要出现了,就会对宋朝的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一件事开头总是很困难的,首先齐商税,就会遭到很多人排斥了。
还有高利贷商人的反对声音,未来这是两亿多贯交子的放贷,甚至还可以拨出铜钱、布帛、粮食用来放贷,那么最少会伤害到六成以上的高利贷商人的利益。
可现在宋朝放高利贷商人却是不计其数的,不仅各城市中有许多高利贷商人,农村同样有许多主户在放高利贷谋利。说不定老王家的亲戚,就有人在放高利贷!
但这一条,还没有让百姓全部认可重要。
所有百姓都认可才是最最重要的前提。
如何认可,马上就能看到。
特别是京城,它是宋朝商货最大的集散地,东南输入,北方与西北输出,如果是原来,有的东南商人稍稍带一些商货回去,然而能带多少呢。余下的没有办法了,只好带钱帛回去,钱最好不过了,可是帛带回去……东南也是绢帛重要产地。那么无形中利润就会减少。或者交子,对原来的交子,大家真的信心不足啊。
因此朝廷有时候无奈之下,只好用茶引盐钞代替货币,然后京城出现了原始的“股票”,大伙炒茶引与盐钞。
其实这些商贾痛恨布帛,但朝廷需要布帛啊。
看看官员的薪酬,士兵的兵饷里面,除了铜钱外,余下的就是粮,就是帛了。
然而因为货币的不足,这个问题一直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
但是新交出来之时,正好是东南货物运到京城的高峰期。
那么就可以鼓励商人用布帛去银行司换回新交。
或者朝廷用新交向商贾采购。
这些商贾认可,那么就可以安排第二步,诸商人将丝料收购上来,银行司不支付相关的钱帛,而是直接支付绢交,那么这些商贾就会将绢交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
如果百姓继续认可,直接让商贾带着这些容易携带的绢交在各地收购丝料,到了这一步,绢交就可以普及了。
然而开始就不认可,后面就难办了。
不过王巨不敢说,否则传出去,有人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