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棠就将长生交给纪二太太,往纪三老爷院中来叫了纪三老爷,一同来到藏书阁。
藏书阁中,纪二老爷坐在书案后,紧皱双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十分烦难的事情。
“二哥,有什么事要跟我商量?”纪三老爷就问。
纪二老爷让纪三老爷和纪晓棠都坐了,一面想着该怎么开口。有些事情,他虽然偶尔也会谈起,但是还从来没有正式跟着叔侄二人交代过。
现在,纪二老爷觉得,是时候让纪三老爷和纪晓棠知道更多的事了。
“以前觉得你们还小,而且也操心不到这个。如今你们都能当家立事,这些事情多知道一些,也有好处。”纪二老爷就将当今朝廷的局势大概说了一遍。
纪晓棠还好,纪三老爷从来没在这个上头留心,就听的又是新奇又是意外。
“二哥是打算让我做官?”纪三老爷就问。
“我并没有这种想法。不过如果你自己想,我自然会为你想法子。”纪二老爷就道。只要纪三老爷考过了乡试,不需要参加会试,就能花银子补官。
“二哥,我不打算做官。”纪三老爷很干脆地道。
他心里已经隐约有了主意,只不过还不成熟,所以暂时不想说出来。
“不做官也无妨,知道这些,总归有好处。晓棠也是。”纪二老爷就道,“我今天跟你们说这些,是因为有一件事。”
纪二老爷就将谢知县拿来上面下发的文书。
简单地说,朝廷给各府县安排了一些闲缺,无需科举出身,只要捐出一定数额的金银,就可以补缺,从此从白身到官身。
清远县如今就有两个这样的缺。
“你谢伯伯告诉我,说是这件事并不打算张榜公布,让我替他留心人选。”纪二老爷就说道。
这几乎是将安排人补缺的权力都交给了纪二老爷。
谢知县对纪二老爷竟如此信重。
但是,纪晓棠很快就想到了另一层。
“江庆善要送厚礼给我,我还在猜他想求什么事,难道就是这件事?”纪晓棠问。她当然知道就是这件事,却不能不如此问。
这个问题,是给纪二老爷的。
“他从前就曾在我面前透露过,说自己是个白身,不足以光宗耀祖。”纪二老爷皱着眉头,“只是,你谢伯伯今天才告诉了我。江庆善又怎么会提前知道?”
“难道江庆善在府衙里面有眼线给他通报消息?”纪三老爷就问。
任安府的衙门自然是比清远县要早些接到行文。
“据我所知,江庆善的手还伸不到那么远。”纪二老爷就道,“而且这件事,谢子谦不肯公诸于众。想来知府大人也是一样的想法。”
纪三老爷想了想,就点头。
“爹爹,可看了文书上的日期?”纪晓棠就问。
她问的自然不是行文发出的日期,而是清远县衙接到文书的日期。每当接到上面的文书,县衙会有专人负责,打上火漆烙印,上面也必定会标明接到文书的日子。
当然,这个火漆烙印,是打在文书封皮上的。
“你谢伯伯只带了文书来。”纪二老爷相当明白纪晓棠问的是什么。
“是这样。”纪晓棠和纪二老爷交换了一个眼色。
“二哥,晓棠,有什么事我不知道?”纪三老爷瞧见了,就问。
纪二老爷略一思忖,就对纪晓棠点了点头。
纪晓棠就跟纪三老爷说明了。
“你们是怀疑,江庆善先从谢大哥那里知道了这个消息?”纪三老爷有些愕然。
“只是一种可能,还不曾落实。”纪二老爷就说道,“且留心仔细看着。”
纪晓棠和纪三老爷都点头。
“那如今怎么办?”纪三老爷就问。
“爹爹是不是不想管这件事?”纪晓棠则是问。
“我是不想管。”纪二老爷就道。他不会为江庆善去求这个缺,也不会理这件事。谢知县说的谦虚,要从县中挑选两个有财势且妥当的人补缺,却是极容易的。
“爹爹,我建议你还是要管。”纪晓棠就道,“这两个缺无论如何,不能落到江庆善的头上。”
两个可捐银钱补的缺,其中一个还罢了,另外一个是衙门理刑的典吏官,虽然说是闲职,但被有手段的人得了,却可做不少的手脚。
前世,江庆善就是得了这个缺,在陷害纪家的时候得了许多的力。
“既然谢伯伯托付给爹爹,我们不如顺水推舟。与其给有心人机会作乱,不如爹爹选合适的人。”纪晓棠就道。
纪二老爷看着纪晓棠,半晌没有说话。
“爹爹认为不妥?”纪晓棠就问。
“不。”纪二老爷就摇头,随即眉头慢慢舒展开来,“晓棠,你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有。”纪晓棠立刻点头,“江庆善要是谋缺,只怕要谋的也是这个。我们不仅不给他这个缺,还要安排他的对头来补这个缺。爹爹,可还记得谢安?”
第一百五十八章 时运
纪二老爷当然记得谢安。谢安本是跟着江兴龙鬼混的一个纨绔,在胭脂巷被江兴龙误杀而死。谢安的父亲谢贵也是本地豪富,只是被江庆善借纪家的势打压了下去。
那件案子因为证人都偏向江兴龙,最后是糊涂了结。谢贵想要找江庆善父子报仇,只是苦无机会。
纪二老爷曾表明态度,这件事上不会袒护江家父子。谢贵曾经数次向纪家致意示好。
将这个缺补给谢贵,谢贵就可以更好地牵制江庆善,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个主意好。”纪三老爷立刻就赞成。
纪二老爷略一思索也就点了头。
“至于另外一个缺,爹爹只管挑一个有德的长者,再安排一番,让他领谢伯伯的情就是。”纪晓棠又道。
三个人商量定了,纪二老爷立刻就安排了下去。
……
这天歇过了晌午,纪晓棠就在纪二太太的屋子里,和纪二老爷、纪二太太一起逗长生玩耍。纪老太太就打发了丫头过来,要纪二老爷过去有话说。
“娘,我带长生过去给祖母看看。”纪晓棠就道。
“去吧,小心些带你弟弟。”纪二太太只说道,并没有阻拦。
纪晓棠就抱着长生,一群丫头、媳妇、奶娘围随着,就跟在纪二老爷身后到了纪老太太的上房。
纪老太太本是打算要跟纪二老爷说事情的,看见纪晓棠带着长生来了,就让纪二老爷先坐。
“抱给我看看。”纪老太太就对纪晓棠道。
“长生给祖母请安啦。”纪晓棠就笑着将长生递给了纪老太太。
纪老太太就抱了长生。长生现在长得粉嘟嘟肉呼呼的,大眼睛黑白分明,他虽还不会喊祖母。但是一双眼睛已经会跟着人,笑起来就越发的可爱。
纪老太太将这胖乎乎的小孙子抱在怀里,哪里有不喜欢的,就有些舍不得放手。
“这肚兜是谁的针线?”纪老太太摸了摸长生的肚子,看见长生穿着的肚兜有些眼生,就问道。
“祖母,那是外祖母做给长生的。”纪晓棠就答道。
“哦。”纪老太太就哦了一声。又仔细将肚兜打量了一番。“她的针线极好,这是她亲手做的?她比我年轻,看来眼睛还行。”
“……一件肚兜也要绣几天。说是不如从前了。”纪晓棠就道。
“我这里也正要给长生做些小衣,一会你跟着丫头们一起挑了花样子吧。”纪老太太就道。
纪老太太的针线也是极好的,只是近年来她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