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茶会不去就不去吧,咱们还有更重要的事。”纪晓莲不高兴,纪大太太就劝纪晓莲。
“公主都不再邀我了,就是上次她恼我也不至于。肯定是晓棠那次进宫,也不知道她在长宁跟前说了我什么了。”纪晓莲毫无根据地就将事情归罪于纪晓棠。“娘还指望什么更重要的事,有晓棠,只怕都不成的。”
纪大太太知道纪晓莲这是赌气,然而心中着实将纪晓棠当做威胁。
“你别急,娘自有办法。”纪大太太就低低的声音在纪晓莲耳边说了几句。
纪晓莲立刻转怒为喜:“娘,这是真的?”
“娘还能骗你不成。”纪大太太笑着嗔道,“千真万确。”
“可是,晓棠到时候也会去吧。”纪晓莲高兴了一会,就又担心道。
“我自有法子让她去不成。”纪大太太胸有成竹。又嘱咐纪晓莲,“倒是你,该好好准备准备。若是事情成了,何须在乎晓棠。”
“娘说的对。”纪晓莲高高兴兴地去做准备,出门的时候,正好碰见来见纪大太太的纪晓棠。
“大姐姐有什么喜事,这样高兴?”纪晓棠问纪晓莲。按着纪晓莲的性子。此刻就算不是恼羞成怒,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怎么会满脸喜色。
“我能有什么喜事。”纪晓莲立刻就道。“知道晓棠去赴公主的茶会,我为晓棠高兴。”
她这样说,纪晓棠心中不信,然而还是笑着回应了几句。
等到了纪大太太的跟前。纪大太太对纪晓棠的态度和煦中还透着尊敬,毕竟如今纪晓棠是二品的县主。虽早说了家人不必行礼,然而纪大太太依旧不敢在纪晓棠面前托大。
“……一应都准备妥当,晓棠看看哪里不合心意,我立刻让人添改。”纪大太太主动说起纪晓棠出门的安排来。
“大伯母安排。一切自然是妥当的。”纪晓棠对此并不在意,她知道纪大太太绝不会在这个上头做手脚。
“晓棠满意就好。”纪大太太陪笑,一面慢慢地向纪晓棠说道。“晓莲虽你年长了几岁,却被我和大老爷给惯坏了。还是孩子气,不懂事,偶尔还敢瞒着我任性作为,还请晓棠不要跟她一般见识,她哪里不好,就告诉我,我来教训她!……馨华堂是一家!”
“大伯母说的对。”
纪大太太见纪晓棠神色温和,就又向纪晓棠托情:“……她一时不慎惹恼了公主,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晓棠若有机会,能为晓莲说一句好话,晓莲就受用不尽。你们姐妹同进同出,也多一份照应。”
“大伯母过虑了。”纪晓棠笑,“依我看,公主的性情很好,只怕早就忘记了当日的事了。这次没有叫上大姐姐,应该是有别的缘故,并不是恼了大姐姐。”
“这样就最好了。”纪大太太当然不能说长宁不好,只觉得纪晓棠滑不留手,又更疑心她和纪二太太是早有图谋。
这次的茶会,依旧是在得月楼。
纪晓棠按照约定的时间还早到了一刻钟,然而长宁比她到的更早。这次的茶会,果然比上次的人少了些,受邀的人除了纪晓棠,就只有杨翩翩,郑梓和吴佳言。
大家相互见礼,长宁亲热地让纪晓棠与自己同坐,宫女斟上茶来,长宁就又拉着纪晓棠说清远和祁佑年的事。
这一次,纪晓棠着重讲述了祁佑年在任安和太原两府交界伏击反贼,保护粮草的事。她讲的绘声绘色,长宁几个都听的几乎呆住了。
“安乐县主怎么知道的这样清楚,仿佛身临其境一般?”郑梓回过神来,问纪晓棠。
长宁完全相信纪晓棠所说的,然而听郑梓这样问,就也看向纪晓棠,期望她的答案。
“……鹰跳峡一役,我家的武师和护院都在当场,外祖父和舅舅们跟随祁大人作战,因此对于当时的战况,我比别人知道的多一些。”纪晓棠笑着答道。
“原来如此。”长宁几个恍然。
“真想将你带进宫去,与我住上个把月,将你知道的事都说给我听。”长宁热切地道,“晓棠,你不知道,如今朝堂上那些只拿得动笔的老古董着实可恨!”
长宁议论起朝臣和朝政,纪晓棠只微笑听着,并不答言。
杨翩翩几个也都闭紧了嘴巴。
祁佑年率领大军已经到了临潼,稍加休整,不日即将入蜀。
“……说什么行军速度太慢,贻误战机!他们也不算算是几千里的路程,大军就算是长了翅膀,也不能那么快飞到蜀中。”长宁气愤愤地,“还催促要阿佑速战,这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听他们的,必定会败。按照阿佑的策略,才能平定蜀中!”
“只要万岁爷和太后千岁支持,朝廷上就是有些分歧,也应该无妨。”纪晓棠委婉地说道,其实是在打探韩太后和隆庆帝对于祁佑年策略的态度。
“母后和皇兄自然是支持阿佑的!”长宁立刻就道。
她回答的这样快,神色间却有些纠结。纪晓棠看的清楚,就知道她言不由衷。
韩太后和隆庆帝也是支持速战的吗?这可就麻烦了。
纪晓棠此刻还不知道的是,长宁正是因为在韩太后和隆庆帝面前力主支持祁佑年,甚至还做了些小动作,因此惹恼了韩太后,被训斥说是干涉朝政,所以才被禁在宫中抄写经书的。
这件事。后宫中很少有人知道。韩太后又下了禁口令,所以瞒的风雨不透。毕竟这件事如果传到言官的耳朵里,可就不好开交了。韩太后未必护不住女儿。她也是觉得长宁做的不妥。
当然,不久以后,纪晓棠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她同时知道的是,韩太后之所以罚了长宁。并不是担心朝臣议论、言官弹劾,而是因为另外一个人。
“四哥也支持阿佑。我们一定会说服母后和皇兄。”也许觉得纪晓棠跟她更亲近,且受过祁佑年的恩惠,天然是站在祁佑年一边的,长宁说完了上面的话。想了想,就又凑在纪晓棠的耳边说了一句。
长宁这样说的时候,眼神还往郑梓的方向瞟了一眼。似乎这句话她格外不想让郑梓知道。
“公主和王爷一定会成功。”纪晓棠真心说道。
“晓棠,你也认为阿佑的策略好是不是?”长宁更热切地道。
“听外祖父说过蜀中的行事。也听爹爹分析过,祁大人定下的是上策。”纪晓棠并不掩饰纪家的立场。纪大老爷和纪二老爷同朝为官,都官居四品,也是不小的力量。
长宁更觉得纪晓棠是自己的知己,她的心情也因为纪晓棠的话而更加清朗。
纪晓棠见长宁心情好,知道机会难得。
“祁大人不仅是军中的战神,还堪称儒将,学识政见都卓尔不凡。将顺义伯接到京中善待,也是祁大人的主意。”
只要沾上祁佑年,长宁就会爱屋及乌。
“就是那个齐怀瑾?”长宁就问。
“正是。”
“我见过他。”长宁告诉纪晓棠,“长的倒是仪表堂堂,可惜是个废人。”嘴上虽然说可惜,但是语气中并无丝毫可惜之意。
“他自幼就被谢氏反贼夺去收养,又被谢氏反贼所害,这一生也是孤苦的很,好在太后娘娘和万岁爷宽仁。”纪晓棠就道。
“晓棠,你认识齐怀瑾对不对?”长宁问纪晓棠。
“不仅认识,还是童年的玩伴。”
“这样的玩伴不认识也罢了。”长宁就道。
“话虽如此,只是……,想去看看他……”纪晓棠慢慢地对长宁道。
长宁虽然觉得纪晓棠这个要求有些婆妈了,但是也不愿意就拒绝纪晓棠。
“这也是你的一番好意。你既然想去,我打发人去跟顺义伯的属官打个招呼,你就去看看他吧。”长宁很快地决定道。
“多谢公主。”纪晓棠向长宁道谢。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
决定找长宁的时候,纪晓棠就决定了,看望怀瑾不能私下来,而是应该明堂正道地来。纪家与谢家有旧,她与顺义伯青梅竹马,且在清远的时候,就是纪家在照顾顺义伯。
这些事情,只要有心人去打听,终归是瞒不住的。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