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李承光和高适领命而去后,杨晞率杨东和杨正等几名亲兵登上了城门楼,眺望起汉潼关城方向起来。自从他在朝堂上请命出征,并得皇帝及父亲杨国忠同意,终于率军日夜兼程赶至潼关,干脆利落杀了火拔归仁后,杨晞发现杨东和杨正这几个府中比较有地位的亲兵家将头目对他的态度已经与前些日子完全不一样了。无论是杨东这个魏国公府的护院头目,还是杨正这个他的贴身跟班,态度已经完全改变。从他们的眼睛中,杨晞感觉到了一份打心底的尊重,甚至敬仰、敬佩,这和他刚苏醒,甚至得母亲应允到酒楼喝了一次闷酒时候他们待他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再没有任何的阳奉阴违了!
他相信,自此以后无论他现在命令他们做什么,他们肯定不敢搪塞和违抗,只能乖乖领命而去。
“杨东,杨正,要是一会叛军杀上城头,你们跟着本公子,上城头杀敌,决不能让叛军攻破潼关城!”杨晞以略点冷又充满威严的语气命令道。
“是,四公子!”杨晞无形中表露出来的气场让杨东和杨正不自禁地打了个寒战,下意识地机械应命。
不过杨东到底经历事儿多,一直跟着杨国忠做事,见惯了大场面,既然危急时候也知道自己身负的使命,杨晞的气势虽然让他感觉到压抑,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四公子,临行前老爷可是一再吩咐,要小的们无论如何都要保证你的安全,小的也恳请四公子,千万别亲自上阵冲杀,要是潼关有失,小的会率领弟兄们第一时间护着公子离开潼关的!老爷肯定会安排人在半途接应,四公子你千万别在这里硬撑,更不能亲自上城头拼杀!”
听杨东如此劝,杨晞马上侧转脸,恶狠狠地瞪了杨东一眼,在杨东再一阵寒意上来之时,才说道:“杨东,你要记住,你是本公子的亲兵头领,任何时候都要听从本公子的吩咐!本公子已经在陛下和父亲那里明了誓,一定要率军守住潼关城的!你们要记住,城在,人在,城破,人亡!要是潼关城破了,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活着离开这里,本公子也是如此,一定要死战殉国!”
杨东心里生出遍体的寒意,全是因为杨晞所说的话,还有他那带着杀气的眼神所致,什么话也不敢说了,只能应诺!
对杨东的表现杨晞挺是满意,不过他也不解前几天自己的威吓杨东等人为何就不听,难道那时候他就没有表现出这种气势吗?哦!可能那时候他没杀过人,气场不足,家将们继续把他当作混吃混喝的杨家四公子看待,而今日,他是主镇潼关的最高军士将领,还杀了一名郡王,这才折服了手下!
这是大好事!
气势足了,杨晞好战的性格马上起来,他甚至有点期待叛军快点抵达,他率军好好地与叛军打了一仗!苏醒过后的前几天,他在府上进行恢复性的训练,包括射击之术及刀枪术,并不是说准备亲自上阵杀敌,只是想在必要时候展露一下。危难将近,越加激发他的斗志。他知道,关键时候主将身先士卒的表现,所起的作用有时候是无法估量的,他一定会上城头亲自杀敌的!
就在杨晞不语地看着远方出神,并想着事儿的时候,离潼关城东面几里远的方向,突然传来了喊杀声,甚至箭矢破空的声音都隐约可闻,人喊马嘶声随之传来,还有不时发出的惨叫!
“潼关的血战开始了!”杨晞喃喃地说道,他当然知道,这是他预先派出去设伏的李福德部与叛军遭遇上,并发生战斗了!
第二十四章 怎么回事?
() (十二点过后还有一更,周一有四更,继续冲击新书榜中,求书友们推荐、收藏、点击、打赏的支持!)
-----------------
杨晞所料不假,快速突进的叛军先锋人马,遭遇到了刚刚选拔好伏击点潜伏下来的李福德部。
奉了杨晞令,快速率军出城的李福德,在得到庞忠的指点后,在汉潼关城外五里的地方设了伏,只是还没将全部人马隐藏好,哨探就传来了叛军前锋人马抵近的消息,李福德只能马上下达了准备迎敌的命令。
李福德是从蜀地来的,挺有作战经验的一员将领,他是因杨国忠的举荐才到京中任职,可以说对杨国忠感恩戴德,此次奉杨国忠的令跟着杨晞来到潼关前线救援,虽然杨晞布置给他率军设伏的任务后,心里有抵触情结,但在杨晞的威严喝令下,也只得领命出城。
不过在出城,寻到合适地点设伏后,他原本起伏的心绪完全没有了,全身心投入到战斗状态中去。
这个地方的地形非常适合小规模人马的伏击,因为通往潼关方向的道路都很狭窄,很多地方只能容一辆大车或者两匹马并排经过,而且一侧是山一侧是河,无法展开大队人马,在这种地方战斗,给予叛军一个迎头痛击,并保证已方安全撤离,并不是件很难的事。
晨光中,李福德见叛军没一点防备,而是大大咧咧放马过来,甚至连哨探都没派出来,攻击肯定得手的信念占据了他的全身,在叛军刚刚过去百骑人马后,他马上下令shè击。
原本官道上不时有溃兵成群结队地逃过,但潜伏的李福德所部丝毫不理会。
叛军大队人马近了,溃兵也不见了,这正是战斗的好机会。
叛军前哨人马进入伏击圈了,李福德果断地命令开始攻击!
五百名军士马上从潜伏的山岩上站出来,拉满的弓随之嗡嗡作响,箭如雨下般往叛军阵中shè去,无数的叛军在惨叫声中中箭倒地,不少的马匹也被箭矢shè中,山径小道上顿时大乱,侥幸没被shè中的那些叛军骑兵,能作的只有赶紧调转马头,往来时方向逃跑,或者找地方躲避。
叛军后面的人马并不知道前方发生了突发情况,依然继续前行,逃跑的骑兵与前行的人员相互撞在了一起,越加的混乱,人喊马嘶声响彻这片山谷地,并传出去很远,有不少叛军军士被同伴的马撞倒,或者撞下崖沟、河岸,甚至被踩死。
看到叛军前锋陷入混乱中,李福德大喜,令军士们继续shè击的同时还大声喝喊。随着李福德部的喝喊,越来越多的箭矢往叛军头上shè去,而喝喊杀敌的声音在山头的反shè下起了回响,再加上叛军自己大乱,人喊马嘶声非常响亮,谁也听不出喝喊杀敌的人有多少,更不知道有多少官军在此设伏。
设伏地段的叛军已经基本被shè杀完毕,李福德果断地命令军士,上马追击。
军士们马上从潜伏的崖后跳了出来,跨上隐藏在崖边另一侧一块空地上的马儿,在李福德的率领下,以最快的速度追击了过去。
这个设伏地是庞忠为李福德选定的,不过也就适合几百兵马藏身,不但不容易被对手发现,更容易追击或者逃跑;要是过千人马,想在这个地段设伏又不被对手发现,并能从容撤退或者快速追击的话,那就不太容易了。这应该是也叛军没料到会在这个地方中伏的主要原因吧!
胜利是最能鼓舞人心的,在率军出潼关城设伏的时候,李福德心里还满是忐忑,深怕这一战有去无回,他麾下的军士也是如此。但伏击轻松得手,叛军前锋马上溃败,他没一点犹豫就下达了追击的命令。没有什么迟疑,更没有怯意,甚至他自己都忘记了,他手下只有五百军士,而不是五千。
当然李福德不知道,他和麾下军士一阵乱箭狠shè,无意中击毙了叛军前锋军中领队的那名中郎将,导致叛军前哨人马无人指挥,不然也不会这么大乱。
遭遇伏击,被乱箭shè杀了几百骑的叛军前哨人马迅速溃败后,与自己的后续人马搅在了一起,原本就很混乱了,在听到官军追击的喊杀声及马蹄声由远而近传来时候,越加的慌乱。听到喊杀声的军士被溃败军士的慌乱感染后,不由的拔转马头往回逃,整个行进队列已经彻底混乱,即使那些将领们大声喝喊,也不能制止!而这时唐军所shè的箭矢又“嗡嗡”地飞来,不停地落在一片混乱的叛军军士阵中。虽然箭矢的密度没有刚才那样密集,但还是引起了叛军阵列更加的混乱。
李福德率军伏击的这块地方可以说是这一段路中最险要的地段,前后地势都稍为平坦,大队人马行进不会显得那么拥挤,但前进和逃跑的军士混杂在了一起,叛军阵列中要怎么混乱就怎么混乱了!而这时候李福德已经率人马杀到面前,无数的战刀在刚刚露出的晨曦中闪着寒光,散发着杀气。
“杀!”持续不断的喊杀声响了起来。
李福德所领这部人马并未经历过灵宝之战的惨败,再加上平时训练有素,对叛军并没多少畏惧,加之刚刚收获的伏击成果,让他们所有人都充满了斗志,在许多军士手起刀落中,不少跑的慢的叛军军士被斩杀在马下,更有一些叛军军士被吓了扔了武器,下马跪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