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傲唐 > 第23部分

第23部分(2 / 2)

在以往作战时候,他很有吃败仗,因此官运亨通。

但很少有败绩的他在跟着哥舒翰出潼关作战后,却遭遇了惨败,他所领的十万人马,没组织起来好好作战,就被伏击的叛军以火攻击败了,在无法控制的败局中,他也只能在亲卫的护卫下,率一部人马突围出来。

这是他的奇耻大辱,永生难忘的!

面对城下叛军的疯狂进攻,他要用手中的箭,发泄心中的愤怒,挽回自己的一点点颜面。

他的射击可以说箭无虚发,每箭必定会射中一名叛军军士,被他射中的叛军军士,不死也是重伤。

“将军,你已经射杀了十名叛军,射伤了十八名!”一名手下的亲卫在庞忠射光了两壶箭后,小声地报告战果。

庞忠的个人战果是很辉煌的,但这也只是他为了发泄心中的恼怒而狠命射击的。

在射光了箭壶中的箭后,他也就停了射击,留心观察战事的进展情况来。

在留心观察的过程中,他也发现了叛军攻击的规律,那就是每波攻击都是以数百人的规模进行,而且很分散,一波接一波而来。庞忠马上明白,叛军是想以这种攻击方式消耗我军的箭矢,损耗城头上军士的气力,为最终大规模的攻城行动做铺垫。

他也马上再做了另外的安排!

庞忠很有经验,为知道与人数占优势的叛军对攻,不采取一些非常措施是不能最终取胜的!

在制定策略上,他比李福德有经验!

比李福德更有经验的人很多,指挥攻城的崔乾佑就是其中一个!

“报告副帅,唐军的箭非常密集,我军伤亡惨重!”

据汉潼关城约两里地的一个山坡上,指挥前军的崔乾佑正骑在马上,观察着汉潼关城前的战事情况,一名手臂上中了一箭,血流不止的军士快马而来,向他报告了这情况。

崔乾佑没回话,只是微微地点点头,刚才第一波冲击的情况他都看到了,两个方向各五百余人的冲击队伍到现在只剩下不到两百人,两个方向都差不多,而唐军先后只射出了三轮箭,也就是说,唐军三轮共五千多支箭,就夺去了差不多五百余名军士的性命,唐军的箭矢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大。

崔乾佑当然知道这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他清楚攻击潼关城的时候,只能用军士的命去填,甚至寄希望于用军士的性命,换取城头上的守军将箭矢射尽,力气耗尽,那样攻城的军士才有可能进行有效还击,及至登城!

唐军总有力竭的时候,总有箭矢用尽的时候,这个时候,才是他们有机会反击的时候。

因此他也只能咬着牙下令,让后续的军士继续往前冲,并伺机还击!

命令由军士飞快地传递下去,崔乾佑也继续站在山坡上观战,他心里也在咒骂着潼关这个鬼地方。要是潼关城地形不是这般险峻,他相信此时的战况完全不是这样,他麾下的军士肯定有很多人已经攀着云梯登城了。但现在,能冲到城墙下的军士都屈指可数,即使有人侥幸冲到城墙下,也马上被城墙上的唐军射杀,将士们所带的云梯,也横七竖八地扔在潼关城前,没有一架立在城墙上。

他麾下有好几万将士,但现在能在几个方向攻城的,也只有几千人。其余的却是没办法冲上去,地形太狭窄了。当然这也是他无奈的感慨,要是在能在潼关城下展开更多的兵力,也不会出现近十万大军连续攻了近六个月,依然望关兴叹的事,说不定长安早已经被攻下了,更不要说潼关。

在几个月攻击潼关无果后,安庆绪、崔乾佑、田嗣真等将领在商量攻城策略时候,制定出了一条没办法的办法,那就是以数百或者上千人规模的人马,连续不间断地攻城,以此消耗城头上唐军军士的体力,消耗城头上的箭矢,并找准机会登城。

在灵宝之战之前的连续攻城行动中,指挥前军的崔乾佑都是采取了这样的方式,但却没收到效果。因为潼关城内贮存的箭矢数量太多了,而且还从长安方向源源不断地运来,而潼关城内防守的唐军军士数量非常多,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轮换,最终的结果就是苦攻六个月无果。

最终还是通过示弱的手段,成功地诱引哥舒翰出城作战,在灵宝重创唐军。

灵宝大捷后,无论是安庆绪还是崔乾佑或者田嗣真,都认为潼关的守军已经无斗志,只要他们大军开赴城下,唐军不开城门投降就是一窝蜂地逃走,却没想到还是遭遇了与先前一样的抵抗。

不过崔乾佑心里的想法已经与以前大不一样,他清楚,现在的潼关城内守军数量肯定不足,非常的不足,是经不起消耗的,只要在唐军后援人马未抵达前,连番对潼关展开攻击,城头上的守军是守不住潼关城的,他用军士的尸体可以消耗关城头上唐军将士的体力,用手下人马的尸体都可以当云梯!

因此崔乾佑也下令,不计伤亡地连续进攻,采用人海战术,要是有畏战不前者,杀无赦!

在崔乾佑的命令下,叛军前赴后继地往前冲!

第四十四章 真正的战场

(感谢abccd5432书友的打赏!)

---------------------

杨晞站在隋潼关的城头上,眼睛几乎没什么眨动地看着汉潼关城方向的战斗。|看|书|吧|

隋潼关城的地势比汉潼关城高上一截,站在隋潼关城的城门楼上观望,除了汉潼关东南方向城下的情况看不太清楚外,其他地方的情景可以说一览无余,站在城门楼上观战的杨晞,基本能看清楚叛军冲击及城头上大唐军队还击的情况。

如果说李福德此前的几次伏击战已经让杨晞初步见识了冷兵器时代的战法,那叛军不计后果的凶猛攻城行动让他进一步见识到了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同样残酷。后世热兵器时代大规模的战事杨晞并没有真正经历过,他所经历的实战只是小规模的特种作战,人员的损失只以个位数,至多以十位数来计。

战争的残酷是从那些记录片或者电影中感受到,再加上他自己数次实战的经历,亲手杀死过数名敌人,能预料到战争的可怕,但所有的一切都没现在的感觉来的真实。

成群的军士举着盾牌,冒着城头上连续不断落下的箭矢,拼命往前冲,数不清的人被箭矢射中倒了下来,或受伤或送了性命。受伤的人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但没有任何人上前救治,身死者尸体就在城下慢慢堆积,小半个时辰过去,就有数百具尸体堆在潼关城下,甚至在良好的光线下,他能隐约看清死者的惨状。这和上午时候看到李福德率军伏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上午时候,因为隔的远,作战的细节看不清楚,伤亡情况也不清楚,现在这一切都看清楚了,如果说不让人震撼那是不真实的。后世时候的杨晞虽然经历近非常严格的训练,在特种大队训练时候的情况是接近地狱式的,也杀过人,看到过敌人和同伴在自己面前死亡,但汉潼关城前以如此简单方式进行的杀戮还是让他有点震颤。只是这种动容只在心里产生,他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波澜,非常镇定地站在城门楼上,看着战事进行的地方。

但他身边站着的那些人情况就不一样了。

李承光和高适现在没在他身边,这两将都到城头布置指挥去了,谁也不知道汉潼关城能不能守住,能守多久,要是汉潼关城的守军溃败,城池被叛军攻占,那接下来的战事就会在他们现在所站的隋潼关城暴发,他们几位要直接指挥战事的将领,当然要到城墙上去指挥。

站在杨晞边上的只是他的那些家将,杨东和杨正还有另外一些人,负责杨晞安全的亲卫。

他们中的杨东经历场面比较多,也上过战场,这样的场景他见到过几次,对杀戮的血腥有一点耐受力了。但年轻的那些,就如杨正及其他几个与杨晞年龄相仿,平时只会欺良霸市的“混混们”,则从来没见到过如此残酷血腥的场面,一些人被吓的两腿发颤?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