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国忠大喜,马上上前一步,准备再说几句,但他话还没出口,却听外面传来一声喝喊:“贵妃娘娘驾到!”
随着声音,装扮齐整的杨玉环在两名侍女的搀扶之下,快步走了进来。
“玉环,你怎么来了?”李隆基很是意外,也很吃惊地问道:“你不是腰伤未愈吗?怎么又到处乱跑了?”说着起身迎了过去。
杨玉环挣脱侍女的搀扶,快走两步,矮身一礼道:“陛下,臣妾好了很多,今日过来,是想给陛下以惊喜的。”
“唔,你腰伤真的好了?”搀起杨玉环的李隆基上下打量了一番,脸上满是惊喜。
“陛下,刚刚四郎替臣妾治疗了番,竟然有奇效,虽然说还有些酸疼,但已经可以起身走几步了,只要不走的快,也不觉得疼了!”杨玉环说着,指着杨晞道:“刚刚四郎过来陪臣妾说话时候,知道臣妾伤了腰,很是关心,他说会懂一些治腰伤之道,也就试着替臣妾捏了几下,没想到效果真的好!”
杨玉环说着大概地把杨晞替她治疗的经过说了一遍,并连声夸杨晞:“陛下,四郎匆忙间回来,竟然想到替臣妾治疗腰伤,真的是有心。四郎在潼关勤于做事,又替臣妾治疗,陛下应该好生奖赏他一下才是。”
“唔,这事……”李隆基抚着花白的胡须笑道:“朕会好生考虑一下的!”
见李隆基如此,杨玉环马上趁机问道:“陛下,臣妾听说有人恶意中伤四郎,还要请求陛下治罪四郎,可有此事?”
------------
推荐朋友的作品:
'bookid=3090073;bookname=《绝品机械师》'
成为女神心目中的理想对象,引来各种极品女神纷纷的投怀,一路高歌华丽丽的成就大事业!机械控制、自主品牌逆袭、超高档霸气的改装、炫目的车技。许逸凡是各国各界争抢的对象。
第四十四章 意外
(感谢乘风归去也书友的打赏,第二更送上!)
---
“这个……”李隆基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说。
“陛下,四郎这般勤于做事,竟然还有人恶意中伤,实是太不应该了,”杨玉环不顾李隆基的尴尬,继续声讨道:“四郎救大唐于危难之中,以不及弱冠之身率军急救潼关,确保潼关不失,长安无忧,其功业都有资格上凌烟阁了。如今更是为反攻而做准备,累的都不成人形了,陛下要是听信了谗言,治罪四郎,那会让将士们都寒心的。陛下,你可万不能责罪四郎啊!”
“玉环说的极是,呵呵!”杨玉环如此说,李隆基也很无奈,只是投降,将底儿交了出来:“四郎确实功勋卓著,朕应该好生嘉奖,无论如何都不该责罚的!”
他当然知道李亨这是在借一些模棱两可的事故意“陷害”杨晞,想让李辅国插手潼关事务,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但他却希望有个人这样站出来,打击一下杨国忠。
李隆基知道,以前时候杨国忠的短腿在军队中,与军中许多将领闹矛盾,特别是与安禄山间的矛盾是你我活的,与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这些战功卓著的名将间也是如此。
这些以军功晋职的高级将领是看不起杨国忠的出身,更不满杨国忠的弄权,而李隆基希望看到朝中势力有争斗,而他可以利用争斗维持朝堂上的平衡。如今杨晞在潼关树立的威望,许多将领都甘愿听其指挥,这无形中壮大了杨国忠的力量,军中势力不再是短板。
李隆基不希望看到此情况,李亨的故意打压他并没有指责,而是想借机敲打一下杨国忠和杨晞,让他们不要有什么胆大妄为的想法,想必李亨也是知道这一点,因此敢当着杨国忠的面指责什么。
但杨晞辩解一番后又经杨玉环这么一说,他却硬不起心肠来了,也只能将底儿交了出来。
李隆基当然清楚,杨晞立下这样的功绩,无论如何都不能处罚的,至少现在如此,在叛乱平息前不能有重的处罚,不然将士会寒心,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投降叛军的军队也会增加。
他原本是想在威吓一番杨国忠和杨晞后,再表示自己的宽容,那样会让杨国忠和杨晞父子有点忌怕,并且会感激他的宽容和恩赐,但杨玉环这么一闹,目的不可能实现了。
他对杨玉环狠不起心来,一些“合理”的要求很难拒绝,也经不起虢国夫人的撒娇请求,许多时候,一些想法都因为杨玉环姐妹“柔情蜜意”的请求而改变。
李隆基也知道,杨玉环会主动来帮杨国忠父子说话,肯定是经杨国忠父子请求才这样的,虢国夫人那里杨国忠也肯定去请求过,相信一会虢国夫人也会出场,说一些与杨玉环相似的话。当着杨玉环及杨国忠父子的面,他不好说出失他们面子的话,何况他也没想责罚杨晞的任何打算。
只能顺水推舟,给自己的爱妃以面前。
听李隆基如此说,杨国忠和杨晞马上上前,齐声作礼道:“多谢陛下恩典,臣感激不尽!”
李隆基摆摆手,示意杨国忠和杨晞不必多礼了,与杨玉环相互搀着,回到御座上后,再道:“国忠,四郎,相信你们也明白,四郎在潼关立下了如此大功,威望空前,已经遭一些人的红眼,希望你们以后做事不要太张扬,免得朕难做事!”
“是,陛下!”杨国忠和杨晞再将齐声应令。这是李隆基变相的警告啊!
“四郎,你一路急赶回长安,很是辛苦,先回去休息吧,待明日,朕再召你进宫,好生讨论一下反攻陕郡之事,”李隆基声音淡淡地说道:“如今叛军势衰,军心动摇,补给不充足,而我潼关军力大增,四郎你又建议派一部兵力出关作战,与其他勤王之师一道将陕郡攻取,尽快平定叛乱。朕觉得此意见不错,因此要好生讨论一下反攻之事。国忠先留下与朕说说事,四郎先回去休息吧。”
李隆基在杨玉环出现后马上改变态度,不再表示要责罚他,杨晞也松了口气,他也没去理会李隆基让他先回去而留下他父亲先商量反攻叛军的举动有什么不妥当,马上作礼答应了:“是,陛下,那臣就先告退了!”
“四郎,你先出园,在外面等,一会爹爹就会出来找你的!”在杨晞走过杨国忠身边时候,杨国忠小声地吩咐了句。
“是!”杨晞轻轻地应了声,脚步也没停留,就往外面走了。
走出紫云楼,杨晞长长地吐了口气。唉,政治果然不是他这样耿直的人能玩的,这是什么事啊?他在潼关做的好好的,却被李亨和李辅国这样莫名其妙地“陷害”一次,还要亲自跑回来解释。幸好有当宰相的父亲,还有得李隆基宠幸的“姑姑”,不然满身是嘴也解释不清楚。
拿了颗石头用力地朝紫云楼前的湖扔去,看着石头在湖中砸出一圈圈的涟渏后,杨晞也平静下来,举步往园外走去。
杨国忠没让他先一步回府,而是让他在大唐芙蓉园外等,杨晞虽然不明白杨国忠如此吩咐的意思,但也听话地呆在园外。不过也只是呆了一会,他就百无聊聊起来,知道大唐芙蓉园附近就是曲江池,也动了到曲江池这个异常著名地方走走的念头。
穿越来大唐,作为纨绔子弟的他竟然没机会与小说里写的穿越主角一样,到处游玩寻乐,长安城内有名的地方基本没去,大唐芙蓉园也是因为要向呆在这里的李隆基禀事才来,留下太多典故和传说的曲江池也没来过。不如趁等父亲杨国忠的机会,随便走走吧。
打定了主意,也吩咐几名下人在芙蓉园外等着,他带着几名亲卫去逛玩一下,杨国忠要是出来了,赶紧派个人来唤一下他就行了。
下了决定,杨晞也马上往曲江池过去。因为天气挺好,不冷又不热,秋景很浓,曲江池内到处都是游人,杨晞也庆幸在入城前换了身便装,免却被人注视。要是一身戎装面见皇帝,即使他有闲,也不能这么闲庭信步般到曲江池游玩。那样很引人注意的,也就失了味儿。
杨晞也没带太多的人,他身后只有杨正所领的与他年龄相仿的随从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