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白鸽与少女 > 第4部分

第4部分(1 / 1)

>里,他从社会伦理、世态风俗的扫描起始或作为背景;进而上升到文化、人生、人性、人类的大命题;其聚焦点与深刻处在于揭示了人性的根本颓败。他对于现代人在爱情、婚姻、职业乃至人生万事的“围城”现象作了富于哲理的、具有警世作用的揭示。其中;鲁迅、老舍、钱钟书无疑是三座高峰;它恰好代表了现代文学的三个时段;仿佛龙头、龙腰和巨尾。

进入当代,由于种种原因,幽默小说的创作几近停滞。到了八十年代以后,幽默小说创作才慢慢的恢复,但是始终处在伤痕文学、写实文学、先锋文学等的重压之下,没有形成大的气候。到了网络时代,由于书写的便利,和网络发表的相对容易,众多民间写手得以浮出水面,幽默小说的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出现了许多专写幽默的写手,象王小山、航亿苇等。

自2003年以来,相继出现了一些反响较大的幽默小说作家作品。象上海女作家王晓玉的《田教授家的28个亲戚》出版之后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王晓玉曾在创作《田教授家的28个亲戚》之前三年写过一个中篇,题名是《田教授和他的二十八个保姆》,曾在全国引起轰动。根据这两部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也很受好评。《田教授家的28个亲戚》创作笔调幽默诙谐,作者展示给读者的是生活在都市里的一个老教授的家庭生活,描写了田教授被一封夹杂着家族隐私的电子邮件搅得人仰马翻,一笔意外之财,又让田家的亲戚们纷纷登门,一场场揭示世态炎凉的好戏就此展开。

军旅作家出身的温亚军,早年曾在新疆居住十余年,故其小说背景大多是奇丽神秘而又严峻的西部荒漠。《驮水的日子》与《寻找太阳》(《天涯》2002年第三期)就是描写边疆哨卡的士兵生活,表现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人与动物那种亲密的关系,在军事题材中别具风致。在这两篇小说里,温亚军的笔触细腻温柔,与自然环境的恶劣正成对照。除了军旅内容之外,《给儿子娶个媳妇》(《清明》2001年第一期)与《病中逃亡》(《天涯》2001年第二期)展示了作者对农村与西部淘金人的熟悉与把握,同时区别了所谓时尚化写作的命名。进入2003年,温亚军发表了一篇重要的作品《第一百零九将》(《小说精选》2003年第七期》,小说一改温亚军擅长的军旅、农村题材,以一个虚构的水浒人物第一百零九将——白莎莎为主线,把水浒梁山放在现代社会中进行观照,展示了白莎莎的到来给梁山带来的种种改变。小说读来幽默诙谐,让人忍俊不禁之余,又带给我们深思。

2003年的幽默小说里一部很有份量的作品是唐酽的《等爱上钩》。《等爱上钩》是唐酽的第一部作品,表现了相当深厚的文学功底,文笔幽默老辣。小说在网上一推出就立即引起强烈反响,众多网友争相对小说发表评论,之所以引起这么多网友的热衷,关键是作者的描写道出了许多有过大学经历的年轻人的心声。在作者在作品里描写的那些细节离我们的大学生活是那么地近。考试前后的慌乱,日常的无聊和无所事事,同宿舍哥们之间的情同手足,学校的各种组织,作者都描写地那么真实幽默,读来不得不感叹作者的文字功底和对细节的把握能力。尤其是结尾的那一部分,放纵与留恋,写得感人至深,令每一个经历过那样离别场面的人都唏嘘不已。

由于网络媒体的发达,近年来幽默小说创作数量可观。但是数量上的可观并不能掩饰创作中的一些缺憾。创作手法的粗糙,作品内涵深度不够;不能从深处着手去揭示人性。以及幽默小说本身存在的创作难度,造成了近年来幽默小说相对的沉寂。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当下幽默小说的沉寂,只是一种外在的表象,是虚假的。幽默小说之所以给人们一种难得一见的表象,不是因为它不存在或者较少的存在,而是因为人们忽视了它的存在,事实上幽默小说就象一条暗流,在地下汹涌的奔流,而这条暗流迟早会被人们发现,浮出世面。

正文

小说编者畅谈类型小说读者担忧模式化

近年,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出现了许多新的趋向,有的甚至发展成了中国当代文坛主潮,左右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在这些趋势中,“类型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趋势之一。它和1998年中国文学的网络化趋势非常相近,也许现在还不能完全看清这个趋势对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但是依然可以预言,这个趋势将主导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小说类型化正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2004年10月22日(周五)10:00—11:00,《中国类型小说双年选》丛书(一套三册《校园王》、《幽默王》、《奇幻王》)丛书主编葛红兵先生以及编者李瑞铭、张永禄、叶祝弟做客东方网嘉宾聊天室,与广大网友及文学爱好者畅谈“当前文学创作类型化趋势”。

读者担忧小说创作模式化

在交流过程中,有读者担忧小说的类型化划分会不会导致小说创作陷入模式化。就这个问题,丛书的主编葛红兵先生认为,类型化不会导致僵化,就像小说、散文、戏剧的化分没有使小说僵化一样,小说内部分成不同的类,不同的类遵守不同的创作原则、方法,也不会僵化。

葛红兵说,奇幻小说有一些共同的要素,如神魔、幻想等等,但是具体到不同作家,对这些要素的运用和发挥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我们这里选的一些小说,有的人倾向于用中国传统的神魔素材,有的人倾向于国外日本、英国式的幻想素材,有的人倾向于科幻素材。没有一篇是雷同的。相反我认为,这么多的人,集中精力于奇幻小说的创作,恰恰发展了、深化了这个小说的类型,我们看到奇幻小说自诞生以来,并未因其是一个类型小说而僵化,相反,它更加丰富、更加深邃、更加成熟、更有魅力了,它对当代整个小说系统构成了一次丰富,一次发展。

葛红兵:小说商业化并没有什么不好

小说的类型化现象出现后,学界对此非常重视,因此也产生了一些争论。争论的中心是小说类型化能不能够成立,在多大程度上成立,将会对小说创作与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部分读者则认为当下的类型小说更多具有商业化的特征,他们担心商业化的倾向会给小说创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葛红兵,小说商业化并没有什么不好。他进一步认为,没有商业化小说就不可能找到他的读者,我们难以想像用计划经济的方式把小说按计划分配给读者,对小说发展会有什么好处,我们应该看到随着社会商业化的提高,随着文学创作和出版市场化的程度的提高,文学的发展是大大的丰富了,好的商业化对小说是有促进作用的。

李瑞铭、张永禄、叶祝弟等三位编者也对葛红兵先生的意见表示赞同。他们认为,合理有效的商业化会催生更多的更优秀的类型小说写作者出现,极大的促进类型小说的创作和发展。

〃合法〃解释〃80年代后〃葛红兵为青春文学〃辩护〃

文学评论界引起纷争不断的“80年代后”,将在上海大学教授葛红兵的笔下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推出葛红兵主编的《中国类型小说双年选》(《奇幻王》、《幽默王》、《校园王》三卷)丛书,第一次从专业学术的角度,给予“80年代后”、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网络文学、校园文学、魔幻、新武侠等等新事物一个“合法”的解释。今天的文学作品要像当年的《伤痕》、《班主任》那样引起全社会轰动、获得全社会认可已经不太可能了,大多数作品只能在相应的读者阶层中引起反响。这正是《中国类型小说双年选》的出发点———认清“读者阶层化、小说类型化”的现实。不过,当代小说类型化趋势要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承认以及学术界的认同还需要一段时间。这种情况和当初文学的网络化过程是一样的。葛红兵表示,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突破传统的“纯文学”的观念,正是把文学分成“纯文学/通俗文学”的传统观念阻碍着认识文学创作的类型化趋势,阻碍承认奇幻小说、幽默小说、恐怖小说、校园小说等等,更让人们对“中国故事”是小说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类型的事实视而不见。他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已经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当下中国,小说创作的类型化趋势正在逐步发展并形成潮流。新的小说类型不断产生,比如奇幻小说、幽默小说、恐怖小说、打工族小说等等。这些都是近年中国文坛产生的新小说类型,中国奇幻小说的诞生和近年西方奇幻电影、卡通的引入有直接关联,中国幽默小说的诞生和中国传统滑稽艺术有隐约联系,但更是当下社会白领阶层生活和审美趣味的直接投射。《中国类型小说双年选》包括:《校园王》、《幽默王》、《奇幻王》,汇聚了中国文坛最具人气校园小说、幽默小说、奇幻小说,作者都是知名网络写手,可以说囊括了青春派作家最新力作。葛教授说编这套书是为了“小说观潮,把脉青春”。饱含了他和研究生几年收集、整理、研究中国当代类型小说的工作成果。这次出版的是2003…2004年类型小说双年选,到2006年会继续出版2005…2006年类型小说双年选。

类型化写作:当下文坛新趋势?

“今天要一部作品像当年的《伤痕》、《班主任》那样引起社会轰动、获得全社会认可已经不可能了。大多数作品只能在相应的读者阶层中引起反响,这就是读者阶层化、小说类型化的现实”。近日,著名学者葛红兵教授针对当前人们普遍认为的文坛无热事,80后小鬼当家的悲观看法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关于当下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失语,新型小说如奇幻小说,幽默小说,武侠小说被低看为下里巴人的现象,最早对晚生代作家作品作精彩评论而声名鹊起的葛红兵教授表现出深深的担忧,他认为当下的文学批评之所以和创作越来越脱节,关键是文学批评没有放下姿态,没有对当下文坛创作的新的动向作出及时敏感的反映,而是筑起高高的闸门,导致了文学批评越来越陷入画地为牢的境地。事实上在杂乱无章的背后,当下文坛写作出现了类型化的新特点。这是经济市场化深入发展的结果,中国的社会阶层化越来越明显,反映在审美趣味上就是多种文化共同发展并分层,小说创作类型化趋势正在逐步形成潮流,由此诞生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奇幻小说、幽默小说,官场小说等。

事实上出版的商业化已经引发了类型化小说的大发展。著名作家邱华栋也认为“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肯定会出现一批类型化的小说作家”。出版的日益商业化已经为我们铸就了一批较为固定、成熟、有自己的阅读和审美趣味的类型化小说读者群,在市场的条件下,他们已经影响了作家们的创作,给作家们打上了类型化的印记,随之而来的必将是深刻影响我们的图书出版,

类型化写作的新趋势又是跟目前文学界正在经历的新一轮的大众化运动相联系的。葛红兵教授把这种新一轮的大众化运动命名为新大众小说,较之过去的大众小说,新大众化小说的内涵更加丰富,审美趣味更加多样,文学创作更具类型化趋势。面向大众的类型化写作使得创作不再是一小部分知识分子的专利,也不是专业作家们的秀场,而是大众自我表达、自我抒情的领地。这种文学因为注重文学审美的阶层化以及大众化,更能捕获大众的心灵。

为了使类型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相结合,葛红兵教授和他的学生还编选了《中国类型小说双年选》丛书,其中《校园王》、《幽默王》、《奇幻王》汇聚了中国文坛最具人气校园小说、幽默小说、奇幻小说。作者许多都是知名网络写手,囊括了青春派作家最新力作。这套青春文学丛书的选编者都是在校从事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的研究生,受过专门的学科训练,对文学历史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也很熟悉当前文坛动态。他们都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这批青春写手年龄相仿,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学背景和资源,和以往的作品选本相比,他们的眼光与趣味更切合实际,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更容易起到把青春写手和广大青少年读者沟通的效果,是青年人自己编选同年人的书,给同年人看的书,真正体现了“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代人有一代人之批评家”。

据编选者介绍,他们按照自己对青春文学研究的理论来编选这套数,目的是让市场检验和校正自己的理论,以调整下一步的研究路向,同时也希望给广大青少年读者提供合乎自己口味的类型化读物,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参与青春文学的写作、阅读和研究。他们将继续追踪青春文学,坚持每两年推出一套这样的丛书。

近年中国小说创作的类型化趋势及相关问题2葛红兵

近年中国校园小说创作走向5张永禄

奇幻小说的诞生及创作进展7叶祝弟

论近年的恐怖小说创作9俞亚赞

言情小说的定型及当代流变11黄也卓

幽默小说的源与流13李瑞铭

近年中国小说创作的类型化趋势及相关问题

葛红兵

(200436…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年,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出现了许多新的趋向,有的甚至发展成了中国当代文坛主潮,左右了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在这些趋势中,我们认为“类型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趋势之一。它和1998年中国文学的网络化趋势非常相近,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看清这个趋势对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但是,我们依然要预言,这个趋势将主导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向。

小说创作的类型化是经济市场化深入发展的结果。经济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带来了社会的阶层化,社会的阶层化导致了文学审美趣味的阶层化。审美趣味的阶层分化是小说创作类型化的直接动力。计划经济时代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审美趣味受到压制,中国社会虽然存在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区分,文学上实际只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审美趣味拥有表达权。新世纪以来,市场经济的深化导致社会阶层分化,如果说当初的社会“阶级分化”导致的是不共戴天的阶级斗争,那么今天的“阶层分化”导致的则是兼容共存的多种阶层共存、多种文化共举的现代社会景观。工人阶层、农民阶层、学生阶层、经商阶层、管理阶层、公务员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等等,不同的经济地位导致不同的文化诉求,可以说,当前中国社会已经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多元文化时代,文化不再仅仅局限于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二元结构,文化演进也不再表现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的斗争消长,而是表现为数种文化同时存在,而这数种文化之间并不是彼此矛盾你死我活的,相反,它们意识到对方的存在是自己存在的前提,保护了对方的发展也就是保护了自己的发展,它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多元格局,在思想上更为宽容,对观念上对与己不同的文化形态更为开放。

小说是一种通过语言来记述生活感受、传达生活理想的艺术手法。社会阶层分化的结果是各个阶层的生活感受也分层化?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