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慈禧拾掇好自己已经是半个时辰以后了,看来老佛爷第一天就要给我们个下马威啊,还好她不是画一条眉毛需要俩小时的阮玲玉~
好容易进到东暖阁,我们一个个都已经冻得有些哆嗦了,慈禧一脸怜惜的招呼皇后赶紧坐下,还说道:
“这大冷天的怎么来得这么早啊,听小李子说皇后你差不多一个时辰前就到了,哎呦,瞧这脸冻得,这真叫本宫心疼啊。”说完转过来对着我们姐妹说,“皇后这片孝心啊可真是没话说,你们可要好好学着点,谁真心对我好,我自然会看在眼里,谁要叫我一时不痛快了,我就叫谁一辈子不痛快!”
噢!原来慈禧这句经典名言是在这种情况下冲着我说的,荣幸之至啊,不过您老要我们怎么表孝心啊,我都这么早起来了还不行啊,得,干脆今天晚上我就不睡了,来储秀宫门口守着知道您起床,等给您请完安再回去睡算了,这样后有孝心了吧。受不了了,怎么有人领口上绣着Channel的LOGO,衣襟上是Burberry的经典格纹走出来这么横~
当然,以上只是我心里想想得,面子上我们还得规规矩矩的回一句“谨尊老佛爷教诲”,没关系,为国为民(还有为了我这条小命),我忍!哼,看尔横行到几时!
接着慈禧就拉着隆裕的手问东问西,完全无视我和五妹的存在,也是,我们俩一个不听话,一个过于得宠,怎么都不如她叶赫那拉家的人看着顺眼。我倒无所谓,你不理我我还省得费劲去应付你,
她们俩把我们姐妹晾着自顾自的唠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样子,在一旁傻站着的我早就腰酸背疼了(不信你试试,这花盆底比高跟鞋还折磨人!),五妹估计也好不到哪去~皇后想是怕我们受不了主动向慈禧告辞结束了这在我听来有些无聊的对话。这时慈禧才仿佛记起了旁边还有我们,假惺惺的说:
“哎呦,我怎么尽顾着说话,都忘了招呼你们坐了,也罢,说了这么久的话,本宫也有些累了,你们都跪安吧。”
照说皇帝差不多时候该下朝了啊,怎么还没来呢?我要怎么才能赖在这呢等到皇帝来呢?
“太后既然累了,不妨由臣妾来给太后舒舒筋骨。”我讨好的走上前去,向慈禧请示道。
“哀家这把老骨头就不劳瑾嫔你费心了,倒是瑾嫔你面色怎么这么憔悴啊,女人哪,要好好照看着自己这张脸,皇帝才有可能注意到你啊。来,小李子,给我按按肩膀。”慈禧一脸不屑的扫了我一眼,不经意的回了这么一句。
我不禁咬牙,我这是伸出脸去让别人给我一耳光啊,难得我这么低声下气,居然反过来讽刺我不得宠,慈禧,你行!
就在这时,外间太监的那声“皇上驾到!”让我如释重负。
“今日朝上事务繁多,儿臣请安来迟,望皇爸爸见谅!”光绪躬身请安,眼睛却像我这望来,莫不是他这句话是在解释给我听?
“皇上这说的什么话啊,皇帝为国事操心,哀家哪能怪你呢?今儿朝堂上都有些什么事啊?”慈禧问得如此自然,好像全然忘了不久之前她还说过要将国事交与皇帝,自己去颐和园享清福。
“今日主要是在讨论要不要免江淮之地的税粮,儿臣以为江淮几乎年年水患,去年尤为严重,所以免了百姓的各项税粮有利于他们休养生息,皇爸爸看如何?”果然光绪还是事事都要慈禧拍板认可啊!
“皇上说的没错,只是皇帝也知道,咱们大清的国库近年来已是日益空虚,哎~”慈禧叹口气,看着光绪,看他怎么说。
“是啊,所以更要得以喘息,日后国库才有丰裕的可能啊,这是依儿臣看就这么办吧!”光绪不知道是真听不出慈禧的意思还是故意装的,不过这么一来,慈禧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同意了。
真是个抠门的老太婆,连灾区的税粮都舍不得免掉!看来要叫她拿银子出来增加军费恐怕是不容易了!
“还有一事,儿臣想增加北洋水师的军费,以期日后能对洋人有一击之力!”光绪一脸诚恳的对慈禧说道。
“打洋人?皇帝啊,你还小,没见识过洋人的厉害,想当年文宗皇帝在世的时候,这洋人打过来,他们有洋枪洋炮,咱们哪抵挡得住啊,现在这样赔些钱图个安宁不好吗?干吗非要弄得民不聊生呢。”慈禧语重心长地说道。
什么逻辑啊,割地赔款就能安宁,奋起反抗外国列强就会民不聊生??难怪人家说看多了中国的近代史会气得吐血身亡。
“皇爸爸此言差矣,想那大宋就是为求安宁不肯下决心抗金,宁愿岁岁进贡最后落得个亡国的下场,真正要保社稷百姓的安宁就要拒列强于国门之外,这惟有增加军费,改善军队装备才能真正做到的啊,请皇爸爸想想当年火烧圆明园的惨剧,支持儿臣对抗外敌吧!”光绪慷慨激昂的样子真的很叫人心动呢。
“此事容后再议吧,反正也不急在这一时。”慈禧的面色显得有些不耐烦。
“皇爸爸,恐怕咱们等得,洋人可未必等得!”光绪显然深知打铁趁热的道理,“昨日前广州将军长善求见,为朕带来一个消息,说英国人打算在一年内联合德、奥、美、法、意、日、俄七国共谋京城,这大清的江山岌岌可危啊。”这番说辞是我之前和光绪编好的,其实也不算撒谎啦,只是把八国联军攻入京城的时间提前了十年而已嘛,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什么?洋人打算攻入京城,此话当真?”听到八国联军打算打到家门口,慈禧这才有点急了。
“千真万确,消息是来自…………于一位英国驻华参赞的侄子那里,儿臣为保万全特地将他召来,现正在储秀宫门外候着呢。”光绪适时地请出乔治登场。
闻言慈禧正了正衣衫(好歹还知道不能在外国人面前丢了中国人的脸),清了清嗓子说:“那就请他进来吧。”
第二十八章 说服(下)
Let‘s make things better 第二十八章 说服(下)
进来的乔治没像平时一样穿一身长袍马褂,反而换上了颇有维多利亚时代风格(废话,现在就是维多利亚时代嘛)的燕尾服,简洁正式。真是人靠衣装,他这一穿估计从他嘴里说出的话在慈禧看来就更有说服力了。
问过安后,乔治按照事先拟好的说词向慈禧陈述了他怎样来到中国,认识长善,而在无意间知道八国联军要攻打京城的消息后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斗争最终决定来助大清躲过这场浩劫。原来看上去什么都不在意的乔治也有这么认真的时候,认真地演戏~
一言不发的听完乔治的话以后,慈禧若有所思地想了一会,结果一开口就让我们郁闷至死:
“这攻入京城之事既然还未订下,可否请莫里森先生为我大清与英国的和平共处从中斡旋,我大清愿多出些银子以避免这生灵涂炭!”事到如今,慈禧还是只想着割地赔款了事。
“这…”乔治似乎也没想到这大清朝的圣母皇太后居然如此的这么没志气,一时也没话可说。
“皇爸爸!”光绪看不下去了,想开口说些什么。
“皇帝,忍一时海阔天空!难道你要拿着祖宗三百年的基业区和洋人拼上一把吗?”慈禧怒斥道,空气中的火药味顿时重了起来。
“太后息怒,”这时我只好厚着脸皮站出来打圆场,“可否容我说上一句?”
“事且从急,还管那些个规矩做什么,瑾嫔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光绪抢在慈禧前面回应道。
“臣妾以为,”我站直了身子,不去看慈禧那带刺的眼神,“我朝自道光二十二年与英人签订《江宁条约》以来,先后签订《望厦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