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爽暗暗笑笑,也不再难为这位厚道老实的妇人,伸手摸了摸宝宝身上的被子,闭上眼睛,虽然呼吸间充斥着带着陈旧气息的土腥气,竟也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顾爽在生物钟的惯性下,仍旧一大早就醒了。睁开眼,入眼灰黑色屋顶,灰蒙蒙的墙壁让她有片刻的怔忡,随即才醒悟过来自己身在何处。
坐起身,睡在炕尾的吴强妈妈却已经起床了,被褥叠得板板正正的。顾爽摇头苦笑,一直以来她就觉得自己已经够勤快的了,可相比吴强妈妈这个勤劳的普通女人,她却仍旧是自愧弗如的。
穿了衣服,走出房门,顾爽才发现,不但吴强妈妈和吴强起来了,连李刚和陈树民也都起来了。
李刚正踩着梯子在收拾院墙一角塌落的地方,吴强在下边给他递着砖泥;陈树民则拿着一把秃头的扫把在扫院子。院子一侧的厨房里,已经有炊烟升起,想来是吴强妈妈已经在做早饭了。
顾爽和大家打了招呼,吴强妈妈闻声从厨房里拎着一只水壶从厨房里走出来,就去给顾爽倒洗脸水,被顾爽拦住,自己来。
本来起晚了就够脸红了,还让人伺候洗脸水--那她就真成了黄世仁了。
李刚将塌陷的墙头修补完,陈树民也扫完了院子,并顺手将院子一角的菜园里拔了一遍草,浇了水。看得出来,原来这些活计是干惯了的。直到此时,顾爽才想起,她对这些员工并不熟悉,若非今天看到他们做这些,真的想象不到他们是从什么环境中各种长大的。
顾爽洗漱完毕,回屋宝宝小包子挖起来,也给他收拾利索了。
吴强妈妈已经做好了早饭,饭桌就摆在院子里的梨树下。
顾爽拿了两罐牛奶,给吴强一罐、宝宝一罐,其他的食物却没给宝宝拿。
或许是真的饿了,宝宝今天早上倒是不再挑食,吃了一碗吴强妈妈蒸的鸡蛋羹,还吃了一角葱油饼。
几人刚刚吃罢早饭,赵大壮和赵寅生父子就又来了,不多会儿,其他三个孩子和他们的父亲也都想跟着凑了过来。
看那几个大人的神色,已近隐隐以赵大壮为首的模样,顾爽就知道,昨晚上他们一定是商量过了。
不过,他们不开口,顾爽也不着急,拿了自己和宝宝的遮阳帽戴上,领着孩子,跟着这一大群人直奔村外。
这里已经没有了高山,远处有和缓的小土坡,生长着一些杂乱的树木。
这里的土地平整,土层也很厚实,若非降雨稀少,应该是块不错的沃土。只可惜,植被的破坏加之逐年将少的降水,让这里的沙化现象逐年加重,虽然已是五月份,但好些地方仍旧没能被绿色植物覆盖,裸(禁词)露出来的地面,是黄色细腻的沙土。
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土地上,植被稀疏矮小,即使树木看起来也都孱弱瘦小,明显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我听孩子们说,原来咱们这里也是水草丰美的草场?”顾爽回头问跟在身边的赵大壮。
“是啊,”提起环境的日益恶化,赵大壮明显也是颇为感慨,长叹了一声道,“我们都没见过,还是听老一辈的人说过,原来这里也是牛羊成群,水草丰美,可后来大面积的草场被开垦为耕地,没种出多少粮食来,草场却被彻底破坏了。现在一到春天,就刮黄毛子风,漫天的黄沙,根本睁不开眼,人都不敢出门。”
“我记得来的路上,看到不远处有一条河,属不属于我们村?可以可以开渠灌溉?”顾爽接着问道。
“嗯,是有一条马夹子河,距离咱们村有五六里路。开渠,倒是可以,不过,那样投入就太大了吧?”说别的赵大壮或许不知道,但提起挖沟开渠,因为干了很多年村长,原来每年都会组织民工出徭役休整沟渠,这些事情却知道的挺清楚。一个人每天能挖几方土,可开一条沟渠,哪怕只有五六里长,那土方可不止几百上千啊。只怕等沟渠开好了,这一年也就过去了。
顾爽笑着摇摇头,“这里的土壤松软,五六里的长度,最多一周也就能完成了。磨刀不误砍柴工,把沟渠修好了,灌溉跟上了,牧草的收获也会大幅度提高的。”
话音刚落,赵大壮还没来得及搭话,他身旁的张虎的父亲问道:“那每个村民需要集资多少钱?”
顾爽惊讶地看过去,看到张虎父亲脸上带着一层赧然和一层担忧。
“嗳,老张说什么集资啊……”赵大壮有些生气张虎父亲乱插话,既然修沟渠的事儿是顾爽提议的,那么她就有可能想好了给他们进行资金援助,她自己出资开挖一条沟渠。让老张这么一问,让他都没法说话了。
顾爽将两个人的表情看在眼里,笑着道:“挖条小沟渠花不了多少钱,就由我出了。但是,将来不和我签订合作协议的人,很抱歉,这水我不能给他们用。我没有那么大度,他们不能使用这条沟渠里的水。”
听到顾爽说自己包了挖沟渠的费用,一群人都是又惊又喜。至于顾爽后边说的那个条件……这些人都是商量好了准备跟住顾爽干一把的,自然不会怎么在意。
“赵村长,你们那的男嘉宾咋来的”
第一百九十章 再一次逃避
第一百九十章 再一次逃避
灌溉,也就是俗话说的浇地,恐怕即使从没种过地的人也知道它对于农业种植业的重要性。
相对于丰水地区,贫水地区的灌溉尤其显得重要。灌溉做到位,沙漠也能变绿洲……这个并非夸张,只不过造价往往让人难以承受罢了。
顾爽考察这里的土地,就确定这里最大的问题就是缺水,灌溉不到位,甚至连最基本的大田漫灌也没有普及,只是靠近水源的地方才有条件浇水。而目前在国内运用比较广泛的节水灌溉技术一般有沟渠防渗、管道输水、喷灌等。微灌和滴灌因为技术要求较高,都有一定的技术缺陷,所以,暂时还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只是在部分花圃、果园、温室大棚里运用。
看过马夹子河之后,顾爽基本上已经敲定,修建管道运输和喷灌系统。
之前,需要赵大壮组织村子里想要参加试种牧草的人家调换田块,集中在一起。然后统一安装喷灌系统,那样牧草的生长就能够得到充分保证了。更主要的是,牧草大面积推广之后,当地的生态环境势必大幅度改善,将来,这里会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宜居。到了春天也不会再刮让人睁不开眼的黄毛子风。而且,牧草强壮的根系能够很好地锁住水土,正常情况下,投入会一年年逐步减少下来,收成却一定会越来越多。
其实,这种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建设,最好的还是把土地租下来,系统的开发。当然,这个顾爽并不会说给赵大壮他们知道。
而且,若是她真的想建大型畜牧基地的话,仅仅一个村子的土地显然不够。
转了一大圈,周围的土地厚薄程度基本上与水源的远近成正比,离着水源近的,能够及时灌溉,收成基本上与h省的良田相差无几,但远离水源,完全靠天吃饭的,那就很不保险了,遇到丰水年份,能多收一些,遇到干旱的年份,产量会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