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炮火1906 > 第61部分

第61部分(1 / 2)

>    李安生则不一样,他是打算将多宝山当根基来经营的,当然要无比慎重。

这个时代的选矿工艺并不先进,冶炼技术同样如此,还不如从一开始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加废矿的回收利用率。

将这些铜矿石留待以后技术进步之后再开采,而不是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大肆的开采铜矿石,然后粗糙的捣鼓出铜精粉就出售到市场上。

现在国际市场上铜精粉也是硬通货,固然能卖出高价,但这并不是李安生想要的。

如果段芝贵能够主导此事,将瑷珲到墨尔根的铁路修起来,这条铁路而且能控制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李安生倒是愿意放开些口子——毕竟他也想尽快累积些资本。

就看老毛子有没有这个魄力,能控制住贪欲,坐视大清修通瑷珲与墨尔根的铁路,从而通过呼伦、绥远的关道,将瑷珲到哈尔滨的这条中轴线连通起来。

他当然能猜到老毛子走了段芝贵的门路,但是他在赌老毛子同样**,即便有见识的俄国人能看到这条中轴线连通对于他们控制北满的阻碍,但只要他们自己能获得私利,也就什么都不在乎的了。

这事情放在腐(和谐)败无能的大清与沙俄身上,很正常,两国是一国的,彼此彼此。

“说来说去,还是铁路,你写的那个折子我看了,虽然只是建言,但还是保守了些,我看这铁路很有必要一修嘛。别的不说,将来我们调兵也快捷方便了许多。虽说修铁路要大把的银子,黑龙江又是穷省,但不是有铜矿嘛。这次招商就很好嘛,多找些股,让富商们得了甜头,有了资本,再来提修铁路,不是一呼百应?”

李安生点着头,他当然也是这个思路,不过段芝贵能想到,倒是说明这人也不是完全靠着溜须拍马送美女得来的官。

段芝贵恨不得这铁路现在就能修起来,这也是政绩啊,张之洞这两年一直忙着让粤汉铁路能够商办,要是在他手里头能有这么一条铁路不用官本不用向外国银行贷款就能修起来,那还不是大大的露脸?

“我改日便求袁大人给詹天佑詹博士去信,让他过来看看,这铁路好不好修,要多少银子。我看墨尔根到瑷珲这段地形平坦,并没有什么狭隘之处,当能省不少银子与力气。”

段芝贵倒是真有些能力,也有些手段,这黑龙江的地形对军事的影响他是一清二楚,虽说他是巡抚,但老本行还是不敢忘的,就如刚才他一口就提及铁路对调兵的好处一样。

他其实不知道,程德全早就给詹天佑去了好多信,也谈了许多,只是程德全离任时并没有提及此事,也是怕段芝贵从中阻挠。

谁知道眼下段芝贵眼巴巴的盼着这条铁路能修起来,甚至还动用他在北洋集团中的资源?

李安生还真是哭笑不得,但只要段芝贵真能出力,给他些好处又有何妨。

不过此时段芝贵心里想着的,却是要不要允许俄商入股,凭着这个,或许能从俄商那里捞到不少好处。

第九十八章 这不是来送财嘛

段芝贵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凭着黑龙江士绅富商的能力,能够修起一条铁路的,哪怕这条铁路不过一百多公里。

他是看中了俄商库莱恩的急不可耐,居然肯拆借三十万两银子给黑龙江官银号,要是能让库莱恩牵头,向俄商招股修铁路,那么华俄道胜银行会不会拆借更多的银钱。

是的,他就是想要借外债。

公帐上,他完全可以私自扣除百分之几的折扣,历来借外债的折扣都是九成左右,甚至有八成五以及八成出现过,比如这三十万两银子,按照已有的成例,最低可以八成折扣从外商手中拿到银钱,实际到手二十四万两。

历来借外债都是相当屈辱的,偿还本息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虽说这次他不能做的太过火,但九成的折扣还是可以做的,只要俄商肯配合。

他看出来这个库莱恩还是有些能量的,至少华俄道胜银行很卖这个家伙的面子,来头着实不小。

修铁路至少要借百万两白银往上的款子,要是能成,他就能从中挖下10万两银子至少,多么美妙的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啊。

段芝贵看着眼前垂眉顺眼的李安生,本来很是厌憎,如今却多出不少的欣赏,这李二愣也不全是坏处,至少还送了桩天大的好处来。

想着官银号的麻烦暂时是有解决之道,这新军的事情也就好解决,通过这桩事情,他也认识到新军急切之间还不能马上掌握在手中,之前的确是操之过急了。

不过,他自然有他的办法,新军混成协的编制徐世昌已经许了,奉天那边马上就拨了五十万两银子的款项,让黑龙江新军混成协能尽快成立。

到时候可是有一大票的官位,自然会有想上进的挤到他跟前讨好他,这便是其他人给不了的好处。

看看,也只有我段大人,才能给你们官位,给你们前程,给你们银子,因为咱背后可是有北洋军。

就这么想着,暂时不想与李安生为难,之前他想试着动动黑龙江农业银行与黑龙江工商银行,便是因为李安生多少参与其中,他怀疑程德全等一干人在背后以两家银行为手段,控制黑龙江的权力分布。

既然有着修铁路与铜矿这两件大事,就先放过李安生,且让那两家银行先兴旺着,也不再管金厂的事务,由得李安生去折腾。

等从老毛子那里捞了一票,便是他重新出手的时机,到时候,嘿嘿,看程党如何抵挡。

李安生告辞出来,便去跟程德全等人道了别,要回墨尔根去继续他的军校大业与种田大业。

马上就是小麦的播种,这可是重中之重,去年没赶上趟,今年定要来上一个小麦奇迹,小麦能大丰收,味精厂也就办得起了,工业制造味精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不断试验,终于算是成功了。

虽然没有成功实现发酵法,但凭借目前掌握的技术,也能够大赚一笔,获得宝贵的发展资金。

他也让刘竣帮着找了唐绍仪的门路,尽快在欧美各国申请专利,并且采买机器与原料,准备开始建厂生产,等到首批利润入账,便能赶上小麦大丰收,又能大肆扩张一番。

不然的话,就要晚一年,这晚一年要少赚多少钱啊。

味精的产品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仙粉”,而且他还派人郑重其事的包装精美,送到了京城,这可是给太后老佛爷的贡品啊。

虽说他官职卑微,可他凭着延寿丸这项利器,可是有专门的渠道与李莲英打交道,这味精也能直接送到李莲英手上。

只要李莲英尝到这味精的鲜,这味精就能到慈溪太后的手上,到时候,这仙粉,还能是皇家特贡。

他还随着味精附上了一份建议书,请求太后老佛爷为“仙粉”正名,他愿意每年进贡定量味精。

这可是活广告啊,还是大清朝最有号召力的广告,只要太后老佛爷一点头,称道一声,这“仙粉”果然是仙,那么那些达官贵人只怕要抢破了头,怎的?这可是仙粉啊,吃了能成仙啊。

李安生本来就没打算让这味精从一开始就走入普通人家,毕竟开始的产量也不允许。

但是大清国家羸弱,财政萎靡,可并不少有钱人,奢侈消费这个时代大清朝的达官贵人们仍然能在世界上独占鳌头。

这味精用了专门的精美木盒包装,二两装,一盒准备卖统一价——六百八十八两银子,也就是十天左右的量,一天在这个仙粉上花个六七十两银子,也许对于普通百姓家不可思议,可对那些富豪贵官们来说,不过是毛毛雨。

这可是定量的,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一个月花上一千多两银子,就能享受这种神仙一般的待遇,傻瓜才不买。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