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炮火1906 > 第81部分

第81部分(2 / 2)

多宝山出产的伴生金矿也将尽数归入工商银行的金库,成为镇行之宝,无形中提高了它的信誉。

以钱家金家为首的一干豪富之家都傻眼了,这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钱广闻咬牙切齿,左思右想,不得不低了头,与金万成商议着,要确保两家都能入围才是。

他倒是聪明,也不扎堆在一处,他竞标延寿丸,而金家竞标仙粉,其余跟随他们的富商也都是如此。

“哟,各位世伯世兄,小弟来迟了,来迟了。这竞标银子算我一份,安生兄弟,这不算晚吧?”

一名短小精干的年轻人走了进来,声音爽朗,瞧他浓眉大眼,也颇有精神。

“袁,袁公子?”

钱广闻顿时慌了神,钱家大买办出身,需要依靠袁世凯的地方有许多,哪里会不认得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

不是说这李二愣得罪了袁世凯么?

这是唱的哪一出?

袁克定的到来,就如一锤定音,再也没有任何的质疑声音,相反,都很爽快的缴纳了竞标保证金。

李安生定了三天后举行竞标会,正式开启这次盛宴,一边邀请了袁克定等人赴了私宴。

这次袁克定如何会来?一是有了周学熙的转圜,二是李安生也希望伸出橄榄枝。

这次包括袁家在内的十大世家大族,他都会让他们成功竞标,标银便是那二十万两银子。

这天大好处送出去,没道理会拒绝,他也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合作,拉近与这些世家大族的关系,往后办事也好顺利些。

尤其是袁世凯,这次李安生忽然抛出了这一手,袁世凯也很意外,不过他很乐意接受李安生的好意。

这次真正倒霉的,还是钱广闻与金万成等这样的人,这次竞标针对的还是他们这些人,不坑白不坑,老子坑的就是你。

第一百二十七章 钱多了怎么花才好

第一百二十七章钱多了怎么花才好

李安生开发黑龙江,绝难依靠他个人的力量,也不能一个人把财都发了,引入战略合作者才是最为恰当的。

当然他也是有选择的,比如与袁世凯与李莲英等人合作,只是借他们的势,或者干脆只借重他们的资本。

像周学熙为首的世家大族就不一样,可以深入合作,长期合股,有些厚道诚信的家族甚至可以结成真正的同盟。

这次李安生坑了钱家与金家等豪商,让利给这些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大族,是有长远打算的。

竞标很顺利的就结束,钱广闻与金万成为了竞标成功,一个花了85万两银子,一个花了108万银子,分别得到了延寿丸与仙粉的生产技术,另有十余家跟随他们的富商或是单独竞标或是几家合股,也同样付出了不下于钱金两家的代价。

在他们看来,延寿丸也好,仙粉也好,只要尽快办了起来,不用几个月就能回本,往后便是大赚特赚。

比如这仙粉,黑市炒到一百五十多两银子一两,虽说竞标结束后有二十家的工厂会兴办起来,价格必定会大幅下跌,但是钱广闻估计三五十两银子一两的纯利还是有的,一个月保底生产两三百斤,这大半年的工夫就能将投资收回。

说不定还能多生产些呢,二十家工厂加起来每月的产量也不过四五千斤,钱广闻整个家族每月就要消耗数斤,这还是省着用的,更别说整个大清的豪富阶层,还有那些实力雄厚的大酒楼馆子。

端的是打得好算盘啊,可是,李安生岂会让他们如愿?

李安生拿结雅打劫来的资金兴办的大型味精厂,采用了胖叮当提供的后世制造工艺,订购的大部分机械设备也基本到货,在安装调试,另有许多设备都是依靠购买的机床与锻造、铸造设备自己生产。

这家工厂首期工程的年产量将会达到百吨以上,这在后世不过是家小工厂而已,可在这个时代,却是了不起的大项目。

年产二十万斤的味精,比二十家工厂的总和还要多,可这还是小打小闹,受限于设备等外部条件。

后世吴蕴初随便搞了个味精工厂出来,第一年的产量就上了三千吨。

李安生当然希望能够掌握国内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二期工程将会直接上到两千吨,三期一万吨的规模。

反正他有钱,这次竞标,光是钱金两家为首的冤大头们,就贡献出了九百一十六万两银子,其他的富商也贡献出了六百多万两银子,当然袁克定、李成武等几家这样的关系户那二十万两银子也就无足轻重了。

这一千多万两银子当然不能声张出来,任凭他们去猜测,只含糊的透露了一个八百多万两银子的数目,钱广闻当场就吐了血,金万成直接晕倒在地。

这么大一笔交易,实在是少见,国内外报纸纷纷报道,让许多富商看到了商机,准备前来投资办厂。

而李安生手中这“八百万”两银子怎么花,也成为了许多人所关注的焦点。

李安生很快就站出来宣布,这些银子将全部投资在黑龙江当地,促进黑龙江的开发。

延寿丸与仙粉经此一事,也得到了洋商们的关注,国外市场就此打开,倒是没有预计到的,让钱广闻等冤大头松了口气。

李安生头上黑龙江垦务大臣的官职也正式落实,黑龙江新军混成协也由他全权负责,徐世昌并没有掺沙子,因为他这次也在竞标中得了好处。

关于延伸嫩瑷铁路,连接多宝山与齐齐哈尔的申请,也基本上得到了袁世凯等人的默许,只是俄国人又跳出来抗议,这事暂时给压了下来。

庆亲王这次终于竞标到了延寿丸与仙粉的生产技术,虽说多花了不少钱,但金家与钱家都争着自己补上这差额,他也就得了面子,不再计较,更有袁世凯与李莲英的转圜,也按捺下来,不再跟李安生为难。

不过修铁路之事,势在必行,沙俄再怎么反对都没用,毕竟这是自己商办,而不是有其他列强介入。

过往列强能够在铁路修建上卡脖子,无非是资金、人才与物资。

当年汉阳铁厂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了为京汉铁路提供铁轨,虽然初始并不顺利,但现在已经能够满足国内钢轨所需。

故而京张铁路理直气壮的可以自办,不管你英国人跟俄国人怎么折腾,大清国就是要自办这条铁路,没啥,我们有詹天佑。

满足了资金、人才与物资三项,谁能阻止我们自己修铁路?

7月,竞标会结束没几天,李安生就在齐齐哈尔宣布,将借款300万两银子给汉阳铁厂,用于铁厂改制,詹天佑也同时宣布嫩瑷铁路所需铁轨一律从汉阳铁厂购买。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立马让各界为之振奋,汉阳铁厂正准备实现完全商办,以获得更多的商股扩大规模,此举明显有利于招股。

尤其是俄国人,上跳下窜,要求嫩瑷铁路的部分物资必须向俄国进口。

修筑铁路需要大量投资,这符合列强垄断资本向中国输出“过剩资本”,获得高额利润的需要;同时,可以夺得铁路沿线的大量土地和资源,进一步把贸易深入到中国内地,扩大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

日本的《朝日新闻》曾经鼓吹说:“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他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故大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则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人民,皆我俎上之肉。”

这是“亡人国”而“亡之使不知其亡”、“分人土”而“分之使不知其分”的绝妙方法。

因此甲午战争后十余年间,各列强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目标是抢夺铁路修筑权和矿山开采权。

李安生此举很明显是在为嫩瑷铁路延长到齐齐哈尔造势,之前沙俄没有过多理会嫩瑷铁路,但并不意味现在不闻不问。

詹天佑到了齐齐哈尔,沙俄很清楚,正是这个人让他们颜面扫地,京张铁路进入收官阶段,曾经的冷嘲热讽都成了自我羞辱。

可除了詹天佑,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到了齐齐哈尔,这个人就是汉阳铁厂总办李维格。

这同样是周学熙牵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