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炮火1906 > 第245部分

第245部分(2 / 2)

这种爆炸带来的心理震慑,堪称强悍,谁都无法忘记这一幕。

要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人类战争,将会朝着更加残忍的地步发展。

后来的世界大战,那种名扬天下的巨炮所发射的炮弹,许多都不止一两吨重,何况此时的250公斤炸弹?

对付这个时代的堡垒要塞,250公斤的炸弹是绝对够了,俄国的都是旧要塞,许多地方即便用水泥条石加固,但只要不是钢筋水泥土结构,只要不是厚达三四米,都能造成致命的威胁。

不得不说,新武器以及大型炸弹带来的威力,相当的震撼人心。

满洲里与后贝加尔斯克如此之近,甚至东北军的炮兵阵地直接能够将炮弹送到后贝加尔斯克的大半个城镇。

东北军目前只有教导师才拥有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其他的军属火炮旅也将陆续配备150毫米重型榴弹炮,但是此刻东北军教导师的150毫米重型榴弹炮开炮的时候,还是让其他部队心痒无比。

150毫米重型榴弹炮的威力要比105榴弹炮大多了,对于压制对方火炮,似乎也更加的有效果。

在一次次的密集发射时,所造成的尘土漫天,热气蒸腾,颇为壮观。

在刚开战的那一瞬间,早就调整好了射击诸元的东北军火炮齐齐发威,瞬间淹没了俄军的阵地,只是它们的功绩暂时给轰炸机掩盖掉罢了。

有了飞机的帮助,以及情报人员收买的俄军内鬼,早就将俄军的火炮阵地摸的一清二楚,所以刚开打没多久,俄军的火炮就瘫痪了大半。

第三百五十一章 锡良的动员

东北军的教导师目前刚刚好都配备了半自动步枪与冲锋枪,轻机枪配到了班,火力相当凶猛。

而李持国对于教导师的使用,是当做了支援火力,而并不是顶在第一线。

小型飞艇就悬浮在了战场上空,随时的通过无线电将俄军的调动部署,以及战场的交战状况,用最快的速度发到指挥部,然后由指挥部立即进行调整部署,这便是无线电小型化的好处,而俄军还无法做到这一步,东北军的无线电可是配备到了营级。

这便是军用飞艇的好处,间或还能够支援地面作战,用机枪扫射敌军,用炸弹砸对方。

只是战场有些广大,十余架飞艇还顾不上覆盖整个战场,毕竟飞艇移动速度并不快。

战场瞬息万变,充满着悬念,即便是装备精良,远远胜于俄军的情况下。

由于背靠着满洲里铁路,故而全军的骡马与卡车都集中到了教导师,无论哪里战事胶着,需要火力突击,都能确保教导师迅速的支援作战。

哪里打得最艰苦,哪里的敌人负隅顽抗,哪里就有教导师的身影。

凭借着他们凶猛的火力,无坚不摧,无难不拔。

钱振宇作为中央直属第三教导师师长,这次统帅两个教导师的兵力,将机械化作战发挥到了极致。

东北军的攻势很猛,由于掌握了主动权,俄军相当被动,任何军事部署与调动都给东北军掌握的一清二楚,只能硬着头皮死磕。

东北军的飞艇跟飞机时不时的就要来投弹,用机枪扫射,给了俄军相当的心理震慑。

博尔朔夫山与雅布洛诺夫山将赤塔夹在了中间,赤塔便是依托两座山脉的一个筑垒地域,而围绕着博尔诺夫山山脉以及附近的河流,俄军还是构建起了一道缓冲防线,甚至将一个尖角突前到后贝加尔斯克。

后贝加尔斯克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就沦陷,成为了东北军在这次战役中攻占的第一个俄国城镇。

俄国虽然只在整个西伯利亚大铁路东段驻扎了不超过7万人的军队,但是配合有利地形、车站、城镇,还是组织了一个整体防御体系。

只是兵力的不足,在东北军的集团军攻势以及猛烈的火力之下,无比的凸显出来。

东北军势如破竹,在两天之内便推进到了博尔朔夫山山口,俄军在这里构建的防线要稍微牢固些,但是也阻挡不了东北军多久。

如果说之前的飞艇与轰炸机投弹,基本上造成了大量的浪费,那么,在这种狭窄地形上头,两种坑爹货居然成为了制胜的关键。

是的,东北军是在欺负对手,欺负对方落后于时代。

即便是欧洲战场上的许多要塞、堡垒,东北军都能随意的欺负,因为,这个时代的要塞防御还没有经历一战的洗礼,单纯的土木工事、砖石堡垒,水泥筑就的工事,哪怕厚达两三米,都比不上经历一战炮火之后,开始大行其道的钢筋混凝土立体工事,厚达数米,在二战中,甚至需要德军动用600毫米甚至800毫米的超级巨炮才能轰开。

随着大炮口径的提升,防御工事的构建,也在日新月异的进步,只是没有战火的洗礼,这种进步是缓慢的,在俄国的东方防线上头,陈旧、落伍。

俄军在飞艇与轰炸机的打击下损失惨重,许多人都来不及抛出并不牢固的工事,一些永备的地堡。

砖石抛飞,碎木四溅,血肉填满了这些陈旧的工事。

更多的俄军开始利用这片废墟来阻击东北军的步兵攻势,这个时候,迫击炮就开始体现了价值。

在李持国看来,迫击炮是对付这种凭借房屋与地形躲藏起来敌军最好的武器。

一打一个准,俄军拥挤在这片地域,从之前的两路兵进攻击满洲里,到赶鸭子似地被一路追击到了这里。

五个师的兵力,在东北军的追击下损失了近半,基本被打灭了士气。

这其中三个师的兵力是从欧俄来的主力师,装备要好过于俄军远东部队,但同样无法抵挡东北军犀利的进攻。

赤塔战场的失利,极大的震惊了日林斯基总司令部,从后贝加尔斯克开始的长达两百多公里的战线被迅速突破,这意味着东北军有能力攻克筑垒地域,赤塔要塞并不保险。

要是赤塔要塞给攻克,那么西伯利亚大铁路将会被真正的切断,即便他们能够攻入蒙古境内,也无法改变远东土地孤军奋战的格局。

俄国前后动员了五十五万陆军,以及七十万的农民,到现在效率还是没能提起来,军队没有到位,民兵训练也没有跟上,就连每日战损的补充也有问题。

赤塔方向有五个师的兵力,加上赤塔守备师以及东西伯利亚驻防师,总计七个师的兵力,实际上与东北军的兵力相差并不大,但是凭借赤塔筑垒地域,还是能够挡住对方进攻的。

只是现在指挥部犹豫了,东北军在赤塔方向的快速进展,使得他们开始对赤塔筑垒地域进行怀疑,凭借这么多的兵力,能不能防得住。

指挥部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是选择相信赤塔筑垒地域的防御能力,另一种是在主战场相持,调派援军前往赤塔,争取能够稳住形势,并且反攻进入满洲里。

俄军的兵力还是足够的,目前三十五万陆军集结在从伊尔库兹克以东的庞大地域之内。

而且还有十万哥萨克正在突入唐努乌梁海地区,争取攻击中**队的侧翼。

正面战场兵力完全能够压制中**队,分兵也不是不可以,之前俄军就是这么做的,只是没有想到东北军敢于调集八个师的兵力主攻赤塔方向。

要知道,东北军目前总共十八个步兵师的兵力,库伦集团军七个,赤塔方向八个,另外三个师的兵力在绥芬河,整个东北腹地只剩下地方警察部队与税警部队,另外就是直属于李安生指挥的宪兵部队,但是这些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两万多人。

东北军丝毫不顾关内的中央政府,以及蠢蠢欲动的日本,也让日林斯基指挥部感到不可思议。

反复讨论之后,日林斯基决定分兵,加固赤塔防线,甚至希望能够一鼓作气的攻入满洲里,进占东北腹地,只要攻入黑龙江核心地区,那么东北军将会不战自乱。

不仅是东北腹地缺少兵力驻守,就连吴禄贞的库伦集团军也是压力巨大,十万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