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炮火1906 > 第251部分

第251部分(2 / 2)

俄军的机枪配备也不足,只能压制清军,而不能对抗东北军。

就连中央军,也开始大规模的装备各大兵工厂出产的轻重机枪,李安生对于国内的兵工厂还是不遗余力支持,连轻机枪都放心授权制造。

他倒并不怕将来内战时反而害了自己,是有着绝对的强烈自信心。

对俄战争结束后,练就数十万精兵,到时候天下谁能相抗?

李安生政治集团也将因为东北军从血火中磨砺出来,而更加的稳固,问鼎中央政权也是轻而易举。

他深谋远虑,早就想透了一点,那就是在对俄战争之后,必定要争一争内阁总理这个位子。

不过蔡锷直接指出,日本在后头蠢蠢欲动,倒是极为中肯。

他也想过这个问题,也有相应的后手,做好了与日本再打一场的准备,但是蔡锷的建议更加的合适,那就是东北军以全胜之势震慑日本,让对方不敢贸然动手,避免一场战争。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的避免因为东北军的元气大伤,误了他入主中央的大事。

袁世凯等人都是当世枭雄,不是简单的NPC,也在进行着布局,比如中央军北上加入对俄战争,比如孙中山与黄兴以武汉为基地,努力经营。

他本来想的太过简单,以为从东北到全国,只是个时间问题,但是如今看来,有不小的差距。

包括蔡锷等人在内的许多国内政界、军界精英,都在受各方势力的影响,要是李安生不赶紧拉拢他们,那么早晚会给其他派系拉走,比如袁世凯,比如孙黄。

如果不是发动对俄战争,将东北军揉为一个整体,吴禄贞等人也不会对他绝对支持,甚至在对俄战争胜利后,也未可知。

只有通过站在同一条战壕之下,潜移默化,让世人看到他的政绩,他的功绩,才能够树立威信。

现在,全**队云集东北,将来还有更多的军队源源不断的开往东北,何尝不是一个展露东北军威,展露东北实力的机会,何尝不是一个拉拢各方人杰的机会。

李安生忽然起了谈性,兴致勃勃的跟蔡锷探讨起新的对俄作战方略。

蒋方震也加入了进来,他也倾向与蔡锷的计划,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蒋方震的分析更为的理性,“库伦军区不适宜大兵团作战,只能够作为战略存在,战略威胁,在西线与俄军打大型战役,不值得。赤塔筑垒地域没有拿下,我们就无法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兵运物资,代价太大。我们的优势在东北,既然绥芬河防线只能相持,那么只能有一个突破口,那么便是伯力。我们唯一能打的硬仗,也只能是伯力。”

伯力是清前期东北边疆重镇之一,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东岸。伯力屯扼守黑龙江与松花江两江江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向南可由陆路至日本海,向东可由水路抵鄂霍茨克海,向北,则是阿穆尔河北段,庙街,控制了此地就能控制远东。

此前李安生一直没能够看到伯力才是真正沙俄的腰眼,既然七寸暂时拿不得,倒不如先打腰眼,打瘫了对方,然后才能稳稳的拿住七寸。

是啊,如今唯一的硬仗,便是攻克伯力要塞。

“只是沙俄经营伯力多年,被称为要塞,要想攻克此地,必定也要付出极大的伤亡,更何况,如今我们兵力不足,主要都集中到了乌兰乌德与赤塔方向。事实上成为了大西线,我们如今要开辟东线战场,那么兵力呢?”

李安生进一步提问,这个时候,他可以靠边站,蔡锷与蒋方震一时瑜亮,都是绝顶英才,让他们来出力反而合适。

如今虽然有十一个师的援军抵达东北,但是,这其中能直接拉上战场的不足一半,还都是未经历过战争的初哥,就连他们三个,也都是纸上谈兵,李安生算是上过战场的,但也只是经历了熏陶,还没能领会战争的精髓。

蔡锷潇洒的笑了笑,说道:“总指挥,俄军算准我们没有攻克伯力的能力,而主力也集结在西线,这一点,就能抵十万兵。”

没有兵力,我给你变出来,这仍然是从战略上分析,不愧是军事大家。

攻克伯力要疾要速,如雷霆霹雳,一战而下,经不起折腾。

如果是突袭伯力,那么俄军猝不及防之下,很有可能会一击奏效。

毕竟俄军守备兵力不足,没有任何的准备,有五个师的兵力足够迅速的攻克伯力。

毕竟这是旧要塞,经不起现代战争的摧残,过去能被称为要塞,现在么,只是小小的堡垒而已。

“若是让北上的卫**都交给你们指挥,有没有信心打好这一战?将伯力攻下来,若是你们心情好,顺便将庙街也拿下,那边的大马哈鱼跟鳇鱼更多,好吃的很,你们吃过么?”

蔡锷跟蒋方震都站了起来,可听到后头那句调侃,又笑着坐下。

不过两人都很激动,这是要让他们独立领兵作战,而且还是指挥十一个师的兵力,叫他们如何能不激动?

他们本来以为会给增援到赤塔战场或是伊尔库兹克战场,却没想到李安生当机立断,会让他们打伯力。

蔡锷本来是想进行一下战略分析,谁知道却天上掉下个馅饼,有了领军打大型战役的机会,简直要手舞足蹈起来。

蒋方震也是两眼放光,连连击掌。

“请总指挥放心,一定让你吃到最好吃的大马哈鱼与鳇鱼。”

“大马哈鱼战役”的作战计划紧接着拟定,蔡锷与蒋方震你一言我一语,迅速的将整个战略开始完善。

其实伯力并无硬仗,俄军的兵力不过两万多人,在寻常时期,抵挡十万陆军的围攻,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但是在中**队突然发力之下,承受力可想而知。

除了对蔡锷与蒋方震的磨练,李安生也打算在伯力试验一下各种新战争手段,比如毒气战。

此毒气非彼毒气,这是胖叮当通过农业手段培植的农业毒气,而非工业毒气。

相对沉稳的蒋方震提出了他的疑问,“总指挥,若是南军尽数北上,那么东北空虚,若是日本忽然发难,应该如何抵挡?”

李安生摇了摇手,笑着说道:“不妨事,有我在奉天坐镇,能抵十万兵。”

蔡锷与蒋方震都相视大笑,这话倒是的确,有李安生这样的人物坐镇奉天,指挥中枢,日军连动都不敢动,东北的民兵后备役体系可不是闹着玩的。

“更何况,日军在东北的兵力也有限,凭着奉天等地的警察部队就能将他们击溃。到时日本朝鲜驻屯军想要进犯,我们也来得及从前线返回。”

蔡锷与蒋方震都心服口服,知道李安生对日本也有防范,有万全之策,这才放下心来,他们本来就担心东北是仓促开战,贸然行事,没想到李安生对俄战争居然是处心积虑之下发动的。

“敢问总指挥,若是沙俄不出兵蒙古,你还会发动对俄战争吗?”蔡锷忽然目光灼灼的看着李安生。

李安生摸了摸鼻子,干笑两声,说道:“这个么,自然是要发动的,都准备了两年多,不打成嘛。”~~~~!~!

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借款吓死人

两年多前,李安生还在江苏执政,却已经在部署对俄战争,实在叫人难以相信,但是蔡锷两人却深信不疑。

清廷倒台之后,中国政局的变化走向可以说一直在李安生的掌握之中,许多都是李安生亲自推动促成,可谓是幕后最大的操控者。

本来许多人都认为李安生是将中国带入战争的罪魁祸首,将限中华民国于万丈深渊。

可是蔡锷等人才清楚,发动对俄战争的好处,不是一点半点。

本来内外交困,如今随着一场战争,原本的隐患都浮上了水面,或是烟消云散,内部的纷争也被搁置或是消除,一致对外,而列强各国也因为这场战争暂时收起了欺凌中国的心思。

用一场大战,用奋起抗争,来为四万万人争国格。

由此可见,李安生的深谋远虑,他?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