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炮火1906 > 第302部分

第302部分(2 / 2)

每次小雀儿见到李安生都要狠狠的挖苦讽刺一番,似乎是一点都没有因为李安生水涨船高位高权重而有所收敛。

在她的心目中,李安生永远是那个被她们从冰天雪地中救回来的一个傻瓜蛋加倒霉蛋,永远都是那个有些愣头愣脑的李二愣。

李安生是怕她怕的要命,这小丫头片子的嘴,可真真是要命,也不知道哪个倒霉蛋能娶上她。

小雀儿忽然优雅的打了两个喷嚏,用手绢轻轻掩着口鼻,引来一阵的关注。

哼,哪个不要命的在背后说姑娘我的坏话?

小雀儿脸上带着浅浅的笑,心里却恨恨的想着,牙齿磨了磨,乖乖,真要命。

要是追求她的那帮年轻俊彦们知道此刻小雀儿心中所想,只怕要下巴都掉到地上。

追求小雀儿的年轻俊彦之中,自然也有附炎趋势之辈,谁不想借着小雀儿的关系,成为李安生的近人。

谁都知道,李安生很念旧,对春桃、林虎、洪老六等一干旧人很是照顾,对小雀儿这个义妹也是无比宠爱。

要是能够娶上小雀儿,简直就是一步登天,故而,无数富商大贾,世家大族纷纷鼓动子侄前来追求小雀儿。

对于这些投机倒把之人,跟苍蝇一般,很让小雀儿心烦,每天都让她厌烦透了。

偏偏她姐姐春桃还逼着她,常在她耳边念叨,耳提面命,要让她装淑女。

哼,淑女,什么时候把本小姐惹恼了,让你们好看。

她恨恨的咬着牙,眼神却越发的温柔妩媚起来,这个小魔星,简直就是个头上长角的。

不过,她心中倒是有一个人,让她觉得与众不同,念念不忘。

那个家伙,是个很有趣的人呢,跟安生大哥一样,一样很有趣。

她的脑子里闪过了一个影子,瘦瘦弱弱,很文静的样子,却是个战功累累的战地英雄。

安生大哥叫他小广西,其实他叫做曹伟,他总是腼腆的笑着,但是却有情有义,血性刚直。

她也听说了当初小广西在广西闹兵变时的故事,结果小广西以待罪之身,给发配到了外东北,如今又调回来,到了奉天教导师之中。

她特别喜欢去稿军时,看到小广西那副迷迷糊糊却头脑无比精明的样子。

这个坏家伙,哼,居然每次去都躲得远远的,下次让本姑娘抓到,有你好看。

她哪里知道,小广西曹伟早已经识破了她的真面目,这个外表淑女其实小魔星的**女,每次见到她都是逃得远远的,有多远就逃多远。

小雀儿使小性子,搬出李安生来吓唬蓝天蔚都没用,免谈。

这次慈善活动很正式,这是因为有教会的人参加。

中华民国崇尚信仰自由,也允许外国教会的自由传教。

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会和传教士就妄图用“十字架征服中国”,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鸦片战争后,由于中英《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便给教会和传教士的侵略活动提供了合法的依据。二十四年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中,明文规定允许在五口通商地区建造教堂、医院,遂使传教士的宗教活动和侵略活动有了牢靠的据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传教士遂以《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为护符,以本国驻华公使为后盾,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内地城乡,建设教堂会所,进行各种侵略活动。他们扬言:“准备在每个山头上和每个山谷中设立光辉的十字架。”

到中国来的传教士中,个别人在传播西方文化、增进中外联系上,做了些有益于中国的好事;多数人是信仰虔诚、但深受殖民主义和宗教神学影响,企图用基督教、天主教来“挽救”“异端横行”的中国,自觉不自觉地为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扩张服务;更有一部分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殖民主义分子,以征服者自居,并在“圣洁”面纱的遮掩下充当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急先锋。

第四百三十一章 教会学校

由于清政府的羸弱,之前教会在中国到处霸占民房地产,经营高利贷,包庇走私,强夺百姓生计,残酷剥削中国人民;勾结地主恶霸,招徕地痞流氓,称霸一方,为害乡里;包揽词讼,私设“班房”,拘禁中国百姓,破坏中国司法主权;搜集各种情报,充当间谍和谋士;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纠纷,破坏我国民族团结;宣传奴化思想,进行文化侵略;以教堂为营垒,暗藏武器弹药,以屠杀中国人民;为本国出谋划策,攘夺中国利权。

他们起了侵略者的大炮所不能起的作用。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教会侵略,早就激起了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广大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和强烈反抗。

同时,一些地主、富绅和地方官吏也因为自己的统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受到教会侵略势力的损害,而愤懑不平。由此而引起的同外国教会的纠纷、抗争,当时被称为“教案”。

辛亥革命之后,中华民国借着信仰自由的名义,开始限制教会的这种行径,事实上,自从中俄战争之后,中国各地的许多教会都循规蹈矩起来,变得顺从许多。

至少李安生治下的东北,就没有让教会的日子好过多少,很是辣手打击了一番教会势力,要是敢违法乱纪,就要受严惩。

李安生就东北的教会学校,也是作出了批示,真正促进东北地方教育事业的,予以褒奖,要是别有用意的,一律严厉打击。

教会学校不仅从幼稚园到大学研究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校体系;还自行建立了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拟订教育法规,设置视导人员,管理和监督各校行政和教学设施。从上世纪70年代起的“学校和教科书委员会”到90年代“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以及后来的发展,都已远远超出了原来的权责范围。

目前只有东北强力限制了教会学校的权力,逐渐的在收回教育主权,其他地方还在等着东北的处理结果。

教育主权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绝对不能假手于人。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美、法等国各派教会以培养为教会服务的牧师、教师和为外国在中国经营企事业服务的人员为目的,在中国创设的各级学校,通称为教会学校。天主教会(旧教)设立的学校以法国为主,基督教会(新教)设立的学校以美国为主。

教会学校作为外国对中国文化教育侵略的组成部分,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产物。不平等条约的缔结,给各国教会在华传教办学以合法的权利。如1844年7月的中美《望厦条约》规定:“合众国民人在五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并设立医馆、礼拜堂及殡葬之处”;同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规定:“……佛兰西人亦一体可以建造礼拜堂、医人院、周急院、学房、坟地各项,地方官会同领事官;酌议定佛?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