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北京爷们儿 > 第66部分

第66部分(1 / 2)

>,货真价实,美国配方,专补自行车车胎。知道吗你?”

“拉倒吧您,就您这模样我能人错喽?我问您,人家美国人补自行胎吗?我上回就信您的了,没三里地车就完了,再回去找您早就没影了。我他妈是骑车圈回去的,一到家我媳妇骂我是傻二子。找了您好几个月了,原来您在这儿猫着哪!我告诉您这东西我早弄明白了,整个是糖稀熬的,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母配方,缺了大德了……”来人看到人多立刻来了精神,大有没完没了的架势。

此时周围人见事不妙,稀稀拉拉地都走了。八爷见跑了生意,火儿立刻冒上来了,他抡开大胳膊一下子就把来人推出了一溜儿跟头。“捣什么乱呀你?你媳妇骂得对,你就是傻二子,车胎完了活该,告诉你少在我这儿找便宜,大爷今儿让你知道知道。”说着八爷解开汗衫扣子,露出一扎多宽的板带和满肚子的刀疤。来人不服气,又站了上来,八爷叉着腰,一挺肚子就把来人又顶了出好几米远。

“嘿,玩儿横的?我妹夫可是警察。”来人见八爷虎目圆翻,大脸通红,先有点儿腿软了,不得不站在远处嚷嚷。

“好哇,警察好哇,他们就是养不起我才把我放出来的。”八爷铆足了劲,冲过去照来人胸口推了一把,这一下来人又滚了出去。

“有种你等着,你等着。”来人推起自行车就跑。

八爷自然不会在这里傻等,他知道自己腰不好,根本没办法和人动手,于是转了几条街又把摊儿摆上了。

本来八爷不怕招事,可找回来算帐的主顾越来越多,自动补漏灵渐渐不灵了,此时八爷只得开始另谋出路。有一次他跟独眼儿麻六聊天时得知,现在藏药西黄丸稀罕得很,在北京三十多块一支,可要是倒到日本能卖出三百多。“西黄丸是什么东西?”最后八爷才想起问这句话。

北京爷们儿全文(177)

“治癌症的,日本人最认了。”麻六是个传奇人物,文革时独自他走遍了大江南北,就没有他不门儿清的事儿。

“治得好吗?”其实八爷一直不相信什么灵丹妙药,世界上要真有这玩意儿,怎么那么多皇上全死了?

麻六嘿嘿一阵笑,他一扬手按了按那只假眼。八爷知道麻六那只假眼是塑料球的,动作一大特容易从眼眶里滚出来:“狗都不知道这东西是不是管用,反正听说有人给治好了。咳!你管那么多干嘛,能赚钱就行呗,这事又不犯法。谁要是给我弄一箱来,我在医药公司的朋友三十九块钱收他的,听说在产地这东西才两块多钱一支,多大利呀!”

“狗屁!你那是满地拣银子,真有这美事钱都成你们家的了?”八爷心里一算计,一箱是一千支,那不就是三万多吗!

“真的,谁他妈还骗你,不过就是阿坝出的西黄丸才值钱,贵州、云南的货全没戏。”麻六很怜悯地看着八爷,似乎想激起他的勇气:“老弟,货要是好弄不全发了?那不就是弄不出来吗?”

“国家专控啊?”

“那倒不是,主要是没人敢去,阿坝那地方太偏僻,没车根本去不了,咳!有车也够戗。再说藏民都是吃生肉长大的,弄死个人跟掐死只小鸡子似的。我这岁数是不成了,你要有种就自己去。”麻六挑战似的盯着八爷。

八爷眨巴眨巴眼睛,他是真动心了。眼看自己已经三十多了,媳妇等了自己好几年总得有个交代吧?而且腰上还有病,他真是一门心思想弄点儿钱花。回到家他合计了几个晚上,最后决定——干!于是他找朋友借了辆212吉普车,带上所有的钱上路了。那是八十年代中期的事,中国西部的交通还很不发达,位于川西、甘南交界的阿坝藏族更是偏远得近乎封闭,这一带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地方,也是藏药最重要的产地。

八爷先是开车到的成都,他本来不会开车,更没车本儿,但他在青海开过几年拖拉机和推土机,这次出来全凭胆子大。反正谁拦都不停,警察尤甚。他经河北、山西、陕西,一路狂奔,道路情况也不错。但在翻越险峻的秦岭时,八爷可真被吓坏了,那些险恶的胳膊肘弯儿简直不是车走的路,而路下的悬崖就跟没底儿似的,好几次他都险些把车开到山涧里去。三、四百公里的路八爷竟跑了整整四天,到达绵阳时眼珠都不会动了。

八爷在成都住了一天,在小饭馆吃饭时听说阿坝有什么康巴美女,成都小老板说那一片儿的姑娘个顶个儿的漂亮。八爷大瞪着眼睛问人家是为什么,成都小老板一脸坏笑地说:“水土好,当年,当年……”后来八爷拿酒灌他,成都人却无论如何都不说了。

第二天,八爷满脑子琢磨着康巴美女上路了,他经彭县、理县然后直奔壤口。过了中壤口,八爷就看见了茫茫草地和皑皑雪山,不要说美女,连人烟都越来越稀少了。八爷独自开着车,越开越心虚,当时的公路上没有路标,由于语言不通,他几次向藏民打听路,都被说了个丈二和尚。后来他干脆不问了,反正这路上拐弯的地方不多。从成都出发的第三天下午,路况越来越差了,最后八爷把吉普车开进了沼泽地,没多久车就陷到了泥塘里。他是呼天不应,呼地不灵,无奈他只好把车上的宽木版垫到了底盘下,这样车就不至于整个陷下去了。其实在视野之内就可以看到牧民的帐篷,可他怕走到半路陷下去,那样就死定了,再说天也快黑了。最后穷途末路的八爷想出了个求救的办法,用车上的大灯一个劲照着远处的牧民帐篷。

不久有几个骑马的当地小伙子举着火把跑过来,其中有一个会说汉话,八爷便告诉他自己要去阿坝。小伙子上下打量他几眼说道:“阿坝在北面,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再走几十公里就到毛尔盖了。”八爷一听大急,赶紧央求人家帮忙把自己的车弄出来。小伙子道:“天已经黑了,只能明天借公社的拖拉机才能拉出来,今天你到我们那里去住吧。”

其实八爷心里是真害怕,天知道这些夏天还穿皮袄的藏民在琢磨什么。可看看黑漆漆的旷野以及耳边吹过的狼号般的风声,他知道自己只好跟人家走。本来八爷想和小伙子同骑一匹马,可那匹看起来挺健壮的马却死活不走,小伙子说八爷太重了,无奈只好自己上了另一匹马。路上小伙子打趣道:“幸亏你开的是辆吉普车,要不早没命了。”八爷问人家为什么。健谈的小伙子指了指脚下的草滩:“这地方只能开吉普车,也只有越野车能开这么远,要是别的车早就陷下去了,根本就上不来,弄不好还能把人一起带下去。”

“我开这种车不也陷下去啦?”八爷不服气。

“你不认识路,认识路就没事。”小伙子道。

八爷跟着小伙子来到藏民的住处,小伙子听说八爷是北京的便兴奋地告诉他,自己正上高中呢,特想考北京的民族学院。八爷听到这话心里总算塌实了些,想考大学的人总不至于坏到哪儿去的。本来小伙子家已经吃过晚饭了,但看到来了个北京大胖子来,小伙子的母亲一句话没说便拿出了酥油茶、烤肉和糌粑。吃晚饭时,八爷看见小伙子的父亲拿着一个瓷碗,然后掀起裤腿,用碗一个劲儿在膝盖上蹭。八爷迷惑地看着小伙子,小伙子笑着解释说:“这是我们藏族迎客的礼节,如果是邻居、朋友来我们就用干牛粪擦碗招待客人,尊贵的客人就用膝盖擦。你是北京来的客人,自然是尊贵的,所以我父亲用膝盖为您擦碗。”

北京爷们儿全文(178)

八爷的舌头差点儿掉出来,他想:幸亏自己不是邻居,要不这酥油茶还真不知道怎么喝下去。“可你们为什么用牛粪为朋友擦碗呢?”当时藏民的风俗习惯还很少为内地人所知,八爷认为牛粪应该是很脏的东西。

小伙子很惊异地看着他,似乎觉得这个北京人蠢得厉害。他拉着八爷来到帐篷外,指着帐篷墙上一滩滩泥巴一样的东西:“这都是牛粪,牛粪是好东西。我们把牛粪粘上墙上晒干,然后收集起来。”

“收集它干什么?”八爷跟着他走进帐篷,虽然他在青海待了好几年,却是劳教所里度过的,当地的风俗一点儿都不懂,更不清楚牛粪的妙用。

小伙子摇摇头,他指着帐篷中间的火堆说:“看,这里烧的就是牛粪,牛粪就是我们的煤呀。”八爷的目光随着火堆向上望去,只见帐篷顶的正中间有一个天窗,烟气被天窗吸到了外面,屋里居然一点烧牛粪的臭味儿都没有。八爷感慨地摇头,劳动人民真伟大!

那天八爷吃了一顿地道的阿坝家常饭,当夜,他就睡在藏民的帐篷里。本来他多少还有一点戒备心理。可奔波了一天,头一碰枕头就睡着了。第二天,藏族小伙子晃了半天才把他弄起来,原来小伙子已经把公社的拖拉机借了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