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面是支队的作战令,自己受委派前来协调督战,一面是小伙子冒着生命危险传递回来的情报,事关重大。
难啊,决定的过程何其痛苦!
“老陈,我建议派人马上去向支队汇报,请他们决定!”左玉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
“老左,来不及了,我早晨过来快马走了三个多小时,不能犹豫了,部队马上就要行动,不然明天的作战计划就没法进行了;那样造成的损失可能更大。”显然,陈一彪经过反复考虑,下了决心。
是的,他作为支队副参谋长,受命前来协助作战,对于领导的意图,他是十分理解和赞同的哪有参谋长和领导唱反调的。
“老陈,我保留意见,这样吧,这里行动照常,我马上派人快马向支队汇报这里的情况,另外我们也派出信号鸽子,你说怎么样。”
退了一步,左玉提出了想法。
陈一彪想了想,同意了。
这场战斗到目前为止,他也不是完全有底。
打一场没有把握的战斗,有谁情愿呢?
左玉立即派出了可靠的通讯班战士,要他们十万火急飞马赶到司令部,向杨司令亲自汇报这里的情况,又关照了他沿途需要注意的情况。
信号鸽也立刻放飞了出去。
说起信号鸽,这也是支队与大队之间的一种联系方法,当时的电话线只在鬼子占领的县城里面通了,支队、纵队与总部、分局、军区之间,才有无线电台联络。
每回经过支队司令部的话务班,左玉心里就发痒,要是有那玩意,多省心。
很快,各中队按照作战要求,立刻就餐,然后消失在了夜色中。
“小马,你多大啊?”
吃好饭,向文跟着小马走到一个简陋的屋子,就一张床,一张桌子,一盏油灯,小马说这是大队招待客人的最好的住处了。
“十五,你呢”?小马看着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向文。
“哈,那么小啊,我二十一。”向文回答。
“我家在东北,日本鬼子占了老家,我哥哥被他们给杀了,我跟着父母逃到了山东,没想到这里也被鬼子给占了,没地方去了,就到这里杀鬼子了。”小马认真地回答,脸上写满着稚嫩。
“你亲手杀过鬼子吗?”向文好奇。
“还没呢,教导员说我明年才准上前线,他的话我听。”
一提起许大哥,向文就心里一堵,半天的紧张之后,此刻绷紧的弦突然松了下来。
许大哥,你在哪里呢?
看向文不说话了,小马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真的是教导员这样对我说的,其实我早就想为哥哥报仇了,但是教导员的话不能不听,我的名字还是他教会我写的呢!他还教会我写很多字。”几句话一说,小马不由露出了这个年龄特有的稚嫩和调皮。
许大哥,许大哥,你的情报我送回来了,可是大队长他们为什么还要继续攻城呢。
“向文,你逃出监狱,送来情报,也很了不起呢。”看着向文吃的难么香甜,小马夸起来。
“可是,许大哥的话有道理啊,鬼子要是有准备了,那咱们这里去了不是糟糕了吗?”向文继续着自己的考虑。
“怕啥,城里的鬼子才几十个,伪军就两百多,这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啊,我们的队伍三百多人呢,我们独立大队,武器装备在全支队都是最好的,小鬼子有准备怕啥,难道他们能一下子多出几百个人吗?”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小马这句话,向文听了猛地一个激灵。
下午的一幕一下子跳到眼前!
“小马,小马,快带我去见大队长,我有重要情况!”腾地站起来,就往门外跑。
刚出门,迎头与一个人碰上,巧的很,正是左玉大队长。
“向文兄弟,你就在这里好好歇歇,我要带队出发了,等打仗回来,我再和你好好唠咾。你做好准备,万一有情况,大队会有人通知你,你跟着他们走就行。”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那时候的战斗就是这样,情况不对马上就要转移,因为你的底细同样也被敌人摸清楚了。
“大队长,我今天看到了很多鬼子!”向文一看左玉进来,急忙开口。
“什么鬼子?城里吗?那是鬼子的地盘啊!”左玉似乎没有听懂。
“不是,小马刚才一句话提醒了我,他说城里日本人和卫军加起来就两百多敌人,你们三百多,所以有把握的,但是,我想起来了,今天在这里的路上,看到的鬼子好像就不止两百!”向文条理很清楚。
“什么,快说咋回事?”
左玉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给惊呆了。
欢迎朋友们阅读、推荐、收藏,你的支持是我写得更好的强大动力!!!()
第十二章奇袭
第十二章奇袭
稍有经验的指挥员,谁听了这个情报,都要被压抑得喘不过气!
细细一问,才知道咋回事。
原来,今天中午,就在向文沿着山路抄近赶往李家屯时候,离开县城十几里的路上的崎岖道路上,先后驶过一长排满载着日本鬼子的卡车,细心的向文数了一下,总共十一辆,还有几辆架着机枪的摩托。
因为远,看不清楚,只能看得见头盔,凭他目测,每辆卡上最少装着二十多个鬼子。
这么一算,这队鬼子就不止两百了!
向文远远看到,那些鬼子在蜿蜒的山路拐弯的地方停了下来,好像是在那里休息,又好像干着别的什么事,对着路边的山头指指点点。
“什么?你怎么不早说”,左玉对于这个情况非常震惊,如果确实是这样,鬼子早有防范。
“我还以为是城里的鬼子出来扫荡呢,可小马说城里鬼子几十个,但是我看到的绝对不止几十个啊!”向文看着大队长惊愕的脸色,知道自己说的这个情况很重要。
“小马,赶紧通知通讯班,全部快马追上部队,要他们停止前进,原地待命!向文你跟我来。”
飞快地说完,左玉立刻带着向文去找陈一彪商量去了。
#
队部,陈一彪正在擦拭手枪。
这支驳壳枪,是第一次反围剿时候缴获的,年轻的陈排长爱不释手,经过领导同意后成为了自己的心爱之物,伴随自己经历了几次反围剿,爬过雪山,走过草地,见证了无数次生死考验。
这种很男人气的驳壳枪,是德国造的,7.63毫米口径,弹匣可容弹10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进入中国,当时的军阀,国民党军队的中低级军官大部分使用这种手枪,但在红军还不多见。
老伙计啊,明天你又要上战场了,一边擦拭,一边自言自语。
他在等着和左玉一起出发,亲自上阵指挥这场意义重大的战斗。
跟着中央红军撤离于都后,一路长征,什么敌人没打过,中央军、川军、贵军、湘军、东北军、西北军,可是这狗日的小日本,还真的没面对面干过,心里早就发痒了。
突然,左玉一阵风一样的跑了进来,一边喊开了
“老陈,老陈,行动取消,我已经让传令兵通知部队了”
看着气喘嘘嘘的左玉,听着他说的话,陈一彪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疯啦?部队已经按部署,快到指定位置了,你你你。。。哪根弦搭错了”陈一彪指着左玉。
见此情形,左玉反倒不急了,笑了起来。
自己是太急了,搞得老红军陈一彪还以为自己脑袋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