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北上南下 > 第29部分

第29部分(1 / 2)

>    他还另外使了一个阴招,派人带着吴琴的照片,去朱正兴胶东老家暗中调查,结果发现在朱正兴所有亲戚中,并没有这么一个漂亮的表妹。

此到底是谁?

难道真的是**谍报人员?

##朋友们大力支持,江湖用心感谢##()

第四十四章孤胆出击

第四十四章孤胆出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向来贪赃枉法的国民党县党部主任委员、县长赵无垢,因为要报复曾经举报他的朱正兴,找个理由把朱正兴的表妹抓了起来,后来上司打了招呼,只好放了。

但是,老奸巨猾的他一旦发现这个涉嫌通共的“表妹”身份有假,他发现更大的机会来了!

而这一切,朱正兴好像并没有意识到。

他太自信了。

你赵无垢抓了人,还怎么地,不是照样给放了出来。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去年的事这回就算扯平了。

他只是关照吴琴下次活动注意一点,防着赵无垢一点,不要引起不必要的纠葛就好。

百密一疏!

乔向文在得知吴琴获救后,根据对敌工作惯例,一旦引起敌人怀疑,不能立即消失,以免引起敌人更大的疑心,所以带话让她暂时放一放工作,注意一下节奏,同时保护好自己。

其实,倒也不是他大意,而是,他太忙了。

此刻,乔向文迫在眉睫的是另外一件事。

策反!

根据“毒狼花”提供的情报,张华云所部已经做好进攻准备,独立支队制定了相应的方案,还是用游击战的绝招,在敌人来袭时候迅速转移,看准空隙,杀他一个回马枪。

但这回,这一招,管不管用,大家也是心里没底。

毕竟,张华云是有备而来,处心积虑要对着独立支队动手。

纵观全国各地,摩擦一时成为当年的两党两军主旋律。

翻翻尘封的历史,江湖为你稍微说一说。

这个时候,发生大量摩擦的原因前面已经说了,这里说两件当时的大事。

第一啊,就得数河北的摩擦案。

河北较早沦陷,**和八路军在这一地区投了不少兵力,各类游击队、武工队更是不计其数。他们深入发动群众,不畏强暴,反抗侵略,收复了大片被鬼子占领的土地。开始,老蒋对这一做法还是很支持的,他任命鹿钟麟为河北省主席,关照对**的抗日政权予以关注。对他的新官上任,**采取了一种欢迎的态度。途经山西八路军总部时,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八路军副总指挥、著名的彭大将军,还与他触膝长谈,之后,八路军还派员,武装护送他走马上任,八路军的宣传部门还专门拍了一张照片。

屁股决定脑袋,眼下老头子念头一动,下面马上跟着转。

姓鹿的一到河北,接到上面指令后,马上挑起了事端:

罢免扣押抗日县长,游行示威;

杀害冀中二分区的一名政委和四名干部;

最严重的,是“深县惨案,那是在河北深县大规模发起进攻,杀害八路军后方官兵四百余人。

一时间,此君挑起事端,发动进攻,把八路军好不容易搞起来的根据地,搞得七零八落。

延安经过研究,决定奋起还击,还以颜色。结果是大干了一架,八路军集中兵力,就在血案的发生地,把河北鹿钟麟最主要的一支部队团团围住,予以歼灭,师长只带一个卫兵,扮成农村妇女连夜逃走。

河北从此安定。

第二件啊,就得数阎老西制造的“十二月事变”。

山西土皇帝,偏居一隅的军阀头子阎锡山,在抗日战争初期,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和既得利益,不得不和**合作,并且还专门组建了抗日队伍“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决死队”,在重庆打黑出名的薄熙来,他的父亲、老一代革命家薄一波,正是这支队伍的负责人。

思想决定行动。阎锡山的“三蛋”论,最终让他摇摆不定,见机行事,从而和八路军不可避免地闹开了。

对了,“三蛋”论是粗人阎锡山的发明,他把老蒋、日本人和**比作三个鸡蛋,他这个土皇帝就是要在三个鸡蛋上跳舞,一个都不踩破。

但是,随着形势发展,阎老西原形毕露,他先是和华北方面军41师团合作,互不进攻,继而取悦老蒋,突然向**及其各级组织发起进攻,基本摧毁了晋西南各抗日县政府和抗日救亡团体,先后杀害各县政府的**干部及八路军近2000人。

在山东,形势同样不容乐观。

独立支队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兵力悬殊,形势不利,怎么有礼有节地还击,怎么维持抗日大局,说来容易,坐起来难啊。

老虎团的策反,立时成为全盘棋的重中之重。

那几天,乔向文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这方面。

他反复研究了原来的老虎团,现在二营的情况,后来"狼毒花"又通过药店,送来了几份情报,再次催促这里加快行动,张华云已经得到上级批准,进入战备状态。

事不宜迟,他最后决定单身去二营一趟!

自从台儿庄会战,这个团被就地缩编为一个营,离开59军,划归苏鲁战区管辖后,这支昔日的铁血雄狮、抗日先锋,就像一个没了爹娘的孩子,从此寄人篱下,远离抗日主战场,所有的抗战辉煌历史烟消云散,陪伴他们的就是181师张华云不断排挤打压。

二营副营长陈虎,是原团部副参谋长,但始终受到张华云猜忌。

张华云为这个营派来的营长,叫叶翔,那是他自己的亲信。

二营老兵经常找徐虎,要他找机会带人离开这里,回到59军,为国杀敌报效国家。

可是,59军那身材魁梧、曾经亲自挥舞大刀上阵杀敌的老军长,在襄河战役中英勇捐躯,他也是二战期间,中苏美英法盟军在战场上牺牲的军衔最高的将官——中国国民革命第33集团军上将总司令。

那次战役,惊天地,泣鬼神。

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的黄金水道线,让蒋介石所在的重庆成为一座孤城,抽调了20多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

33集团军负责在襄河一带御敌。

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自己亲自带兵东渡襄河。

不幸的是,由于技术的落后和情报工作的失误,33集团军的电报密码被日军截获破译,他的军事部署完全被敌方掌握。

五比一!

日军当即调集两个师团另加四个大队,合计十万余人,而当时张自忠只有两万多人可供指挥。

15日,张自忠和他的指挥所1000多人,被5000名鬼子包围在一个小村子里,下午三时,张自忠身边士兵已大部阵亡,他本人也被炮弹炸伤右腿,但仍杀敌不止,最终他与十几名卫士先后遇难。1000多人无一当逃兵,无一生还。。

几天后,一代名将的灵柩运至重庆朝天门码头,所有军政要员臂缀黑纱,肃立码头迎灵,蒋介石亲自扶灵执绋,护送灵柩,在重庆全城慢走一圈,以供哀悼。随即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颁发“荣字第一号”荣哀状。将张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列在第一位。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