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1945年的9月份,这里十万大军北上渡海,毛伟人出招了,任命林为山东军区司令员,接替即将率兵赴东北的罗荣桓
林同志多年没上前线,早已憋得慌,接到命令,马上带着一帮人,赶往山东
可是,形势在变,领导的心事也一直在变
就在他赶赴山东上任的途中,骑马到了河南濮阳的时候,一个的任命让他停止了前进
中央给了他一个职务——东北自治军司令员
有意思,这样的事,前所未有,第一个文件没几天,就被签发它的人紧急作废了
接替林去山东任职的,正是陈毅,四军军长
历史往往是很有意味的,在林biao接到电令时,他身边只有10名警卫人员,他并不去东北究竟干,要带领的部队在哪里,有多少人
可是,在他几年以后离开东北杀往平津南下的时候,他麾下的部队有一百零八余万,加上留守东北的五十来万各类地方武装,四野大军实际上过一百五十万
从十多万,到一百五十多万,距离有多远,道路有多长,不看**的党史,是没法丈量的
又是骑马,又是换车,一个多月以后,他到达了沈阳,但他的身边依旧没有一支可供指挥的部队
此刻,他名义下的那些部队,那些后来组成东北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的原始人马,这会儿正昼夜不停地,从海上,从路上,往东北赶呢
而这些正日夜赶往东北的官兵,同样不清楚,他们未来的司令员是谁,因为山东的一把手,罗荣桓,此刻已经到了东北不管军事了,改做政工
同一,国民党军队也在拼命北上
由于多年抗战的原因,南方通往北方的铁路大多处于瘫痪状态,要在短修复难度很大
很快,美国答应帮助蒋介石动用飞机和军舰运送部队
但是,已经落后了**两个月
此刻,大批的八路军,从海上正在不停运输,陆上的业已经在风餐露宿,星夜急行军了一个多月
电文频频,捷报传来:
10月24日,第一师从海路到达营口地区
11月5日,第2师从海路经辽东半岛到达沈阳以西地区
11月7日,第3师沿陆路到达锦州以西地区
11月9日 军区直属机关与警卫部队,沿海路到达沈阳地区
11月12日,第5师从海路到达辽东半岛,转往鞍山
可是,左等右等,乔向文和他挂靠的独立支队还是没有到达
万马千军枪东北,独立支队这支久经考验的部队,乔向文这名山东八路军的第一密战高手,难道遭遇了不幸?()
第一百七十三章烽火山海关
第一百七十三章烽火山海关
第二卷北上篇 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山海关
北上
北上
大功率运输机马不停蹄地转动着引擎
各类巨舰大炮不停地出没于西南各军港
抗战一结束,刚刚经受战火考验的中国大地上,这些机身舰身的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分外惹眼
那里,毛伟人在延安大手一挥,**十万大军海陆并进赶往东北
这里,老蒋和国民政府在重庆半刻也没闲着
经过外交的死缠蛮搅和老蒋不断让步的谈判,美国人在确定苏联红军将于三个月内撤军东北后,迅出动了一批海军陆战队和大量运兵船舰,开足马力,从海上运送国民党军队开赴东北
当然,这一切,同样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
从前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现在,则多地转为了经济
蒋介石承诺,所有赴东北部队必须装备美式枪械,美国在华利益必须得到优先和首要的保证
注意,这些美式枪械,从来就不是免费赠送的,没门
这样之后,杜鲁门下了决心,帮着老蒋没商量
随即他大笔一签,花了六亿美元的代价,帮助蒋介石运送三十五万军队赶往东北
另外,五角大楼出动了一万多名海军陆战队员,提前赶到东北,帮助蒋介石占领地盘
抢东北,**靠海上的小帆船,靠泥腿子赶路,老蒋掌握着政权,运作空间大,他靠外援,借外力
东北,两党首选
北上,方向明确
外部环境看好了,再看看对阵的两个头领
蒋介石派往东北的保安司令长官,悍将杜聿明
黄埔一期优等生,国民党中最能指挥作战站的军官之一,抗日期间的昆仑关大战,是他的一张名牌,人称老蒋的“救火队长”,哪个地方有问题,哪里就有杜聿明
对了,小童鞋们对风当代的名人故事比较感兴趣,娶了28岁美女的82岁老头杨振宁都,呵呵,这个老杨正是杜聿明的毛脚
毛伟人派往东北的东北自治军司令员,那也是一等一的猛将,林biao
黄埔第四期,抗日名将,平型关大捷,国人人不知,这是毛伟人麾下最给力的战将
堪称强强对抗
当杜聿明乘着美国人的军舰,与美国顾问团一路笑看海上风光,终一月中旬姗姗来到东北时,凭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很快嗅出了一丝危险
一路向北,所到之处,营口、葫芦岛都已经被先期到达的山东八路军占领
委员长不是发了一号令,八路就地待命,不得参与对日受降吗?
郁闷啊,堂堂的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三十万军队的指挥者,此刻在的地盘上,竟然找不到停船的港口
最终,在侦察飞机的帮助之下,他只有秦皇岛还没有落之手,那里只为数不多的日伪部队,目前在留守
天皇老子投降了,冈村宁次投降了,山田乙三投降了,但是根据规定,你还得在原地驻防一段,属于中国方面军的,等老蒋喊人来搞一个受降仪式,东三省,那得等苏联红军前来接管
杜聿明一看,有了主意,他立即要求日军就地投降
小鬼子也很乖,本来嘛,上面一投降,他们早恨不得回家见父母看找了
很快,国民党东北王和他的美军顾问团,带着二十多艘军舰上下来的全副美式装备的**,扎营秦皇岛
就在这一刻,身为抗战名将的他,一生中最重要、最困难的战斗开始了
以前打鬼子,现在打的是同胞
翻阅军用地图,他把陆路进入东北的第一仗,定在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号称“天下第一关”
在大中国的版图,尤其是军事对抗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起三海关,马上人们就会想到吴三桂,冲冠一怒,想到那个大顺王朝短暂的背影
地方不大,地位不轻,北方门户,扼守咽喉要冲,把东北与华北就此分开
进入那边,就是肥沃广阔的黑土地,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自古以来,华北百姓走投路之下,闯关东,陆上,必从此地,海上,那是从胶东出发的
此刻,距离山海关最近的国民党部队,是十三军,这支部队来自广州,属于中央军嫡系部队
古老的山海关,这会由**领导的原东北游击军一个师占据
当杜聿明一声令下,十三军潮水般涌向山海关的时候,这个师毫不犹豫,当即予以了坚决的还击
明知猛虎在前,但没有后退之路
坚守山海关,掐住敌人陆路进入东北的咽喉,这是中央给他们的死命令,论如何不能放弃,山东的部队正在路上赶呢
进攻的人不防守人的底细,进攻起来谨慎,犹疑不决
防守的人看得清进攻的场面,一边阻击一边待援
服务于两个政党,两种信念的两支中**队,转眼间在山海关展开激战
这也是**和国民党为了各自的东北战略,撕破脸器后打响的第一战
双方把此战的意义看得都非常重
游击军的一个师,本来并非正规部队,火力配备比对方差了一大截,尤其是接受了美式装备的**,力量已非昔比
经过几次试探性的攻击之后,进攻的人探出了防守者的底牌
十三军开始发起猛攻
游击军渐渐有些抵挡不住
国民党的美械部队与小鬼子的家当完全不是一回事:
火力加强大,那是必须的,江湖研究过,嫡系部队的美械军确实已经脱胎换骨,比抗战期间大大地不一样,每个军辖美式105毫米榴弹炮一团,每个师辖美式75毫米山炮一营,每个团辖1个迫击炮连和1个平射炮连以这样的火力攻击刺刀步枪的我军防线,可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