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北上南下 > 第111部分

第111部分(1 / 2)

>    就连蒋介石所谓的中央军也分嫡系和旁系,大的就有陈诚、胡宗南和汤恩伯,小团体则有孙立人、杜聿明、王耀武、李弥等等 这些派系的形成使得国民党军队内部矛盾重重嫡系看不起旁系和杂牌,作战时总让杂牌充当炮灰

杂牌则拼命保存实力,出工不出力,这就从根本上形成了嫡系与杂牌之间的互不信任

东北战场尤其如此

一兵团,六兵团,九兵团,都是临时调配

兵团内部,每个军都是成分不同

滇军,川军,老东北军,各打各的算盘

杂牌军的将领个个都是老江湖,薪饷、编制、装备都比嫡系的中央军差,但是打仗总让他们冲在前面送死这些原本雄踞一方的军阀,谁不懂得狡兔三窟的生存之道虽然跟了蒋介石,暗地里或多或少都会给留条后路抗战期间许多杂牌军将领都和**、八路军四军有过接触或合作

滇军121师长潘国盛,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

早年跟随龙云一起投奔云南都督蔡锷的反袁义军,因作战勇敢,很快被提拔为为连长 ,后担任云南军官讲习团副团长,主抓训练,为滇军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在后来的军阀混战里,他紧紧跟随龙云,亲自带着学员参加战斗,在众多部队中十分抢眼,以善于动脑筋打聪明仗出名

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地处后方,但龙云先后派遣滇军20多万赴抗战前线,参加了包括“台儿庄战役”等二十多次战役,云南子弟伤亡十余万人,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后因云南王龙云与蒋介石矛盾日益尖锐,蒋介石遂下了毒手,于抗战胜利后的一个月不到,把龙云调至南京任“军事参议院院长”的虚职,实际上软禁了起来

之后,蒋介石立刻以剿共名义,将滇军主力分别调离云南

121师和潘国胜,辗转来到东北,驻屯盛阳

在抗日战场上,潘国盛称得上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每次与日寇作战,连战皆捷,打得日本鬼子望风而逃,为此还引得很多中央军将领的嫉恨

移师东北的一年多里,在与民主联军的多次战斗中,他作为杂牌军,总是第一个被派上去打冲锋,但却连续打了几次败仗这引起了军长杜雨时的不满,进而怀疑

昨天,在他强烈反对的情况下,军部把他属下的两个团长都调走了,另派了两个杜雨时的亲信就职

这种情形,让潘国盛又气又恼

这一切,都被元锦看在了眼里

元锦正是乔向文打入121师的内线

元锦,大伙没感觉,说起李洪铭这个化名,老们都有记忆

对,正是抗战时期山东八路军的第一卧底,长期打入日本特务机关的李洪铭

完成在山东日本情报机关的潜伏任务之后,根据已经来到东北的乔向文的安排,在他叔叔的、一位著名民主人士的介绍下,28岁的元锦也来到东北,担任了潘国盛的副官,自此也恢复了本名

早在121师初到东北时,纵队社会部就看出这支滇军的与众不同——配备差,受排挤,官兵士气不振

很快,元锦在121师内成立了地下党小组,秘密地进行活动

在一年多的接触力,元锦的正派、正气和一些进步思想,也潜移默化地灌输给了潘国盛

最近的连遭失败,两位嫡系团长的调任,让潘国盛这个一师之长受不了了

策反的最佳终于等到了

根据乔向文的指示,这天,元锦在陪着师长喝了几杯酒后,听他发泄着内心的不满,说着121作为杂牌军的苦恼,还对老长官龙云被囚禁一事愤愤不平

“师座,这些话传出去要惹祸的啊,你不怕我去告密吗?”无错不跳字云锦试探着

潘国盛脱了军,只穿了一件衬衫,道你这小子,就不怕我把你当**抓起来吗?”无错不跳字()

第二百零一章绝密接触

第二百零一章绝密接触

第二百零一章绝密接触

元锦迎着师长的眼睛,单刀直入:

“师座两员大将被辜调走,杜雨时下一步会做,师座真的没想过吗?我如果真的是**,对你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几句话,问得潘国盛心里发堵,又为斟满了酒

“师座,蒋介石重用嫡系,谁不清楚,你的老长官权高位重,况且被老蒋关了起来,你最近剿共不力,军部已经传出各种风声,说你暗通共匪,故意打败仗,换了两个团长,也许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说不定就要拿师座你开刀了,打共军不行,有些人部人的能力还是很高的”

看着潘国盛听得入神,元锦继续的话:

“打共军谁都没有把握,师座你的能力我们谁不清楚,抗战九死一生,但是到现在还是师长,看看那些中央军,论年纪、资历,哪个比得上你,你当团长的时候,杜雨时还只是国防部战训处的副处长,可是现在呢,中将,军长,目中人,蛮横理,为啥呢,不就是因为他是南京来的吗?几个师到目前为止,只有咱们师消耗最大,遭受的批评却最多,师座,这样下去危险啊”

潘国盛杯子重重地一放,看着的亲信副官,说道元副官,你说说,我该咋办?”

看着潘国盛酒入愁肠,苦闷不堪,元锦该加把火了

“这边是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想着法子要把你当替死鬼,遮掩的对共作战不力,那边呢,师座想过吗,为,也为121师留条后路啊”

潘国盛听到这里,眼睛一亮,问道:

“你那边有路子吗?”无错不跳字

元锦点头,悄声说了一句话

“元副官,我把你当老弟,这件事你尽快去办一下,和那边见个面”

潘国盛在军部也有的人,他当然听说了,杜雨时正在整材料,准备把他这个云南王的老部下置于死地,为的战败开脱责任

策反,往往准备许久,按兵不动,等的,就是一个最佳的契机

这不,来了

在元锦的安排下,乔向文和潘国盛秘密碰了头

位于盛阳汽车站附近的愚人茶楼,早间茶客熙熙攘攘,身穿各色衣裳,成分复杂的茶客们,不顾墙壁上高挂的“勿谈国事”禁令,一坐下就议论着联、**交战的消息

这时一个身穿蓝色对襟,戴着一副太阳镜,身体颀长的中年男子,撩开门帘踏入茶室他用眼睛左右顾盼了一下那热闹的场面,见已客满,便径直朝里走去,一个手提一把长嘴大铜壶的茶房伙计迎上来,招呼道这位,您来啦楼上请,请罗”

当茶房引着走到稍稍僻静的楼梯口时,忽然附耳道请入二号茶室,客人已等候多时了”

中年从容地登上二楼,步入二号雅座茶室小小的茶室墙上,挂着几幅不知是出自何人之手的字画;一张古朴的茶桌上摆放着几样茶具

坐着的两个人,潘国盛和元锦,进来的人正是乔向文

元锦介绍后,两个人紧紧握手,然后元锦退了出去

围绕121师的历史和前途,两个人开诚布公地做了交流

最终,潘国盛提出了两点担忧:

家眷都在南京,一旦起事,恐有不测;

121师出于几支**的中间,顺利脱身比较困难

乔向文当即表示非常欢迎潘国盛的决定,他答应,最快度请南京地下党组织将潘的亲眷全部转移,安全送来东北,至于部队脱身问题,根据战局变化相机行事,联军方面会派出部队,接应掩护他们至安全地带

两个多小时转眼就了,两人谈得非常投机

最终谈妥了起义大概、起义方式

两人热烈握手,道别

打虎亲,上阵父子兵

三团长丁天一听老领导的暗示,二话没说,跟着师长干,唯潘国盛马头是瞻

其余那两个团长刚刚到任,人头不熟,潘国盛并没多少看在眼里

121师跟着十多年,出生入死,对那两个团他没有多大的担心,营长连长都是云南子弟,跟亲着

唯一有点吃不准的是,参谋长魏天道

此人系121师初入东北时,由保安司令部委派而来,资格很老,原是张作霖的一个连长

此人性格直爽,喜欢饮酒,但对言听计从,据说是他的小表妹,当初追求花了不知多少心血遇到拿不准的事,都要回家听听表妹的意见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