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曹真和曹彰也一同行动,曹真的数量比曹丕还不如,只装满了陶碗的三分之一,其中还是以青菜居多。曹彰见到,翻了翻白眼,他方才可是看得清楚,曹真这家伙每次都是装作夹不住青菜,而当那青菜就要落地的时候,这家伙衣袖一抖,不知怎地就装进了衣袖里面。
因此这家伙虽然装得少,但是胜在安全稳妥,如若不是曹彰动作太大,就连卞夫人也不会注意到他。
曹彰见到曹真陶碗里只有这么少,对着曹真嘿嘿一笑,得意道:“子丹,看我的!”说完将衣袖放到陶碗上面猛抖,顷刻间便将整只陶碗装满了。眼见衣袖里的饭菜还继续倾倒出来,曹真连忙递上自己的陶碗。直到将曹真的陶碗也装满了,曹彰的衣袖才抖干净,而后对着两人得意地笑道:“二哥,子丹,你看我留给四弟的比你们加起来还多呢。”
曹真听见,翻了翻白眼,不作理会。曹丕则是直接得多了,指着曹彰的肚子,说道:“三弟你平日吃的是我们两倍有余,今日吃这么一点,够吗?”
仿佛配合曹丕所言一般,曹彰的肚子不争气地“咕噜”叫了一声。曹彰原本还想强装一下,此时肚子的叫声已经将身体的状况出卖出去了,只能粲粲地笑道:“还真是不够呢。”说完,眼睛发亮地盯着曹真双手捧着的两大碗饭菜。
“呼”曹丕的衣袖一下子便挡住了曹彰的视线,严肃道:“三弟,别看了,这些都是留给四弟的。”
曹彰心有不甘地咽了咽口水,眼巴巴地看着曹丕说道:“但是四弟也吃不完啊。”
曹丕轻轻摇头,说道:“四弟吃不完再说吧。走,我们去寻四弟。”
曹彰无奈一笑道:“好吧。”说完,三人便鬼鬼祟祟地离开了曹彰的房间,望曹植所住之处而去。
'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兄弟(中)
咯吱……
曹植的房门悄悄地被推开,而后便见到三道鬼鬼祟祟的影子闪身进了房内,继而轻轻将门带上。
不消多说都知道,这三人正是曹丕、曹彰和曹真了。此时走在最前面的乃是被曹丕、曹彰兄弟二人推到前面的曹真。只不过一进房内,生性谨慎的曹真却是猛然一顿,不再向前走了。他这么一顿,最后面的曹彰收不住脚,向前一压,那堪比常人的体重压得中间的曹丕差点喘不过气来。
曹丕回过头,幽怨地盯了曹彰一眼,这小胖子连连摆手摇头,压低声音道:“二哥,不关我事啊。”
瞪了曹彰一眼之后,曹丕拍了拍前面的曹真道:“子丹,怎么停下来了。”
曹真回过头,不好意思地笑道:“二公子,真怕前面有埋伏,所以……”
“啪”还未说完,曹真的头就被后面的曹彰狠狠拍了一下,骂道:“你看兵书看傻了,这里是四弟的房间,怎会有埋伏!”
曹真摸了摸头上被曹彰拍的地方,粲笑道:“说得也是。”
中间的曹丕被曹彰挤得难受,连忙推了推曹真道:“子丹,快走。”曹真应了一声,迈步向前。
三人轻步进了内间,见到案桌之上放着一个砚台还有一支狼毫毛笔,而砚台上面还残留不少墨迹,案桌之上也有几滴墨水,旁边放着几块绢帛。曹丕点头微笑道:“看来昨夜四弟确实用功。”
曹真抢上一步,到了案桌前,笑着说道:“那真要看看,四公子昨夜抄了多少。”曹丕轻笑一声,点头跟上,曹彰虽然对书籍没有太多兴趣,但见到二人都上前,自然只能跟上了。
“咦!这字体怎么如此怪异!”说话的自然是最先拿起绢帛的曹真。
曹真的话,引起了曹丕和曹彰的疑惑,二人立即凑上前观看。曹丕打量了几下,便说道:“此字体工整,不似隶书庄重,然而其中却有刀刻之韵味,细看之下倒是另有一番味道,不错!”
三人看的自然是曹植用宋体写出来的字了,之前那篇《权书》已经给了那三位工匠去做泥活字,而此时三人所捧着看的绢帛,乃是曹植昨夜写坏了的一帖。要知道《权书》通篇七千余字,不是一块绢帛能写完,而其中有些得不好或写错的地方,便只能弃掷一边了,这在写书作画的人眼中倒是寻常。
三人先看字体,先就感觉眼前一亮。曹丕顺着绢帛,缓缓念道:“古之善攻者,不尽兵以攻坚城;善守者,不尽兵以守敌冲。夫尽兵以攻坚城,则钝兵费粮而缓于成功;尽兵以守敌冲,则兵不分,而彼间行,袭我无备。故攻敌所不守,守敌所不攻……”
念道这里,下面却是空白一片,而最后“守敌所不攻”几个字写得歪斜,三人便知道是写坏了的帖。只不过曹丕正读得津津有味,忽然没了顿时觉得心中极为不畅。
这时,曹彰却是说道:“咦,听这一段,却是不像《公羊传》。”
曹丕轻轻点头道:“确实不是《公羊传》,观此段所述,更似兵书。子丹,你经常读兵书,可曾知道此是哪位先贤所著。仅次一段,论述便如此精辟,实乃为将者必读之书也!”
曹真听着曹丕方才所念的一段,眼中异彩连连,点头道:“二公子所言甚是,此书确实精辟!只不过,此书真却没有见过。”说到最后,曹真难掩失望之色。
曹丕听得,大为惊讶,要知道这一辈的曹家子弟里面,兵书读得最多的便是曹真,如今听到连曹真也没有见过,怎能让曹丕不惊讶。捧着绢帛不解道:“那四弟是从何处找来此等兵书的?”
要知道,在古代,兵书乃是极为珍贵之物,在各个世家之中都是珍藏之物,轻易不会供人阅读。盖因读了这兵书之后,若然谋反,其兵法韬略厉害,无人能制,这会严重威胁到统治。因此兵书一般来说,属于半部**,非在朝廷任职的人不可读,非为将者不可读。
当然,这是在承平时候,如今天下大乱,大汉十三州战乱频繁,如若说粮秣、兵器、战马等是看得见,而且受到所有人重视的军事必须品,那么兵书便是稀缺资源了。曹操本人就是用兵大家,因而对于兵书极为重视,成为一方诸侯后也多方搜刮,置于曹府书房内供后辈阅读,培养人才。
正是如此,曹丕才对曹植案桌上忽然出现的陌生兵书大感惊讶。曹彰倒是干脆,大大咧咧地坐到一边,说道:“何须多方猜度,待四弟醒来一问便知。”
曹丕微微一笑道:“这倒也是。此兵书精辟,子丹且来寻一下,可还有其他绢帛上有记载。”
曹真也是被《权书》上面的这一段弄得心痒难耐,应了一声便和曹丕一同四处找寻。片刻之后,总算让两人又找到两份废稿,只不过一直想寻找的原稿却是没有。幸好这两份废稿字数也不少,二人当即坐下,细细地读了起来,顺便等候曹植醒来。倒是曹彰,仿佛对此不感兴趣一般,斜躺在地上很快便睡了过去。
两个时辰便这样悄悄过去,曹丕和曹真捧着废稿,看得如痴如醉,而一边的曹彰也睡得香甜,口水流满一地,鼾声震天,让看废稿看得入迷的曹丕二人皱眉不已。
就在此时,耳边忽然传来一把稚嫩的声音道:“咦,二哥、三哥,子丹兄长,你们缘何在此?”却是曹植已经睡醒了。
曹植这一声叫唤,却是将沉迷于废稿中的曹丕和曹真唤醒了过来,二人身体一震,眼中带着迷茫之色投向曹植,显然是还未回过神来。静默了一下,曹丕才问道:“四弟,你醒来了?”见到曹植点头,曹丕又沉默了一阵,再拍了拍脑袋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