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曹植 > 第116部分

第116部分(2 / 2)

曹植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都是三哥指导有方。”

曹彰笑了笑,说道:“练武贵在一个勤字,四弟能坚持每天都完成基本功训练,能有今天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三哥不敢居功。”听得此言,曹植笑而不语。

自从去年年头从河北回归之后,曹植深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因此他也不再到处乱跑,每天都老老实实地躲在家中。而经过遇刺之事后,曹植发现身处乱世,若然没有武艺傍身,实在不太保险。于是回到鄄城之后,除了每日读书之外,还分出时间跟着曹彰一同习武。

只不过曹植以前一向疏于锻炼,刚开始的时候自然练不好,曹彰也让他不要急躁,指点他先从基本功练起。而曹植也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于是跟着曹彰从基本功练起。只不过曹彰所指点的那些基本功实在太过原始,曹植用一些现代的方法改良了一下,再经过曹彰的试验,最后便发展成这么一套基本功。

这套基本功,曹家诸子每天起身都会练,也称之为晨练。一般而言,他们都是晨练过后才用早膳,而后才分开做事。因此一年多下来,曹家诸子身体都壮实了许多,而曹昂更是感觉到武艺有了不少的提升。

不过基本功终究只是基本功,可以提升最原始的体力、耐力和爆发力等,但刀枪剑戟等兵器还是另外学习的。这一年多来,曹家诸子都已经选择要学的兵器,长子曹昂本来就已经学了枪法,暂时不说。次子曹丕和养子曹真,都效仿曹昂,跟夏侯兄弟学习枪法,倒是曹彰,没有去学枪法,反倒是选择了最难学的戟法。

要知道,自古学戟者,不是武艺极强便是武艺极弱,盖因戟乃是重兵器,非天生神力者不能用。若然不用重戟,那么戟也失去了其原本的威力。除了重量之外,还有戟法。戟能砍、能劈、能刺,刀、枪、剑等不少兵器的招式都能化入戟法之内,也就是说,要学懂戟法,首先要精通其余兵器,再融会贯通方可。这也是戟法难学的原因,而若然懂了戟法,也就是说其余兵器也懂了,那么对阵之时自然不会陌生,容易找出破绽取胜了。这也是为何,自古用戟者不是高手便是庸手的原因了。

整个曹营之内,用戟的只有典韦一样,只不过典韦用的是单手戟,并非像方天画戟那种长兵器,因此曹彰也不太可能从典韦身上学得太多。不过这也不急,反正学戟之前必先学其他兵器,现在的曹彰也就刚将枪法练熟,正准备学另外一门兵器,正巧曹操将王越请来了,他的剑法可是天下闻名,曹彰自然兴奋了。

曹家诸子皆选了兵器,唯独曹植这一年多一直都是学基本功。曹操曾经问过他想学什么兵器,当时曹植便答道:“孩儿并非要亲自上沙场杀敌,因此刀枪戟法并不适合孩儿。倒是可以学游侠儿的剑法,用以傍身。”

曹操年轻时就十分喜欢当游侠,现在听到爱子如此回答,自然连呼像极当年的自己。不过当时曹操势力虽不弱,但麾下却没有一个厉害的剑术高手。至于曹操自己那半桶水剑法,平日都不敢拿出来见人,更莫说是要教自己这个聪明得过分的儿子了。若是被他看穿自己的剑法不咋样,平白损了当父亲的威严就不好了。

这次曹植等人一到许昌,曹操便通知王越会来教剑术,显然是为了曹彰和曹植这两个儿子的。曹操虽然不说,但曹植心中却是明白得很,曹操显然是对当初曹植遭到刺杀之事耿耿于怀,担心曹植会再出事,因而尽快安排一个剑术高手来教他武艺,爱护之意不言而喻。

晨练完毕用过早膳之后,曹植便如往常一般回书房中读书。但是未等他回到书房,便有家仆来禀报道:“四公子,外面有一位马先生求见。”

曹植闻言,眼眉一挑,惊喜道:“快请”说完又吩咐家仆,立即去准备清水果品来。

很快,一名十余岁的少年便在家仆的带领下来到会客小厅中,待得家仆退出去之后,曹植欣喜地笑道:“叔达,我们又见面了”

那少年向着曹植恭敬一礼道:“司马孚见过四公子”

曹植微微一笑,指着案桌对面的棉垫,说道:“叔达请坐。”司马孚也不客气,直接落座。曹植却是问道:“河北一别,不想这么快就见面了。”

司马孚淡淡一笑道:“当初孚可是说好,若是时机成熟,孚就会来为四公子效力的。现在曹大人有救驾之功,尊天子以令不臣,正是大业起步的重要阶段,孚岂能不来”

曹植轻轻点头道:“叔达,这段时间过得如何了?”

司马孚轻笑道:“孚当初奉四公子之命,离开河北先行返回河内,之后一直闭门在家读书。待听得曹大人于雒阳迎天子驾后,便向二哥辞别,前来许昌静待四公子到来了。”

曹植闻言,轻“哦”一声道:“你向你二哥辞行了?他怎么说?”

司马孚淡然道:“二哥没说什么,他只说了孚选择了这条路,不要后悔便好。”

曹植听得,哈哈大笑道:“叔达现在要后悔,恐怕你二哥亦不容你回头了”

司马孚轻笑道:“这决定孚当年在河北的时候已经做下,何来后悔一说。”

曹植轻笑一声,不再纠缠于此,继而脸sè一凝道:“叔达,植有一事不明,不知叔达可否为植解huò?”

司马孚轻轻点头道:“四公子但说无妨。”

曹植凝声说道:“植不明白,以袁本初之精明,为何会放弃挟天子以令诸侯此等好事?”

'  '

第二百二十九章 均田制

第二百二十九章均田制

荀彧提出的战略可说是最适合现在的曹操,自然没有人反对了。只不过在如何挑动东方三大诸侯hún战,却还需要再讨论一番。

只听见荀攸当先拱手道:“主公,文若之策大善。东方三大诸侯以袁术实力最强,且其野心也最大,就算我军与其开战,亦无必胜之把握。攸以为,主公应联刘备与吕布,共抗袁术。”

荀攸此言一出,武将一边夏侯渊却是皱眉道:“公达所言虽不无道理,然我军早前就曾征讨徐州,现在陶谦虽死,然刘备乃是陶谦指定接任之人。以刘备与陶谦之谊,就算不与我军对上,恐怕也难以与我军联合。刘备如此,也遑论被我军逐出兖州之吕布了。”

夏侯渊所言,也是实情,要与两个有仇家联合,你愿意人家也不会同意。只不过夏侯渊说完之后,荀攸却是轻笑道:“妙才将军过虑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现在主公代表的乃是朝廷,刘备此人,自诩汉室宗亲,如若主公以天子名义对他下令,他不敢不从。至于吕布,虽曾被我军逐出兖州,早已丧胆,其岂敢再与我军为敌。只要主公以朝廷名义,为吕布诛董卓之事正名,以吕布两面三刀之xìng格,亦会与主公和解。再观袁术,现在部将孙策已为其拿下江东,加上其对徐州觊觎已久,下一步其肯定是进攻徐州。如此一来,无论刘备和吕布愿意不愿意,面对实力远胜他们的袁术,都?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