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轻轻点头,目光再次落到荀彧身上,问道:“文若,继续吧。”
荀彧应了一声,继续说道:“由于推行屯田,我军暂时无粮荒之忧。倒是商业,由于早前兖州战乱频繁,商业上还保留得比较好的,便只有徐州。剩下兖州和颍川、河南等地,几无一座像样的商市,商人虽然缺点多多,然国不可无商,此事还请主公仔细思量。”
曹操闻言,点头道:“这个倒是不难,许昌乃是大汉之都,自当是天下商人云集之地。本将已吩咐伯宁,在许昌修建东西二市,只要许昌扩建完成,自能吸引商人到来。”
荀彧听到,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倒是下面的曹植,听到曹操如此简单便带过商业,心中暗叹了一口气。不过也难怪曹操不重视,纵观中国历史上这么多朝代,对商人抑制和鄙薄最深的,莫过于汉代。这一方面是因为汉承秦制,秦乃是典型的农耕国度,重乡土,因而比较排斥四处流动的商人。另外一个,便是因为吕不韦这个商人起家,最终当上大秦相国的商人了。因而,秦始皇对商人也是忌惮得很,怕再生出一个吕不韦来,故此导致统一六国之后,秦制抑商日重。
而后便是汉武帝时候所推行的独尊儒术,儒家的土壤本身就是农民,独尊儒术之下自然对除农民和士人之外的其他阶层进行排斥鄙薄了。因而商人地位低下,而工匠之术亦被称之为奇yin技巧。
倒是汉代以后,儒家势力大削,佛道并起,使得后来的唐、宋、明等朝代抑商没有这么严重。
而现在曹植所处的汉末,由于重农抑商的关系,特别是士人对于商人的鄙薄,导致了民间从商者极少。而有,也是一些为了糊口的普通行脚商,或是到了秋末赶集之时才临时充当一下商人角sè的百姓。真正崛起于民间的大商人,可以说一个也没有。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时代并没有巨商,不仅不是没有,而且还多得很。只不过这些巨商,并非个人,而是一个个的世家。大世家一边鄙薄商人,而自己则一边组织商队营商,赚钱财帛,正便是汉代商业的普遍情况了。
因而此时要兴商,其实并不难,只需要拉几个大世家的商队,建立几个商市,剩下的就不是问题了。当然,这样的商业也称不上发达,充其量只是存在罢了。
商业的议论很快就揭过,那边荀彧又禀报了一下各地的民生情况之后,最后说道:“主公,现在各地皆无太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倒是河北士林传出风声,说主公言而无信”
曹操闻言,眼眉一挑,惊讶道:“本将言而无信?这是怎么一回事?”
荀彧听到,没有回答,只是抬了抬眼皮,一个劲地向边上的郭嘉望去。那边郭嘉见到,苦笑一声道:“主公,此事还是由嘉来说吧。当日嘉与四公子出使河北……四公子却是于文会上说主公倡导天下士人,教化万民……现在河北之地在袁本初的大力推动下,却是做得很好,河北各大城池设了不少士人开设书院,以行教化之责。除此之外,徐州、荆州也有不少士人开设书院,倒是我们兖州……”说到这里,郭嘉苦笑一声,停住了口。
不过曹操一听,总算是明白过来。其实此事郭嘉回来之后已经向他禀报过,只不过由于当时曹操忙于要跟吕布开战,随后又要夺颍川,救天子,这事却是忘了。现在被郭嘉提醒,总算记了起来,回头狠狠地瞪了曹植一眼,显然怪他多事。
曹植被曹操这么一瞪,心中暗叫委屈道:“老爹,我这也是为了你的大业着想,你自己忘记了倒来怪我,真是的”心中虽然如此想,但曹植却是微笑答道:“父亲,其他人只是先行一步罢了,父亲掌握印刷术,要行教化之事易如反掌,此时追赶,为时未晚。”
曹操听到,翻了翻白眼。一方面欣喜自己有一个聪明的儿子,另一方面又为他的个胆大妄为而叫苦。但曹植毕竟代表他放出话来,现在一只脚已经踩了进去,想退出来已然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曹操也只能咬牙干下去了。
再次瞪了曹植一眼之后,曹操随后问郭嘉道:“奉孝有何计较?”
郭嘉没有立即回答,反而微微一笑,问曹操道:“主公可知道颍川书院?”
颍川书院,曹操哪里会不知道。在这时代,颍川书院可是大大的有名,其在黄巾乱前便存在,由大儒荀爽所主持。只可惜后来黄巾大乱,颍川书院也毁于战火之中。虽然颍川书院是毁了,但颍川书院教出来的学生现在可是活跃于天下这个大舞台上。
当年颍川书院学生甚多,其中佼佼者当数现在曹操麾下的重臣二荀、郭嘉和已故谋士戏志才,其心腹谋士程昱当年也是颍川书院的教习。他们一帮人之所以都投到曹操麾下,也有当年颍川书院的同窗之情的原因。曹操是他们的主公,也是他们的好友,怎么会不知道颍川书院。
可以说,曹操有今日,也有点承了颍川书院的情在。而曹操平日与二荀、郭嘉等人闲聊时,也经常听他们对颍川书院毁于战火的遗憾。此时听得郭嘉之言,哪里不明白过来,立即用肯定的语气说道:“颍川书院乃是天下闻名之书院,本将岂会不知。奉孝之意本将明白,现在颍川郡已然在本将治下,本将自有责任重建颍川书院”
郭嘉见曹操一点就透,当即大喜,略带感jī地拱手道:“主公英明”
不止郭嘉,二荀闻言之后,也jī动地拱手道:“主公英明”
二荀和郭嘉的jī动,众人亦心知肚明。倒是曹植,暗赞曹操这一手妙,虽然是由郭嘉隐晦地提出来,但曹操决意重建颍川书院,的确能做到收买人心的效果。除此之外,颍川书院当年也是名震天下,曹操现在重建,也有向天下人展示其教化万民的决心,可谓一石二鸟。
该谈的事基本上也谈完了,就在曹操与众人笑谈了一会,准备散会之时,外面忽然传来许褚瓮声瓮气的声音道:“主公,河北急报”
众人闻言,脸sè一变,现在河北袁绍,可说是曹操以及麾下众文武心中最为忌惮的势力了。听得河北急报,曹操脸上笑容收敛,凝声道:“呈上来”
门外的许褚闻言,大步走了进来,继而将一封书信递与曹操。曹操也不含糊,立即展开,一看之下眉头便当即拧紧,脸sè也变得yīn沉无比。见到这一幕,众人哪里不知道出大事了,心中都有点不安。
只见曹操轻轻将手中书信放下,抬起头凝声说道:“河北探子送来急报,本初要天子迁都鄄城”
众人闻言,同时皱起了眉头。要知道,当初曹操决意定都许昌,乃是因为这里远离河北兵锋之威胁。而鄄城就在黄河边上,袁绍若是有心要劫天子,那么大军可以片刻就到,让曹操完全没有反应的时间。其让曹操迁都鄄城,显然是为了将曹操以及天子都掌控在内。这里面,也同时告诉曹植一个讯息,袁绍对于当初没有选择迎天子,已经后悔了。
没有人犹豫,几乎同时所有谋士都摇头道:“主公,绝不能迁都鄄城”
曹植闻言,苦笑道:“本将自然知道,但是本初势大,若然当面拒绝,只怕他恼羞成怒之下,会南下出兵。”
曹操所言,并非没有道理。袁绍现在虽然并没有完全灭掉公孙瓒,然公孙瓒也只是困守易京,根本没有还击之力。袁绍也无须全军出击,只要派一部骑兵南下,来兖州捣乱,那么也足够曹操头痛的了。而且一旦曹操和袁绍撕破了面皮,那么与曹操仇怨极深的袁术等人肯定不会放过此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而徐州的刘备也非轻与之辈,其可能不会出兵兖州,但夺回徐州那些地方机会却极大。这才是曹操最担心的地方。
那边程昱沉吟了一下,拱手道:“主公,早前四公子到河北一行,承诺举荐袁本初为大司马。这次正好兑现诺言。如此一来,袁本初也不好再出兵。”
郭嘉听到,却是摇头道:“仲德之谋虽可让袁本初一时无出兵之借口,但袁本初若然知道天子在手,可随便封官,只怕大司马一职最多只能换来数月之安稳,不妥。”郭嘉之言,众人同时点了点头。
官职现在曹操想怎么封就怎么封,并不值钱。单凭这些虚衔让袁绍打消控制天子之心,恐怕不容易,这道理众人皆懂。因而一时之间,大厅之中却是陷入了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