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曹植 > 第297部分

第297部分(2 / 2)

习武民风彪悍。正是山越人的彪悍,使得山越人成为南方最好的兵员来源。名扬天下的徐州丹阳兵,大部分都是由山越人组成。

由于陶谦对山越的政策得当没有用强,也使得徐州丹阳兵甘心效忠于陶谦。只不过随着陶谦的去世丹阳兵也式微。然而现在,曹植却是知道陈登再次采取怀柔政策对山越,吸引了不少山越人迁出深山。毕竟,在深山生活,肯定不如平地生活得好,经常会饿死。

而山越除却在徐州有之外,江东地区就更加多了。历史上的东吴,对待山越的政策便是强迁,以及血腥镇尼这使得山越与东吴之间经常爆发战争,像太史慈、周泰等东吴将领都征讨过山越。

而孙氏统治江东数十年,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山越的〖镇〗压。历史上直到东吴立国之后十余年,孙权派诸葛恪挂帅征讨山越,那一战将剩下的十余万山越人全部逼迁出深山。同时将其中四万精壮充军,山越基本上不存。

不过历史发展到现在,却是有些不同。别策没有死,而他被刺杀之后,心xìng亦变了很多,没有以前嗜杀。对待山越,也采取与历史上削权所不同的态度,改用怀柔政策。

由于从交州找来新式稻种的关系,使得江东粮食产量大增。这也使得孙策有足够的财力吸引山越人迁出来。

历史上山越与东吴的冲突,严重拖住了东吴的发展。特别是赤壁之战后,东吴明明有大好机会拓展疆土,然而却因为要分出不少兵力防备山越,导致不能集中力量北上。当曹操缓过气来之后,机会也就失去了。以至于后来数十年,孙氏都只能往西发展,而不能向北。

然而现在却是不同了,削策的怀柔政策虽然暂时没有吸引多少山越人出来。但山越也没有跟削氏为难,只是在深山生活。历史上山越因为粮食不足而经常出山抢粮,如今因为江东粮食比较丰足的原因,竟学曹植,利用粮食跟山越进行商贸往来。这就进一步化解了孙氏与山越之间的矛盾。

这么一来,就使得孙策可以腾出大部分兵力,进攻江夏了。而显然,这次削策也是下了重本,除了亲征之外,谋士周瑜,大将太史慈、

周泰以及老将黄盖、韩当等等都没有落下,可谓志在必得!

正是曹植见到孙策出动的阵容豪华,才如此慎重。点了点头凝声道:“孙伯符劳师动众,以黄祖之才,江夏未必能守住。若江东成功拓土,那么对我等而言绝对是一个威胁。”

曹植这话,已经间接说出了他对这次江东与荆州之战的结果判断。

众人对此,都没有太大的意见。毕竟黄祖有多少斤两他们这两年间与黄祖或多或少都有些往来。心中自有估量。

反观孙策,一年间横扫江东。加上对山越的处理手法让人看出他的成熟,如此智勇双全之将,更是棘手。

一旦江夏被孙策夺下,那么淮南这边所受的压力就会更大。

赵云身为武将,明白情况之后立即说道:“四公子所言甚是,而且我淮南刚刚才恢复,若经历战事百姓亦会受苦。再者,寿春城墙破败,云以为修复寿春城墙”刻不容缓!”

听到赵云这话,刘晔、韩浩、司马孚、蒋济四人齐声拱手道:“子龙将军言之有理,修复寿春城墙刻不容缓。不然的话,若江东大军至,我军难挡!”

众人意见虽然一致”但曹植却是缓缓摇头道:“吾不准备修复寿春城墙,最起码这几年内不会。”

“什么?”众人听得大惊。赵云急道:“四公子,若不修复寿春城墙,一旦江东大军压境,只怕难以抵挡,到时候……”

这时,曹植却是摆了摆手道:“诸位稍安勿躁”且听本公子道明原因。”

赵云这才住嘴,与众人一同用疑huò之sè望向曹植。

曹植微笑道:“本公子以为,寿春并不是作为淮南治所的最佳地方!”

听到这话,众人俱是一愣,而几名谋士眼中却是lù出思索的神sè。

良久,刘晔却是试探着说道:“四公子的意思”莫非准备新建一城,作为治所?”

曹植轻轻点头道:“然也,而且本公子心中也有了打算!”

蒋济闻言,皱了皱眉头道:“不知四公子准备选择何处?寿春曾是楚国都城,加之位于淮水南岸,扼守北方南下的门户,极为要紧。若是丢弃…只未等蒋济说完,曹植却是摆手道:“子通误会本公子意思了。寿春确实非常重要”然现在北方大部分已属朝廷管辖,余下二袁只不过是冢中枯骨。寿春最重要之处乃是扼守南下要冲”如今北方既定,寿春的作用就减弱了。相反,南方未定,孙策、刘表表面上虽支持朝廷,事实上拥兵自重,这之间必有一战。如此一来,淮南的作用就转变,不是袁术之时作为扼守南下要冲的作用,而是阻止南方诸侯北上的第一道防线。寿春南面一片坦途,根本不能起到太好的防御作用。故而本公子以为,当在淮南择地扩建一城,以扼南方北上之咽喉。如此一来,此城当与寿春作用持平,南北同守淮南!”

众人听完全部默然,最后都不自觉地点了点头。事实上曹植这分析非常有理,寿春在抵挡北方大军南下时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对付南方的大军,作用却是极低。现在北方几乎平定,若还以寿春作为防守要点,显然战略上有错误。

定了定神,司马孚问道:“那四公子准备选何处扩建新城?”

曹植微微一笑,长身而起走到挂在旁边的地图前,一手点着淮南中心的位置大声道:“合肥!”

听到曹植提到合肥,所有人瞳孔先是一缩,而刘晔和蒋济两个淮南人,立即就lù出了然的神sè。

合肥,这个地方此时还不起眼,无论是先秦时期,还是秦汉两代,合肥都仅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县城,得不到世人的关注。

而历史上合肥扬名,还是十多年之后的事。而令合肥扬名的,自然就是张辽以八百勇士大破孙权军的逍遥津一战。

这一战毕竟让张辽威震天下,更让曹操以及孙权,都意识到合肥这个地方的重要。由此,合肥开始得到重视并急速发展。到了魏国立国之后,合肥便已经从一个普通小县,一跃而成为扬州治所,取代了寿春。

不过,合肥并不是历代都作为淮南地区治所而存在的。基本上是看国家战略情况而定的,若要防守北方,那么淮南地区的治所便会设在寿春或者寿春附近的地方(因淮河变化而历代有少许不同)。若要防守南方,那么治所多会设在合肥。

整个淮南这么大,为何防守南面进攻合肥就是绝对的要冲呢?

这是因为,合肥附近有施水和淝水两条大河,而西南不远处便是巢湖。谁都知道,南方擅长的乃是水战,南方的水军可以通过河道从长江驶入巢湖,而后在巢湖驻扎。当要季汛期的时候,原本并不连通的施水和淝水就会相连。如此一来,南方的水军便可以在巢湖逆施水而上,开进淝水,随后tǐng进淮河。

水军对南方部队的重要xìng不言而喻,凭借着水军,南方的部队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大军可以放胆源源北上,而没有粮草的压力。加上,水军又可以配合大军作战,对攻占整个淮南极为方便。

而刚巧,施水和淝水在夏季贯通的那一段,便在合肥附近。如此一来,合肥就变成了北军能否守住南方水军进入淮河水系的致命关键点!

可以说,谁占领了合肥,就等于占领了淮南。这里与寿春,可以说是防御南方和北方的两大重镇。

而现在,这个防御南方的战略要冲,还未被开发出来!

刘晔和蒋济相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蒋济便点头道:“合肥的确是防御南方的最佳地点。扩建合肥之议,济以为该立即执行。”

蒋济是肯定,刘晔就更加干脆了,凝声道:“四公子,扩建合肥所需的石材可在淝水沿岸采集。而夏季汛期之时,石材可以运到离合肥最近的地方,再转由陆路运抵。由于淝水和施水连通的时日不多,晔以为应该趁着这段时间,将尽量多的石材运到合肥。这么一来,可节省不少运力。”

有了刘晔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