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曹植 > 第318部分

第318部分(1 / 2)

>    曹植不敢说什么,只能拱手应道:“诺”

眼见曹植离开了,曹cào却是对身边的许褚道:“将奉孝唤来。”

“诺。”

未几,郭嘉便来到,见着曹cào案桌上那份规划,郭嘉微笑道:“看来主公已经看完了。”

曹cào轻轻点头道:“这小子,却是比你这个鬼才还要鬼,现在还不满二十,竟然就能想出这么详尽的发展规划来。即便周公,也难以在他这般年纪定礼乐。”

郭嘉轻笑道:“那主公准备如何?”

曹cào指了指案桌前那叠厚纸,说道:“子建此规划虽好,然而却是会得罪不少人。我这个当父亲的,只能当恶人咯,只希望在有生之年为他将所有障碍除掉。为他所建立盛世铺路”说到这里,曹cào目光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郭嘉听得,拱手道:“嘉愿助主公一臂之力”

曹cào听着却是轻轻摆手道:“此事奉孝不要参与。”

郭嘉惊讶道:“主公,这……”

不等郭嘉说完,曹cào却是摆手道:“奉孝,汝年岁比吾要小许多,吾早已年老,也没多少年活了。你却是不同,十余年后汝之年岁也就与吾相仿,那时子建继位,以汝资历,正好当辅政大臣。”

郭嘉听得,有些jī动道:“主公正是chūn秋鼎盛之时,这托孤之事留待日后再议便是。嘉跟随主公已有十载,攻徐州、逐吕布、迎天子、战官渡、定辽东,如今天下已见承平之希望,主公怎么就弃嘉而不用?”

曹cào听到,也有些感动,轻叹口气道:“以吾现在之权位,能说说心里话的便只有你们几个老朋友。本书最新最快更新来自du58世上又岂有长生不死之人,当年始皇帝派徐福领一千童男童nv东渡求长生不老之yào。嘿,始皇帝虽然英明,然还是被徐福骗了。那东海之上,岛是有了,但并非仙岛,上面也有住人,不过却是比胡人生活还不如的夷人。子建派出的船队已经数次返回,都未曾见过什么仙yào。嘿,秦皇被骗,我曹孟德又岂会如此愚笨。世上本没有不死之人,既然如此还不如在有生之年多做些事。不瞒奉孝,这几年吾之头痛越来越厉害,特别是辽东回来之后,吾也mō不准究竟能活几年,故此这些恶事还是由我这个当父亲的来做吧。”

曹cào的病情他自己一直隐瞒着,就连郭嘉也是现在才知道。听到之后却是说道:“主公,不是有华神医?”

曹cào摆了摆手道:“华神医虽然厉害,但毕竟是人不是仙,其言吾这头痛症,除了劈开头颅,没有任何办法。然而人之头颅被劈开,又焉能活。如若不是他曾救了奉孝、冲儿的xìng命,如此胡言luàn语吾早就命人斩了他”

对于治病,郭嘉并不清楚,只能说道:“即便如此,主公也不必弃嘉而不用啊”

曹cào笑了笑,说道:“吾视奉孝如手足,此等玷污名声之事,吾又岂愿奉孝与吾一并做。千百年后,世人只会唾骂我曹孟德心狠手辣,乃是杀人不眨眼之徒。奉孝当与子建为千古贤臣与明君之榜样”

郭嘉听得,jī动道:“主公,这……”

曹cào摆手道:“奉孝不必多言,吾心意已决。还有,吾做这些事,可能会让文若与公达对吾不满。此事上还须奉孝与子建多多周旋。”

眼见曹cào已然做出决定,郭嘉只能轻叹了口气道:“主公,你这又是何必……”

曹cào听着反而没有了方才的落寞,哈哈大笑道:“奉孝其实心中亦清楚,yù要大治必须清楚障碍,这等恶人必须有人来做至于是非功过,正如子建所言,留待后人评价吧即便吾粉饰得再好,历史也总有揭开的一天”

郭嘉听着,只能无奈地叹气道:“嘉明白了。”

曹cào轻轻颔首道:“居中周旋之事,就拜托奉孝了。”

“嗯。”郭嘉应了一声,最终却是带着落寞的心情离开了书房。本书最新最快更新来自du58

当郭嘉走后,曹cào眼中杀气闪现,凝声喝道:“仲康,去将贾文和叫来”

许褚身为武将,对杀气感受最深,感受到其身上那浓郁的杀气,而且又去叫贾诩,略知情况的他大概已经想到,这次又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要人头落地了。但这个不是许褚该想的东西,故而他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便大步而去。

贾诩,在曹营里面极为孤僻,几近没有朋友。平日除了在家中读书和曹cào相招之外,基本不会外出,也不会与任何人来往。不过,谁也不敢小看他。在曹cào所信任的五大谋士里面,只有他一个是后来相投的,其他四个都是在曹cào起家的时候就跟随。但就是迟来,他也能坐稳五大谋士之列。而一些老于世故的人,却能发现,每次曹cào做yīn暗的事,都是让贾诩出手的。这家伙,就是曹cào隐藏起来的一柄利刃,这种人更加不能得罪。故此,所有人对贾诩都是敬而远之,就算相遇也就点头行礼,而不会深jiāo。

当贾诩一脸平静地来到书房中的时候,见着满脸杀气坐在那里的曹cào,贾诩目光徒然一亮。

曹cào望着贾诩,凝声道:“文和看来已经知道了。”

贾诩拱手道:“请主公吩咐”

曹cào摆手道:“本司空只是有所决定,还要文和为吾出谋。”

贾诩听着也不再客套,轻轻地说道:“河北世家暂时安稳,主公暂时无需轻动。不过,许昌那边在主公离开之后,有些人却是不安分了,主公当杀jī儆猴”

曹cào轻轻点头道:“说得好那当让何人动手?”

贾诩眼中jīng光一闪,凝声道:“二公子”

曹cào沉yín了一阵,目lù杀气盯着贾诩喝道:“子桓怎么说也是本司空的儿子”

贾诩缓缓摇头道:“帝皇家又岂有不争,当断不断,若主公下不了决心那么日后为祸更深”曹cào听完有些犹豫,贾诩见着却是劝道:“其实主公不必太过担心,只要四公子能顺利,那么以他的心xìng不会对二公子如何。相反的话,主公以为凭二公子心xìng,能留其他兄弟?”

听到这个,曹cào不再犹豫,拍案道:“好,就依文和所言去做吧。”

“诺”

……

这天曹cào的密话,没有传出去,就连郭嘉和贾诩见过曹cào之事,除了他们之外也没有人清楚。

隔了几天,曹cào忽然说要前往许昌。虽然此举有些突然,但倒是没有让人太意外。毕竟许昌有天子在,曹cào隔段时间去许昌一趟,亦属正常。

不过,当曹cào到了许昌之后,众人终于明白他此行目的所在。却是曹cào到了许昌,面见天子之后,提出废三公,而复行丞相之制。

三公也就是指司徒、司马、司空三职,此乃东汉建立之后所改之制。而丞相之制,即是秦代建立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此制为西汉所沿用。

三公与丞相三职之制看上去差不多,司马管军事,亦即对应太尉;司徒掌管政事,对应丞相,司空则行驶之前御史大夫之职。

看上去只是改换了名称,实质差不多。事实上却是差天共地,这或许也是中国人特有的语言艺术吧。后世人学习汉代历史,在讲到东汉的时候都会提到一句“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这话很多人都不了解,或许只读懂了表面的意思,三公是没有实权的。字面的确没有错,然而这区区几个字,却是包含了从西汉到东汉两百多年间的权力变动问题。

西汉开始承袭秦制,这没有问题。然而当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其却是觉得丞相的权力太大,掣肘了他,特别是担任丞相的都不是自己人。故此,汉武帝便将朝廷分为内朝和外朝。外朝就是原本的制度,而内朝则设置了大司马为首,上古以为军队为天子sī兵,故而内朝之首则为掌管天下军事的大司马,而且担任大司马的都是天子的家人(外戚)。

这便区分出皇家与政fǔ之间的关系来,这是周代以来一项极为重要的发展。因为周代的时候,天子就代表政fǔ,而政fǔ也指代天子,两者是不区分的。而汉武帝这么一nòng,皇家与政fǔ就区分出来,倒算是一个进步。这也使得,后来有时皇家内部出现问题,政fǔ的运作也不会受到影响,根源就在此时。

汉武帝也是聪明人,知道平衡的道理,故此还留下了点掣肘。以前是因为丞相的权太大,才设内朝以制衡。不过汉武帝明白这一点,后面的人却不明白,特别是有霍光以大司马的身份辅政,最后归还权力这一榜样在,大汉天子就更加倚重外戚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