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好的是物产丰饶。
况且住在这里虽然也照样忙碌,但毕竟不用入宫应卯,忙的也都是实事,对齐昭昀更好一些。
但顾寰和他做的不是同一件事,他留在京中挑选萝卜白菜一样挑选进入新军的部下,顺带尽量的扒拉好处,真的过来的时候已经盛夏了。齐昭昀让人采伐竹子做竹筏,已经做成了许多,顾寰这才带领千军万马而来。不怪顾寰在外人眼中始终是威风凛凛横刀立马的大将军,他向来排场很大,不是千军万马,就是铁锁横江,但偏偏齐昭昀把这浩大声势并不当一回事,总觉得这位将军天真又赤诚,是真正的好人。
齐昭昀放下手里的事务出城接他。
营房才刚建好不久,里面是空旷的,齐昭昀自己一个人也不好搬进去,此地太守是个周到且随和的人,多番邀请,把他安顿在城中,此次和齐昭昀一起出来迎接顾寰。像是他们这种做将领的,只要不是面对宿敌,每到一地也得和地方官打好关系,并非奉旨就可以肆意妄为。
顾寰没有居高临下的习惯,从马上下来和太守崔英打招呼,又和齐昭昀见过。他此次亲自带过来的人只有三五千,后面的陆陆续续会过来。一是因为顾寰性急,等不了那么久,想起齐昭昀也就近在咫尺,终于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们见面了,就不想再忍耐,二是因为这样一来营房那里还可以再准备准备,全都安排到位。
太守安排了宴席,不光招待了顾寰和随行亲兵,连他带来这几千人也一并安排了。顾寰暗暗赞叹。行军打仗要安排的其实和出远门也差不多,衣食住行而已,将领统帅最重要的就是统筹,倘若这事都做不来,什么冲杀突袭,更不可能有机会施展,就是无能而已。但崔英区区一个文官,看履历从未上过战场,居然能够轻而易举预先安排好几千人的饭食,把他们喂饱,真令人吃惊。
最重要的客人当然是顾寰,他是外戚先不提,仅仅将军身份就能轻而易举上达天听,崔英只是个地方官,论权势地位或与天子的亲近程度,都是顾寰更重要,何况还有齐昭昀列席。这一场摆在帅帐——主将自然还是顾寰,齐昭昀任督军。因为顾寰尚未来得及收拾,地方还是空旷的,正适合推杯换盏,酒酣耳热。
崔英是个面白长髯的中年男子,文质彬彬,笑口常开,比起齐昭昀更像是城府颇深,对上热情的恰到好处,对下大概是只笑面虎。顾寰不是没有应付过这种人,其实他和崔英相处的不错,只是总是忍不住去看另一张几案后的齐昭昀而已。大概是同为文官,或者多日相处的缘故,齐昭昀和崔英显然熟稔起来了。
想也知道,在此地破土动工,朝廷的支持是一方面,地方官的配合是另一方面,倘若齐昭昀没有得到崔英的帮助与认同倒是一桩值得吃惊的事。
顾寰知道夜深人静之后他会和齐昭昀做什么,但此时此刻哪怕只是隔着热闹的人群去看齐昭昀,他也觉得开始渐渐满足了。
这有点太容易满足了。不过齐昭昀走后,顾寰才好像猛然从一池温水里拔出头来,想起其实他和齐昭昀认识也就是这两年,但他已经习惯到了好像他们就应该认识,从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就注定是一对一样。事实当然并非如此。齐昭昀实际上是个战利品,还是他亲自接收的,后来他们成了同僚,再后来事情急转直下,他们成了一对情人。但齐昭昀在顾寰心中的形象已经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