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知道齐昭昀这些年和早些年的所作所为的。这个人生的如同一座光辉灿烂晶莹剔透的玉山,但其实也足够坚韧不拔,心狠手辣。在当下这种时刻能够听到皇帝说了宫中的动向之后当机立断转移皇帝出宫,接着又来说动自己出兵肃清宫闱,这种决心和反应绝非普通人能有。
这和师夜光的冷漠完全不同。师夜光甚至不觉得自己是个人,赵渊知道他对所有人都有距离,不愿意接近,也没有必要接近,因为他其实是在荒郊野岭深山老林里长大的,他从来不懂人群的意义。
师夜光只在乎自己。
齐昭昀只在乎自己的目的。也正因如此赵渊从没有把齐昭昀当做一个只有风姿卓著令人着迷的男人看待过。他太危险,也太无法动摇了,再说他又没有见过齐昭昀和顾寰怎么相处。
赵渊和齐昭昀对视,二人都在心里评估现在的局势,彼此互不相让。
但其实本来就没有太多选择,师夜光已经去找曹禤了,他们很快就要出发。
赵渊叹了一口气:“大人,你须得明白,孤既然未曾动大逆不道的心思,想要的也不过是全身而退。我还有高堂老母,和三个孩子。”
齐昭昀点头:“殿下赴汤蹈火,如此高义,我知道。”
赵渊站起身,翻开一张纸,齐昭昀自然而然过来打开他的砚台替他磨墨。
一张手书的军令很快下达。先帝殡天那一日之后没有多久,赵渊的亲兵再一次进入宫闱,而这一次血流成河。
第一百二十五章 ,幼帝
赵渊的肃清,很显然得到了当朝真正掌权者的一致赞同。霍利闭门不出,于是对军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赵渊本人,曹禤亲自到场坐镇,师夜光和齐昭昀都站在他身后,因此太后出现的时候,已经很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了。
曹禤出列,在火光煌煌一片动乱里对太后说,请太后移驾别宫静养。
这就等于是幽禁了。
放她出来后患无穷,但真正杀了她也是做不到的。新帝还很年幼,刚登基就弑母,显然只能是群臣欺凌所致。太后之所作所为,虽然未必没有大逆不道的内容,但她一日是太后,就永远是太后,移居别宫,逐渐抽干她的影响力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太后脸色苍白,几乎站也站不稳。
总之,一夜流血过去后,小皇帝自顾寰府邸移驾入宫,这件事和他离开宫里一样做得悄无声息。
半个月后,他成功登基成为新帝,改元承平。
齐昭昀被推举做前导官——上一次太子入储的时候,担当这个职位的人是赵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