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路漫长,又充满意外,就算不用多想,曹禤也知道这有多难。但他并不认为赵朔只是出于偏爱就下定决心选择了这个孩子。赵霈固然聪明,自从父母相继死后他也表现得足够坚毅,曹禤没有什么不满意的,但他毕竟还太小。无论将来要展示出什么样的才能,都不足以早早选定他做未来的皇帝。
赵朔不仅是为了这个人。
曹禤自己,其实不是对祭宫,巫女,神神道道那一套趋之若鹜,死心塌地相信的人。但他也早就学会不要忽略该重视的东西。
所以即使明明还有四位皇子,曹禤仍然坚持站在了太子身后。
太后那种女人,其实并非仅仅是被逼疯了,她自己本身就有旺盛的权欲。女主临朝的事情从前也不是没有过,但不能是现在,不能是她一定会改换朝廷,一定会大型杀戮的现在。
从一开始这就是个不死不休的局面了,巫烛入宫产下一子,顾寰在她背后提供支持,赵朔有意促成皇后权柄旁落,外戚争锋,削弱后族影响,然后立幼子。他要的就是这个局面,就是要提前拔除预留的疮毒,就是要逼得皇后走投无路,但却无人可用,不能真正动摇根基。
然后除掉这一支力量,局面就平稳了下来。
赵朔没有算计到的,恐怕是巫烛之死。如果她没有死,那么此时此刻的太后就应该是姓顾了。内有太后,外有顾寰,稳稳当当,不可动摇。曹禤并不对巫烛有过高的评价,但他也知道这不是个普通的女人。她在后宫几乎悄无声息,从未真正以后妃的身份闻名。
她从前名满天下,她后来一死更加轰动,但曹禤就是有一种感觉,当她做了太后之后,她会拥有更大的名声。可惜,现在不可能证明这一点了。
即使对曹禤而言,做出支持惠王清洗宫中人众的决定也不容易,但他最终还是这么做了。这条路上其实已经铺满了献血,首先是赵济的,皇后的失败,然后是顾夫人的殒命,接着是两头作战死伤无数。他们为了什么呢?他们为的是这无止境的杀戮终有一日能够停下来。
现在这就是个机会,也是唯一的一条路。是命运逼着他们走到这一步的。
新帝登基一个半月之后,京中收到了顾寰求援的表章,言辞迫切且紧急。齐昭昀请求率军驰援,曹禤将这件事放到常朝之后,在崇德殿偏殿与重臣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