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皇上。”公公赶紧起身搀扶着他,担心他气喘的老毛病旧犯,他紧张的帮他轻轻平复着后背,并担惊的说道:“皇上您消消气,切不可伤了龙体啊。”
“去,去把太子给朕找来,朕一定亲自向他问个明白。”李渊实在不可容忍,李建成如此伤风败俗的行为,但他此时被气昏了头,完全忘记了重要的正事。
“皇上您先消消气,眼下皇上没有十足的证据,来证明太子殿下淫…秽后宫,就算是有,皇上也不能在此时向殿下质问。”
李渊也在愤怒中稍稍缓解了一些,他不明的看了公公一眼,公公又说道:“皇上您想想,眼下宫里对重立储君的事,是传的沸沸扬扬,如若皇上您此时揪着太子这个软肋不放,岂不是明显刁难太子殿下,这让那些有意于重立太子的人怎么想?”
公公当然是希望李渊对李建成越怒越好,但是为了避免李渊清醒后,怀疑他是故意透露李建成不堪的内幕,所以他还是谨慎的多绕几个弯子比较安全。
即便是关乎到重立太子,李渊还是不甘屈服的说道:“照你这么说,朕难道就要坐视不管吗?”
“当然也不是,除非皇上打算对重立太子一事做考虑,否则太子荒…淫无度的丑闻,必定会成为天下人耻笑的把柄。”公公语句中稍有停顿,他提醒的很全面,但试探的也很到位,他相信,李渊在得知李建成的行为后,肯定会对重立太子的事,改变最初的决定,至少他不会轻易,放弃追究李建成的恶劣行为,除非他还有意让李世民继续太子之位。
李渊承认公公所说的话,都关乎大局,他忧心忡忡的做回龙椅上,他本来就对重立太子的事犹豫不定,眼下因为李建成恶劣的行为,他动摇了,他只顾自己百年后名誉的自私心理,也许国家兴旺,百姓安康,才是他应该顾虑的长远。
李渊无力却沉重的说道:“这件事是否还有其它人知晓内情?”
“回皇上,此事虽然无人提及,但是纸包不住火,那些朝臣皇子们随不提,但对此事也都心知肚明,只是碍于太子殿下的身份,大家多少都避讳几分。”
李渊闭眸深深的叹息了一声,“传朕的旨意,朕龙体抱恙,近日不能如时早朝,故此早朝暂由太子接替,秦王辅助。”
公公疑惑不明的看了李渊一眼,明明该是李世民接替朝政,可李渊偏偏选了李建成,他实在是不明李渊的用意。
尽管不明,他还是颔首说道:“奴才这就去传达。”
李渊颇显疲倦的挥了挥手,他此意,不但是避免了给朝臣答复,且要利用这次的安排,试探一下李建成和李世民其中,哪一方先按耐不住出击。
他之所以选择让李建成接替朝政,而李世民只辅佐的用意,也是想试探他们双方的心胸到底多宽,沉浮到底多深。
李渊的旨意传开后,李世民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后,便意识到李渊的此举,对他极为不利,眼下他有意唆使朝臣去上奏重选储君人选,可他不但回绝答复,且还以抱病为由,避免了这件事,还下旨由李建成接替早朝,这明显是不打算重立储君人选。
李世民独自沉思了许久,还是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所以他又急急忙忙准备去找那些朝臣们商量对策,只是在他刚走出碧水阁时,那名李渊身边的公公,及时的说道:“殿下留步。”
李世民闻音看去,因为是李渊的贴身宫人,所以他并感到面生,只是为他的行迹有些不明,所以他冷冰冰的说道:“你是何人,为何在本王这里?”
公公颔首说道:“奴才正是在此为等候殿下。”
“哦?”李世民惊奇的说道:“看来公公是好等了。”
“殿下言重了,奴才斗胆,敢问殿下可是为皇上的旨意离开?”
由于他是李渊的人,所以李世民并不惊奇他知道这件事,只是他不明,这个人知道他的行迹,却为何还明知故问,于是他不以为然的说道:“公公这是有何指教?”
“殿下折煞奴才了,奴才不过是一名宫人,岂敢对殿下您指教。”公公颇为恭敬的颔首示意了一下。
李世民略显不耐烦的说道:“那公公此来是为何?”
“不瞒殿下说,奴才也正是为殿下的行迹而等候。”
“那公公又何必多费口舌,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本王没时间陪公公候着。”
公公也不敢所做逗留,所以他又严谨的说道:“殿下如若信得过奴才,您不妨以仁孝,退一步取海阔天空。”
李世民不明的看了他一眼,因为不能理解他话中的意思,所以他也没能给出回应。
这时公公看出李世民的不解,于是他又意味深长的说道:“有时候,往往表面上的东西,最容易蒙蔽初醒时的眼睛。”
第375章 深陷牢狱
李世民剑眉微蹙了一下,公公的话意有些深奥,他一时不知从哪里去理解,也不等他明白内情,那名公公又颔首说道:“奴才告退。 ”
话已至此,公公相信以李世民的机智,绝对能理会他的暗示,所以他颔首退了两步,以最快的速度,小心谨慎的消失在李世民的视线中。
李世民目送着那名公公的视线,早已是流露着浓浓的所思,虽然那名公公没有说明指示,但他也不难分析他的暗示。
大概的意思,也就是要他不要轻举妄动,甚至要协助李建成辅政,但他更注重的还是他最后的暗示,表面上的东西,也许不止会蒙蔽人眼,想必更容易蒙蔽人心。
李世民放弃了前去找朝臣商讨这件事,因为他赌一把那个公公的提醒,他相信,李渊身边的人,不会不知内情的情况下,来暗示他这些,至于那么公公的用意,想必也和其它人一样,顺从强者。
经过几天的代理早朝,李建成还算是低调,不仅事事都谦虚的询问朝臣们的意见,且还关注李世民的建议,可谓是尊重了文武百官,也给足了李世民的面子。
李世民还在为李建成的行为,感到困惑不明时,李建成终于耐不住,做出了行动,他不仅偷偷出宫,且还是去大牢见李元吉,想必是计划怎么把李元吉救出来。
李建成终于看到希望之光,他当然好借机翻身,不过他眼下没有兵权,所以他只能想办法借用李元吉的兵权,虽然李渊撤回他的兵势,但军令以及兵权都还在他手,这是他唯一可以利用的兵权。
李建成为了避免被人认出,所以他选择在晚上潜入大牢,并以一身士兵的着装混了进来,而大牢中的李元吉已经失去人样。
他乌发蓬松散乱,衣物更是脏污满身,此时正颓废的蹲在牢房里,也不知睡着了,还是痴傻发呆,许是没想到会有人来看望他,所以他对李建成的到来,是无动于衷。
李建成四下看了看,在无人的情况下,他轻轻的唤了两声“三弟,三弟。”
李元吉像个傻子一样,依旧是闻所未闻的状态,李建成又不敢大声喧哗,他只能找个离他的近的位置,又说道:“三弟 是我,我是大哥呀。”
李元吉埋着头,看不见他的脸,却听他消沉自嘲的说道:“我如今是个将死之人,大哥怎么会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