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聿坐在专囚禁犯密室的正中央,看着几个刚刚闹着要殉葬的冥顽不灵老固执们被五花大绑地捆在木柱上,每人口中也塞着布巾以防他们咬舌自尽。
这些人,就是谢海以Si换来生机的卑追族狼裔遗部。
其实,绝大部分的人都接受「招安」,只有眼前几人顽固不化,而带头者,依然是柴莫铁。
想起谢海,从他单人匹马、只身潜入皇g0ng找承治皇帝谈条件开始,他孤勇的气魄便令穆聿为之改观,心中敬他是条汉子。
这阵子,虽然皇帝派出暗兵的力量协助正军追查狼裔遗部的下落,但他们也不是省油的灯。在柴莫铁的筹谋下,行踪一直飘忽不定,对他们的具T人数更加不明。即使刚灭了一批、隔天又涌出另一批,人数源源不绝的补上,令承治皇帝、穆聿等人束手无策。
就在此时,谢海夜深闯入了密议房,与承治皇帝谈判。
他提出可以协助皇帝把所有的狼裔遗部全数引出,但条件是要皇帝以「招安」为前题来安顿他们。如果他们愿意投降、放下过去,大楚国便要既往不咎,给他们一个国民的身份,让他们安心在大楚落地生根。
同时,谢海愿意事成後,背负起贪生怕Si、卖族求荣的骂名,在他们面前自刎,以绝其再有反扑之心。
承治皇帝当时反问谢海,如果他不答应又如何。谁知谢海亮出藏在袖中的匕首,抛下「血溅五步、同归於尽,从此大楚永无安宁之日。」这几句话作回覆。
当时气氛紧绷凝重,未几,承治皇帝答应了他所求,并即场写下二份内容相同的诏令,同盖了天子印为证。
其中一份交给谢海,如他日谁人违约,便任凭另一方把手上的诏令公告天下,以毁其名,招来世人指骂,尽教七州五国之内的君王鄙弃。
谢海拿了诏令後才默然离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事後,承治皇帝召见了一直在暗处准备、只要皇帝把桌上的杯子丢在地上,便和禁军一起冲入救驾的穆聿。当时他提问皇帝为何不召他上前保护及答应谢海的提议。
承治皇帝解释这是一场属於君王间的角力,b的是气魄、气度、胆量及远见。
谢海敢单枪独马前来讨价还价,证明他十分明白狼裔遗部的优势及大楚对他们的无可奈何。
同时出入皇g0ng如入无人之境地,可见他的实力不容小覻。如果这时承治皇帝叫上一群人来堵他,不但显得自己太娇气,而且万一让他成功逃出皇g0ng,那大楚的面子不知往那里搁。
而最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条件於承治皇帝而言可说是兵未血刃的好方法。既显出大楚泱泱大国之势,又解决了这些散兵游勇,一石二鸟,看不出有b这更好的解决方法。
承治皇帝当时更胜赞谢海没丢了他父亲乌伯烈元的面子,扞卫了作为一个君王最基本的信义—以民为贵。
倘若谢海最後真为他的子民而Si,承治皇帝亦敬他那王之大义,为他举行大楚最高的礼祭仪式,让他风光大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穆聿一五一十地把谢海默默为他的子民所做的事及牺牲全数告知柴莫铁等人,他严肃地道:
「不论是叫谢海或目尔那戈,他也绝不是你口中的孬种。为子,他对得起父母;作君,他对得起狼族一裔。他是一个视子民先於自己的称职君王,是顶天立地的铁汉。」
穆聿向狱兵挥手,示意为那些被捆起来的老固执们松绑,又冷冷道:
「我现在把你们全放,这里有各位在大楚的新身分及盘川。你们可以选择接受这些或继续寻Si,如是後者再也不会阻止,只要你们觉得这样做对得起谢海的苦心。当然,如果想稍後再兴风作浪,我也绝不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