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船打不了什么大仗的。”丁一倒是不怎么激动,毕竟见识过航妈的人,至少也得弄条背负式炮塔的战列舰出来,才能让他动容吧,就算风帆战列舰,丁一都也是感觉工业基础上不去,对现实的妥协罢了,别说这么一条帆船,“叫你来负责这条船,是为了让你二个月后,去南京监造风帆战列舰,你得把这条船的指挥、驾驶都吃透,到时还指望你培训水兵呢。”
黄萧养听着丁一这么说,却便更加激昂起来:“好!一哥,陆路上打仗,在你面前,阿养不敢吹水;但若是真能造出那种战列舰,他老母的,七海之上,一哥的旗到,谁敢不服,我即刻就叫他冚家铲!”
“七海?”丁一摇了摇头,走到船舱外望着西方,对黄萧养说道,“我们要一路打过去,一路向西,三佛齐国,再杀过去,在淡马锡建立一个补给站,然后往欧巴罗进发!不论是尼德兰也好,西班牙也好,英格兰也好,都不能拦住我们的脚步!”
黄萧养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出心中的疑惑:“尼什么兰?西班牙又是什么?一哥,你说的我全没听说过,好犀利么?只听说过西方有个大秦,也是很大的国家……还有个天竺,唐僧去取过经……”
“天竺?那不是海军的事了。”丁一眺望着远方,海风扑面让他觉得许多的烦恼都随风而去,“大秦的确很大,不过很快就要覆灭了,如果我们不努力,在大明北方的鞑虏,说不定就会入侵中原,然后紧接着开始工业革命的欧巴罗,就会用大炮轰开我们的国门……当然,这一切是我的推测,只是,阿养你信不信?”他突然向黄萧养提出这样的问题。
黄萧养并没有回答丁一的问题,他站在丁一的身后:“一哥,我信你。”他对是否会发生丁一所说的事,并没有去选择信与不信,他只是相信丁一,特别在他掌握了这条飞剪式帆船之后,他已经开始迷信丁一。
第五章忠义无双(四)
一条帆船引发的崇拜?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如果给予一位明军将领,四挺通用机枪和足够多的弹链时,这种情况同样也会出现——在人类历史上机枪第一次投入战争时,四挺机枪就抵挡了五千人的冲锋并干掉了其中三千人。
这条飞剪式帆船不单单有着让华夏式船只无法追赶的速度,也不仅仅是舵轮让驾驶技术变得更容易学习。而是如黄萧养所说的:“这不是一条船,这是水师,足以纵横七海的水师!”他这么说,并非空口白牙地乱讲。
“阿养不太会说话,新训营若果不是一哥你教我去,只怕第一天,阿养就将那些教官仔,打到他老母都认不出他来!”黄萧养面对上丁一时,格外的坦荡,他觉得丁一的脑子比自己好用,在他还没起事时,就连结局都预料到了,所以他完全地把心里的感受都倒了出来,“但到了船上,就真的不同!”
到了船上,他开始主动地去遵守丁一订下的各种规章制度了。不论是水兵的出操,还是轮值刷洗甲板,或是操纵风帆的练习等等,因为对于船,黄萧养有着天生的亲近,他能感觉得出,这些东西一旦用于实战,会出现什么样的效果。
“愿意把甲板刷得比自己的脸还干净,这样的兵,叫跳帮,就不会缩卵!”他在向丁一汇报时,颇有些激动,不时都会失态地冒出一两句粗俗俚语,“我走到舵舱。就会有值班的军士喊叫‘舰长到达指挥室!’然后向我敬礼;当我离开,值班军士就会叫‘大副接管指挥!’,开始我觉得那厮拍马屁拍得太狠。我不太喜欢他,后面想一想,这样的士兵,跳帮过去,他会听从命令,叫他进就进,叫他退就退。不会为了抢东西,叫回来都不肯……后来才知道一哥定下的章程……有这样的兵,有这样的船……一哥。你说要把这海都霸了,当海龙王,阿养也信你!”
丁一笑着点头,但当黄萧养说完。他还是禁不住皱了皱眉头:“别老想着跳帮行不?十二门炮。是现在我们全部家底了,教你来操持这船,却不是让你光着膀子咬着钢刀,扯着绳子带人跳帮的。”
这十二门炮,可以说是怀集工场现时最高的冶炼和工艺水平的结晶了。怀集工场出产的低碳钢,严格地说现在仍然无法达到炮管用钢的要求,当然,生铁都可以铸炮。问题就是连续射击之后,炸膛是毫无征兆的。如果引爆边上屯积的火药,那真的就是自沉了,根本就没有什么悬念。
以此时的水平来说,青铜,是丁一的唯一的选择。
但是,丁一手上的铜,连一门炮的材料都不够,而且铜炮因为本身的质材,无法刻出膛线。但是有船无炮,那么下一步上海南京那边的风帆战列舰若是真的能按计划弄出来,难不成还真的去跳帮作战?
所以这十二门炮,不单是使用了扩孔的方法而不是泥模铸造,还尝试了冷锻膛线,并且,用了四层炮管,就是复合材料炮管:内层使用低碳钢,外层使用铸铁。通过这样的复合层炮管,来达到内壁受压、外壁受拉的效果,分布均匀的各层体应力都作了功,所以要比同样壁厚的单层体火炮坚固得多!当然,一个炮筒要套在另一个炮筒上,而且还要在烧热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炮管制造自然是非常复杂,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也要多得多。【注】
在平炉工艺成熟之前,这十二门火炮,真的就是丁一所能拿得出手的全部了。
“几百发炮弹,还是省着用吧。不然还得回广州府停泊,把弹壳运回怀集,然后装填好运到港口,一哥,这么整,真是黄花菜都凉了!”黄萧养真的不是徐珵或是文胖子那样的个性,或者他觉得,在丁一面前,没必要藏着掖着,“跳帮没啥,吴全义带着这二百军兵,都是好苗子,他老母练了三四次,确实就系掂!不怕死,听指挥!就算在船上厮混了七八年的老手,我看拼起来,也不见得能在他们手上占得了便宜!新训营出来的兵就是不一样,一哥你是对的,要当咱们的兵,就全得先进新训营!”
丁一被他呛得说不出话来,因为黄萧养说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
就是没有铜!除非丁一愿意折腾前装滑膛炮,否则的话,就是这么一个局面,每门炮只有几十发炮弹,当然了,后膛炮加上铜壳炮弹、可调式延时引信、榴弹、线膛炮管,命中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第一!
只不过在海面这样的复杂环境下,这世界第一的命中率,其实能有多高,丁一自己也是没谱,海军陆战队怎么训练、作战他多少还知道,海军舰长和指挥专业,他真的就是两眼一抹黑,全凭想像了,能回忆出这个多层炮管都是极不容易了,要估算出这样的炮管,能在一千米内的命中率,杀了他也弄不出的事。
“放过几炮?”丁一冲着黄萧养这般问道。
后者老老实实地回答:“左舷六门炮,都打过两发,然后我就不舍得整了,这玩意要能搞中,一炮都一条船了,但很难搞中啊,我弄了条几百石的船,按着一哥说的距离,打了一轮,六门炮没有一发中的,再装了一次弹,仆街啊,一发整中,几百石的船,就碎了!开过去看,海面一堆木渣,真系如果有人在上面,绝对冚家铲……”
丁一耸了耸肩,十二发能命中一发,这成绩似乎也说得过去吧?事实上丁一并不知道,命中的距离其实差不多也就是五六百米左右,不过的确这样的成绩也算不错,而且丁一对这十二门舰炮全部都是配备了爆破弹而不是穿甲弹,使得一旦命中的效果的确就很惊人。
“多练习一下吧。”丁一也只能这么对黄萧养说,因为海战真的就非他所能的事了。
但事实上,在接下去的海面战争里,黄萧养跳帮的身影仍然不少见,因为他认为用火炮,太昂贵,太麻烦。而这艘“广西”号飞剪船,极快的速度,还有黄萧养本人对于海战的敏锐触觉,又使得它极少陷入被包围的情况。
幸好丁一并不打算在自己不专业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