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重启大明 > 第481部分

第481部分(2 / 2)

宣德年的举人或者需要沽名钓誉,但丁一是景泰年的探花。

进士已是翘楚,一甲探花,绝对的学霸,对于读书人来说,已是绝对的仰望。

单单这一点,丁一就不需要用到亲手推食的地步来沽名钓誉,没必要,军兵在大明是极底的地位,而探花绝对是士林光芒四射的明星。

更何况,探花,只不过是丁一身上,最为不足道的一顶冠冕。

当那两个食盒空了之后,丁一走下了城墙,跟在他身后的守将哽咽着说道:“老大人,可您自己还没用膳啊!”

丁一听着,端起食盒里,那碗吃完了抄手的汤,喝了一口,笑道:“味道不错,谢谢。”

那守将看着,泪水就垂了下来了,他突然自己先前三十年白活了。

人是有需求层次,一个将要饿死的乞丐,通常很难会去考虑气节之类的问题。

一个底层的军户也很少会去思考尊严的问题,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让上面的百户、千户看自己顺眼一些,看着丁一的举止,那些被大明第一师的士兵,驱赶到城门边的军户,他们只是感动,只是落泪,只是喃喃道:“咋没让俺们遇着这等好的大人啊!”

但能把守一门的守将,他也是千户职衔的人了,他会考虑自己人生的定位。

他跟着丁一走了这么一圈,看到的是平等的尊重。

不是爱兵如子,丁一就象是这些士兵里的一员,他与这些士兵有着如兄弟一般的尊重和融洽。

这倒是丁某人所没有预料到的附带效果,那就是城门推食食之的一幕,让成都的百姓、士子,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丁一,这个年代的华夏的百姓,往往对于品行好的人,有着先入为主的信任感,通常会认为清官主张的不会坏,而对于丁一,在看到这一幕的成都人,便觉得人品这么好的人,自然就是好官!

“见过容城先生。”右布政使马昌向着丁一拱手行礼。

而镇守中官也作揖道:”见过少爷。“

他们的神色与之前有所不同,有着一种不忍的感觉。

如果不忍告诉身患绝症的亲人,他已无药可医、不日西归的真相。

第八章转进(七)

因为他们看见了刚才这一幕,丁一这样的人,至少在马昌和陈清的心中,是值得尊敬的,是不应去受那样的逼迫,去走到那样的结局的。他们知道是什么样的结局,与天下士大夫为敌,只有一个结局,身败名裂的结局。

”说吧。“丁一很平静地微笑着,向他们这么说道。

陈清长叹了一声,向马昌说道:”文明兄,还是,还是你来说吧。“他着实是不忍对丁一说出口来。

马昌很无奈,但他不得不说,虽然他可以教边上那胡拱辰的幕僚开口,但那幕僚不够资格来说这种事,这里够份量开口的,只有他或陈清,所以他只好开口:”藩台的意思,是教大明第一师驻到都江堰那边去,收罗溃散的兵卒,等候着兵部的调派,在兵部公文下来之前,成都这边会教富户募捐一些钱粮,给予大明第一师那边一点帮补。“

丁一点了点头道:”承情了,条件呢?“

“先生要离蜀上京。“

”好,等曹吉祥赴藏把人接回来,我就上京师去。“

”先生,藩台等不了那么久。“马昌说得有些艰难。

“那么,等大明第一师驻到都江堰,我就启程吧。“丁一并没有太大的反应,缓缓这么说道。

陈清苦笑道:”如晋少爷,藩台也等不得那么久。“

“明白了,我明日就启程。”说罢丁一抬手行了礼,却就叫上几名亲卫。往雅州方向奔去。

这时在马昌身边,一直沉默的那名胡拱辰的幕僚,开口说道:“他不知道。上京是取死之路么?”

“虽千万人,吾往矣!”马昌说着,泪涕皆下。

胡山的身体素质很不错,在离开了藏地,又有正常的饮食之后,他已经能下地了,尽管腹部那道还没愈合的刀口。依然让他不得不弯着腰。但他已开始和几个略有好转的参谋,开始处理分派大明第一师的军兵。

这让丁一回到雅安时,很有些感动。胡山向来很沉默,也不爱出风头,他很少意气风发的做些什么出人意表的事,但他总是一声不发地努力办好丁一交给他的差事。不过这一次。胡山开口了,从来不好争权的胡山对丁一说:“先生,师叔不合适留在这个位置。”

丁一望着他,轻声问道:“你需不需要再考虑一下?”

“不,先生。”胡山很坚定地摇了摇头,他沉呤了片刻对丁一说道,“师叔不适应担任新式军队的指挥官,她更接近和符合于旧式大明军旅的将帅。特别是师叔潜意识里,对于督师文臣的敬畏。这样会很麻烦。特别是在现时这种景况里。”

“详细一些。”丁一皱起了眉头,这是他原本从来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他不是全能全知的所在,不可能顾及每一个细节,更为重要的是王越这个原本的史上名将,在丁一的调教之下,没有谁可以说,王越不能胜任新军的部队长。

何况丁如玉在平黄萧养时,无兵无钱她都硬把黄萧养的大军挡住,丁一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发生。

胡山从鼻孔里呼出一口气,在丁一面前打如玉的小报告——不论他是否承认,这都是一个不变的事实——很让他有些压力,但他这样的人,开口之前已经想了许久,不到不得不说的地步,是不会开口的,而一旦开口了,就不会只说一半:

“师叔不会用参谋,就算制定了作战计划,基本也是随意性很大;喜欢越级指挥;总是认为思想工作是婆婆嘴巴,不痛快;对于军队的指挥理念和思路,过于陈旧,总是习惯建立防线式、长城式的防御系统;不愿意主动寻找战机,而更倾向于把自己放在防守者的位置上;对于督师文臣那边的命令,师叔的服从性很强,我和丁君玥、邢大合都提过这问题,师叔总是以您不在华夏,一旦翻脸的话,两广根基不保为由来劝说我们,也就是这样一次次的让步,石某才会得寸进尺……”

丁一听着胡山的报告,不由得点起头,胡山说的这些问题,有一些是指挥风格的问题,而大部分的确就是旧式军队将领和新式军队指挥官的区别。事实上丁如玉在指挥冷兵器作战上,的确要显示出其不凡和天赋,在这后期只有二千士兵,而且弹药耗尽的时候,仍能守住防线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但她和王越不一样,她不是丁一的学生。

在这个以丁一为核心的利益团体里,她是因为爱,还有从小和丁一的相依为命养成的依恋,而走在一起的,跟信念、信仰没有关系。她跟王越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是认同了丁一的理念之后,并理解、接受了丁一所推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