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重生之大明国公 > 第195部分

第195部分(2 / 2)

而通敌叛国这种事情,那就要另当别论了。中原大地地广人多,所谓这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有。倘若是有一天,大明朝行将日暮,被他族的铁骑踏遍山河,已经是回天乏术的时候,可能这种通敌卖国的人绝对不会少。想想之前,想想大宋,南北两朝几百年的时间里面究竟出了多少位汉奸、走狗,这种事情也就是自然而然了。

但是这种情况说来也只不过是一种自保而已。毕竟一个帝国的倒塌是必然会有其原因的,而若是真的到了那种时候,仅仅靠着一两个人的忠心,恐怕也是挽回不了什么。但是总会有人在那个时候来个逆向思维,觉得即使自己这么一两个人倒戈外族,也是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国家已经是那个样子了,没有必要陪着它一同送死。

但是这种想法绝对不会出现在这种时候。如今的大明朝虽然说不强盛无比,但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北方鞑子的骚扰也终于算是落下了帷幕,封贡互市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那效果绝对是明显的。再加隆庆开关,允许私人船只出海航行经商,这点也是让百姓们的生活有了很多改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几年说来并没有什么规模比较大的叛乱造反时间在大明内地发生。即使有,如西南、福建前几年的那些情况,也是被朝廷很快地就镇压了下去,根本就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

这个时候,正是百姓们安居乐业,下级官员们想办法收财敛富,级官员想办法拉帮结派、更一层楼的时候,主动吃里扒外,通敌外国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刘山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在这种时候干出了这种事情。事实证明,他所选择的时间的确是没错,也果然是拉了不少人垫背,只是却都是一些平民百姓而已,实在是死有余辜。

张凡继续在叙述着。当他说到扶桑大军登岸,靠着埋伏在苏州城中的人攻下了苏州,之后又一路直接向着只有几百人驻守的扬州城而去的时候,隆庆整个人的精神都紧绷了起来。特别是到后面,张凡说到扬州城几次都几乎是要告破,甚至是张凡自己也是时时处在危险的境地之时,隆庆那股紧张的情绪简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而当他听到海瑞带着与倭寇战斗之后残存的一千兵马前来援助之时,隆庆更是低呼“好险”,而他的脸更是露出了充满希望的神色。当张凡说道戚继光的大军终于到来,而那些攻城的扶桑人也是被打的抱头撤退之时,隆庆差点就从座位站了起来,口中也是高声“叫好”。

到了最后,张凡说到戚继光是如何歼灭那些扶桑人的时候,隆庆几乎就是在欣赏一场戏最为让人觉得赏心悦目的段落了。

张凡总算是说完了自己这一趟江南之行的全部过程,隆庆也算是得偿所愿了。只是张凡始终都没有说过,那些将自己紧紧关在苏州城中的扶桑人为何会突然间打开城门跑出来送死的原因。这也是朝中许多大臣们心有不解的地方,特别是高拱,就是这件事情让他失去了一次弹劾张凡的好机会,还让他受到朝中众人的冷眼嘲笑。但是如今张凡既然没有说,隆庆也是没有问这件事情,下面的这些个大臣们也就不好再追问什么了。他们都想到,这其中必然是有些什么隐情的,既然隆庆不问,那么就意味着这件事情并不好公开出来。所以即使有的人心里面再痒痒,也是绝不会开口询问的。

“嗯,这一番江南大战,当真是让人感触良多啊,爱卿对此番大战,心中可有什么想法?”隆庆对着张凡问道。

“陛下,微臣心中确实是有些想法。”张凡说道,“想我大明乃是当今世,疆域最为辽阔,人口最为众多,也是最为富有的国家。然而像鞑子,扶桑这种自己人都在争斗不休的人,居然胆敢犯我大明天威,这件事情听起来当真是怪异的很。

“微臣对这件事情想了很多,随后总算是发现了问题。我朝虽然实力强盛,军队也是不弱,但是我朝向外之时,总是会表现得太过温和。微臣是读人出身,心理面白,这并非是我们懦弱,而是我们太过讲究礼数了。这本没有错,人活一世,总是要有道德,总是要有礼数,要不然就会被他人称为野蛮人。但是,他国的人却并不如我们一般的想法。在他们看起来,只有战争和武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实质。在他们看来,我朝这种不论对待何人都是和善客气的方式却是被他们看成了我朝胆小怕事,不想要打仗,所仰仗的只不过是广大的疆域以及众多的人口,还有富足的钱财。所以他们才会敢于如此,说打就打,完全将我们当成摆设一般。

“微臣之所以这么说,并非是要陛下认为应该抛弃那些客套礼仪,相反,微臣觉得这些正是我朝的一种象征所在。但是微臣却觉得,我们不应该只有这种方式来对待外人,更多的则是应该在表现我朝是礼仪之邦的同时,也让他们明白,我朝天威不可侵犯。”

张凡的这番话说出来,朝堂之顿时就沉静了下来。张凡的这番话可谓是惊世骇俗了,甚至可以说他这简直就是在侮辱圣贤教诲了。然而这个时候,不管是高拱这样反对张凡的人,还是别的人,都没有说什么。张凡这番话其实可谓是说到点子去了。

想当年,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任皇帝,多次亲率大军出征漠北,讨伐元蒙残党。虽然每次杀敌无数的同时,也都没有完全消灭这个祸患,但是也让那些鞑子们多年都不敢入侵大明。这完完全全就是用事实证明了张凡所说的话。但是之后的大明朝,却是渐渐地颓废了下去,虽然也曾有过出彩的时刻,却总是无法再让人感受到那种天威难犯的崇高感了。

“嗯……张爱卿,你大老远的回来,又说了这么多,想必也是累了。”隆庆并没有对张凡的这段话发表什么意见,而是让他站到一旁休息去了,说道,“众位爱卿,可还有什么事情要说的?”

一旁的冯宝听到隆庆的这番话,他赶忙动作起来。因为他毕竟只是个太监,在这里并没有什么发言权,所以他示意自己有本要奏。

张凡看到隆庆身边的小太监将冯宝递过去的折子传给了隆庆,张凡知道,真正的好戏即将要演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 冯宝发难

朝堂之,高高在的隆庆正坐在那皇帝的宝座,颇为聚精会神地看着手中的那道折子。下面,朝臣们除了那两三个知道情况的之外,全都不知道冯宝呈去的折子面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都是一脸好奇地在观察着隆庆的面孔,仿佛是想要从他脸表情的变化中看出些什么来。

说是两三个知情人,说到底,也就是张凡、冯宝以及张居正三人而已。冯宝为了此事谋划了多时,就是为了要等待这一个时刻,好能够打孟冲、高拱一个措手不及,自然不会擅自将消息泄露出去。而张凡得知冯宝的这个打算之时,人正在扬州,哪里有空闲去告诉别人这件事情。而张居正也是在几个时辰之前才刚刚从张凡口中得到这个消息,别说张居正办事严谨,从来不会乱说话,就是他想说,也是没有机会说。

说来说去,朝堂之的这些人都不知道这件事情,这才会如此好奇。毕竟冯宝是什么身份,东厂的督公,他所奏的事情一般都是在私下里,不会当着他们这些大臣的面跟隆庆说的。然而这一次,他居然在朝堂之公然奏隆庆。这么一件反常的事情也是让这些大臣们非常好奇。

高拱明白自己与冯宝之间有着很多非常不愉快的因素,光是两次让冯宝错失司礼监掌印太监那个位置,就已经可以让冯宝对高拱恨之入骨了。但是高拱并不觉得冯宝这次的奏与他有什么关系,毕竟他最近也并没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