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凡提出来那个问题,问方振乾如何敢保证锦衣卫或者是张凡本人,就不会存有二心,就不会背地里违约对付五毒教的时候,方振乾是提出来了这件事情。虽然方振乾说的很明白,这是他刚刚才想出来的办法,但是张凡并不觉得如此。
当时,方振乾回答张凡的话,非常的利落,根本就不像是刚刚才想出来的模样。毕竟这种事情,那可是关系到他的亲生女儿啊,若是不经过再三的考虑,换成了谁,恐怕也不可能利利索索地说出来这种事情吧。
当然,也有可能,方振乾是临时想出来的。或许,他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面,考虑了之后,觉得这么做有利于五毒教,而且对方月玲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毕竟一个女儿家,在江湖上抛头露面,总归不是好事,让她有个好归宿也不错。而且,就算是她现在跟张凡不合,但是两个人相处的时间久了,想来也就会有所改变的。
可是,不管方振乾真正的想法到底是哪一种,但是张凡总是觉得今天方振乾的行事方式让人感到奇怪。
原因就是,这件事情,居然被他很轻易地放弃了。并不是张凡觉得有什么可惜的,实在是因为方振乾这么做,实在是很奇怪。
正因为这个决定,是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够做出来的。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一旦做出来了这个决定,就很难会半途而废。这么一来的话,岂不是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方月玲了吗!
但是,方振乾却是没有这些让人别扭的想法。他的这个决定,来的快,去的也快,仿佛就是在探讨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一般。这正是让张凡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地方了。
“或许,方振乾之所以这么做,还有什么后招不成?”这是张凡的心里面,第一个蹦出来的想法。但是,张凡按照这个想法,却是怎么都想不出来到底如何。最终,这个看似就应该如此的答案,却是被张凡抛却了。既然没有答案,想来原本就不应该是如此的吧。
但是,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方振乾这么做,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这种想法,自从方振乾的笑声传来,说是不在乎张凡会背叛他开始,张凡的心里面就已经产生了。而且一直到他走出方振乾的帐篷,他的脑子里还是一直在考虑着这件事情。
这个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张凡,以至于当他走出帐篷,遇到了方月玲之后,方月玲对着他是冷哼了一声,但是张凡却是用一副充满着复杂色彩的眼神看了看她,根本就没有说话。
这情形,却是让方月玲摸不着头脑了。尤其是张凡看着她的眼神当中,复杂至于,还带着一些怜悯,甚至于还有比的很多让她看不明白的东西。这怎么看也不是她跟张凡现在的关系,会让张凡如此看她的眼神。
而且刚才,方月玲虽然听不到张凡跟她父亲到底谈了些什么,可是父亲的那爽朗的笑声,却是清晰无比地传到了她的耳朵里。显然,自己的父亲很高兴。而在方月玲看起来,恐怕是张凡吃了什么亏了,这连带着也让她心中高兴了不少。
只不过,现在张凡看着他又露出来这种眼神,这让她有些迷惑了。
当然,天真的方月玲完全想不到,张凡会如此看她,完全就是因为方振乾打算将她“卖”了的那个打算了。不过这倒也怪不得方月玲了,毕竟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父亲会做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而对于张凡来说,他走到半路的时候,还是没有想出来方振乾为什么会这么做。不过,张凡决定暂时放下这个问题,毕竟现在可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眼下还有别的要事要做。
再说了,这件事情在没弄明白方振乾到底是打什么注意的情况下,也实在是不可能做什么准备了。如此的话,还不如到时候再说的好。
想明白了这些,张凡加快了脚步。既然方振乾如今已经是同意了,那么这边,他就要先把赦免那些人的赦令给写好了才行。还得奏折去朝廷,让朝中答应。
想到这,张凡明白,这件事情,朝中必然又会是一片争论。不过张凡有这个自信,他自信朝中绝对会同意的。N!~!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说服开始
张凡从方振乾那里回来了之后,也就不再去想那些纷扰的事情了,而是全力投入了眼下的事情里面去。
第一件事情,自然就是准备好道具了。虽然说他是这一次评判造反的主将,即便是连刘显这个真正率兵上阵打仗的大将,也要听从他的吩咐。所以说,赦免永宁府里面的那些造反的人的权力,张凡还是有的。
但是,这里面是有误区的。张凡的确是有权力赦免他们一死,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并非永久。在这一场造反还没有被评判下去之前,张凡身为朝廷指派的人,自然是有这个权力的。但是等到战事一点结束,所有的事情全都尘埃落定的时候,那些人的性命到底会怎么样,却还是要看朝廷的决议了。
也就是说,如今张凡下的这一道赦令,根本就是在欺骗永宁府中的那些人罢了。现在他们投降了或许是安全的,但是他们能不能够活下来,这可就不是由张凡说了算的了,全部都要看之后朝廷是如何来决断的了。
或许,张凡这么做,实在是不道德。毕竟,他这么做,是欺骗了这些人。而且,还是以性命之事作为欺骗的话,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应该。不过,对于这件事情,张凡并没有什么负罪感,毕竟,这么做,可以救下很多人,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更重要的,也是让张凡能够安心的,丝毫没有心理负担的去做这件事情的缘故,就是张凡心中明白,这些人绝对是不可能会被朝廷或者太后下旨杀掉的。
虽然说世事无绝对,不管是再怎么有自信,这种事情哪怕是再小,也会有那么一点的可能性。这或许跟张凡以往的行事风格有所不同,不到事情能够有万全的把握就不动。但是,这并不是在做什么任务或者是什么别的事情,这是朝廷的决议。而朝廷当中的各种事项,尤其是这样的决议,并不是非要有了十成十的把握才能去做的。像这种朝议,只有有六七成的把握,就已经可以说是稳赢了。
而且,即便是有什么唱反调的人,但是张凡并不会去在意这些。这些人,毕竟是这西南少数民族的人,而西南自从大明开国至今,就一直都不平静,如果说这两万人都已经被俘了,却还是被朝廷下令斩首的话,这里会闹出多大的乱子来,恐怕朝中是没有人会不知道的吧。
如果说这两万人是因为在造反的过程中,于刘显的大军在战场上对阵而被杀了个精光的话,却是并没有问题。就算是这会让西南其他各族胆寒,甚至于闹起始端来的话,但是这也是根本就没有办法的事情,不需要多做考虑。但是如果说这两万人明明已经是放下了刀剑,投降了,却还要杀他们,这么一来就要有大麻烦了。
总之,就是如此,张凡是早就想过来,到时候朝中绝对是不可能下那种毫无人性,也毫不考虑未来的命令的。
当然,既然是朝廷,就存在无数的可能性。而且,等到朝议此事的时候,也必须得有人站出来唱反调才行。这并不是什么不应该的事情,而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即便是争辩的理由再怎么不对头,即便是站出来唱反调的人自己也明白自己说的并不在理,但是还是会有人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