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145部分

第145部分(2 / 2)

《黄土高坡》是陕北民歌,正宗地秦腔秦韵秦调。  这些汉军绝大部分是陕西人。  他们从小就听惯了秦腔,说惯了秦调,乍听之下很是熟悉,等他们熟知歌词后跟着唱起来。  就是那些没有投降地汉军也跟着唱起来,他们开始是小声哼唱,到后来是放开喉咙大声唱。

李隽就是陕西当地人。  再加上学识渊博,对陕西的轶闻趣事,历史掌故了解极多,知道地民歌不少,唱了几遍《黄土高坡》再教他们唱《信天游》。  一首接一首地教下去,还没有教到五首,这些未投降的汉军中有人一边唱着歌,一边走到右边去了。

一人行,众人效,越来越多的未降汉军站到右边去了。  不到一炷香时间。  顽石一样的汉军全部站到右边去了。  除了那个王大宝外,略阳的汉军全部投降了朝廷。  得到这两千汉军。  李隽在关中的军队实力增强不少。

歌曲,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得太多,根本就引不起人们的注意,其实歌曲地作用非常之大。  本书已经提到的《黄鹄》救管仲,张良楚曲吹散楚霸王子弟兵的故事就不用说了。

要是夸张点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一首歌引发的,这首歌就是德国的国歌。

元首上台之后,向当时的德国总统兴登堡要**权力。  兴登堡很不高兴,就说要是德国国会通过的话,他就签字。  兴登堡这不过是个借口,因为当时的反对势力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在国会通过根本就不可能,他地目的是要元首知难而退。  然而,事实的进展却大出这位将军总统的意外,**法案居然通过了。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德国的国歌。  元首以绝对强硬的姿态向国会发表演说,要求**权力,反对派也不让步,双方僵持不下。  后来地帝国元帅、当时的议长戈林带头唱起了德国的国歌,得到纳粹议员的响应。  唱到后来,反对派议员也加入歌唱的行列,唱到最后,再也没有人敢不唱国歌了。  最终导致了**法案的通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火种。

柳河子他们哪里知道这些与歌有关的神奇故事,以惊奇之极的眼神打量着走向右边的汉军,惊讶得连赞叹之词都不知道说了。

XXXXXXXXXXXXXXXX

宝鸡古称陈仓,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宝鸡之名是在唐朝才使用,以前一直使用秦代地名称陈仓。

据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里面说,宝鸡之名有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秦穆公时期,秦穆公梦到宝夫人向他托梦,要求秦穆公给她修庙子,可以保证他地后世昌大。  穆梦公梦醒后去打猎,打到一只碧鸡,修了一座庙子,把碧鸡供奉在里面。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会听到鸡鸣之声,是宝夫人的丈夫前来与他相会。

碧鸡有一对,一雄一雌,秦穆公得到的是雌鸡,因而他只能成为春秋五霸中的一霸。  得到雄鸡的是光武帝刘秀,因而他中兴了汉室,中国历史上才有“光武中兴”的盛世。

这些都是传说故事,当不得真。  有一点可以肯定,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是关中的重要城市,要是南宋拿下宝鸡的话,关中的大门就彻底敞开了,南宋大军就可以纵横在八百里秦川之地。

宝鸡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蒙古派有大军驻守,李隽要想拿下这里,以他手里现有的军队,几乎不可能,然而,神奇的李隽又一次上演了神奇的一幕,不仅轻松拿下宝鸡,还兵不血刃,说起来真的是让人难以置信。

李隽在段干木的陪同下行走在军中,对柳河子道:“左边,你负责,一定要保证安全,不能给蒙古人打扰。  ”

“皇上请放心,臣一定完成任务。  ”柳河子拍着胸脯担保,问道:“皇上,这能成吗?”

柳河子历来对李隽很有信心,一万件事里难有一件让他怀疑李隽做不到,然而李隽即将要做的事情,让他真的是难以相信这会成真。  不要说柳河子难以相信,除了李隽本人相信会成功以外,没有一个人相信这有用,因为李隽的法子太儿戏了。

“成不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做。  ”李隽以哲学家的口吻说。

柳河子在心里嘀咕道:“明知道没用,做了也是白做。  ”嘴上却道:“皇上言之有理。  ”

“有口无心。  ”李隽笑着点评,道:“叫他们开始吧。  ”

一群穿着牧童衣服的宋军走了出来,打着莲花落,道:“三月艳阳天,牧牛到村边,野花红又妍,山草青又鲜,黄莺在枝头叫,白鹅戏水间,今日风光好,山歌唱连天,唱连天。  ”

“要是打几个板子就能把宝鸡打下来,那不成了天大的奇事。  ”焦裕根本就不相信这会成功,在心里诽议道。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六十章 奇计破城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六十章 奇计破城

上百人一起说唱起来,声音极大,宝鸡城上城下都听得见。  最吃惊的当然要数那些驻守宝鸡的蒙古军队了,他们看着宋军一队队开来,行伍整齐,是一支精锐部队,做好了打仗的准备,万未想到宋军不仅不攻打宝鸡不说,还在城下又唱又跳的,开始了大戏表演,惊奇得眼珠都快掉到地上了。

自古以来,两军交战之前演大戏不是没有,是少之又少,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只有那些精通历史的人才能从史料中得知。  对于蒙古军卒来说,这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要不惊奇都不行了。

就在蒙古军队惊奇不置的时候,这群宋军一齐独白:“我牧童的便是。  每日在山上牧牛,看今日天气晴和,不免将牛儿赶至山坡之上。  看这些牛儿上山吃草去了,待我将山歌唱起来。  ”

说唱就唱,放开喉咙唱唱道:“出的门来用眼瞧,哪哈哪哈哪哈哪哈咦!用眼瞧哇,那边厢来了一个女娇娃,头上戴着一枝花,身上穿的是绫罗纱,柳腰儿细一掐掐,走起路来多利洒,我心里想着她,我口里念着她,这一场相思病害煞,哪咦哟哪咦哟呀咳,这一场相思病害煞。  ”

宋军这边还没有唱出个名堂,城头上的蒙古军队马上就有了反应,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出门不用眼瞧,还用屁股瞧?”“哇哦,娘们儿。  我用眼睛瞧你柳腰儿细一掐掐。  ”

士卒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在他们的脑子里,女人是他们地最爱之一,不是每天也是经常想着如何弄一个女人来玩玩,宋军这一唱起来,他们还有不眼睛放光的道理。

一个百夫长很是夸张,学女人走路。  一边学一边跟着唱道:“柳腰儿细一掐掐,走起路来多利洒。  这一场相思病把我害煞。  ”他还真是会断章取义,把那些别有用意的句子联在一起不说,还特地加入上一个“我”,他的真的很投入。

镇守宝鸡的是一个万夫长,飞起一脚踢在百夫长的屁股上,踢了他一个狗吃屎,骂道:“你他娘地。  现在象不象娘们了?”万夫长这一脚踢下去,把蒙古军队卒看大戏的好心情踢得落下去一大截,虽是不情愿,就是不敢违抗他地军令,不敢再议论了。

“他娘的,兔崽子们,给老子把城守好了,要是出了问题。  老子要砍了你的狗头。  ”万夫长挥着马鞭,骂骂咧咧。

他的话音刚落,一声“啊哈”响起,牧童又开始说道:“你瞧,喂!那边来的是瓜地村的小姑娘,不知她上哪儿去。  有啦,我不免在这儿等她。  呔!小姑娘进前来呀!”声音很是焦急,好象情郎在等待情妹妹似的,难忍难捱之心态自在其中。

蒙古军卒听得明明白白,心痒难搔,一个劲在心里叫道:“娘们来了,靓不靓?”碍于万夫长地严令,不敢乱动,那种憋屈感真的是难以言喻。

就在蒙古军卒难耐之时,一个响亮的女声响起“走哇!”接着就是一片女声唱道:“三月里来。  桃花儿开。  杏花儿白,月季花儿红。  有只见那芍药牡丹一齐开放哪哈咿呀嗨!行走来在青草儿坡前,见一个牧童,头戴着草帽,身披着蓑衣,手拿着横笛,倒骑着牛背,他口儿里吹的是莲花落哪哈咿呀嗨!牧童哥!你过来,我问你,我要买好酒上哪里去买哪哈哪哈咿呀嗨!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