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尔命令军卒把旗帜放在地上,提起还在滴血的士卒头颅。 在旗帜上写道“南蛮逃走了!朝廷胜利了!”这些字就写在南宋宣传语地旁边,两种不同的宣传语同列一面旗上的事情很少见,堪称战史上的一奇。
宋军的声势造得很大,用的旗帜当然也多,这些士卒弄来的旗帜有好几十面,巴布尔在每面旗帜上写着不同地宣传语,写好后。 命令士卒扛起来,跟着他走。
要是事情到此为止的话。 还不能体现出巴布尔让人吃惊地机变,他还要士卒把给他杀了的五个士卒头颅挂在旗杠上,这面旗帜上就写着“南蛮的头颅”。
他也开始虚张声势了,慌乱之际,谁也分不清是真是假,要是能分辨得清的话,那就不是普通士卒了。 那就是智者了。 对于智者来说,他们能够洞晓赵良淳的计谋,不为所惑,根本不需要。 需要头颅的就不是智力,很容易给迷惑。
巴布尔带着十几个军卒并没有直去皇城救忽必烈的驾,而是直去一处平民区,这里居住着老百姓。 来到平民区,巴布尔一脚踹开一扇门。 带着人闯了进去。
这是一个五口之家,老两口,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两个儿子二十来岁,女儿十七八岁,模样俊俏。 颇有几分姿色。 大都乱成一团,一家五口吓得瑟瑟发抖,直勾勾地看着巴布尔带着十几个如狼似虎地蒙古士卒闯了进来,连转动一下眼珠都不可能。
一个士卒惊喜地尖叫一声:“这娘们挺水的。 ”朝女儿扑去,就要行yin辱之事。 就在这时,一道匹练似的刀光闪过,这个士卒的颗头颅飞起来,摔得老远,砸在地上发出砰的一声响,嘴里的口水流了一地。 一脸的惊喜艳色。 双颊潮红,到死还在想着艳事。
蒙古人自来横行。 平日里就没少做侵害良民的事情,如巴布尔这般救人地好事还真不多见,老两口率先反应过来,忙朝巴布尔跪下叩头道:“谢谢大人!大人真是好人!”他们的感激话还没有说完,转而变成了惊叫。
因为巴布尔手里的弯刀再度划出一道弧线,老两口的一个儿子的头颅就飞了起来。 弯刀中途一个转折,另一个儿子的脑袋没了。
巴布尔做个手势,道:“挂上去。 ”士卒忙把地上地三颗人头挂在旗杠上,跟着巴布尔去了。 身后传来撕心裂肺的惨呼:“我的儿啊……”
等巴布尔走出这片平民区时,旗杠上已经有几百颗人头,不住地滴着鲜血,他们身后的地面上出现在一道道血迹。
XXXXXXXXXXXXXX
“吼起来,大声点。 ”巴布尔走在头里,带头吼道:“南蛮给我们打跑了!我们缴获了南蛮的旗帜!我们砍下了南蛮的头颅!”
士卒跟着他一起吼道:“南蛮给我们打跑了!我们缴获了南蛮的旗帜!我们砍下了南蛮的头颅!”
吼声远远地传了开去,引得那些奔逃的蒙古士卒侧目,一见之下巴布尔他们的战果简直是太大了,数百颗人头,几十面旗帜,而他们才十几二十个人,这是一什么样地概念,只要不是猪头都想得到。
可以这样说,这些奔逃地蒙古士卒中有好多到现在还没有见到宋军的影子,他们之所以逃跑,一方面是因为地确有不少吃了亏的军卒奔逃引起的,用我们熟悉的话来说就是“瞎起哄”。 另一个原因就是赵良淳虚张声势的结果。
在战争中,兵败之际,败讯比瘟疫还要可怕,一旦传开去,将是毁灭性的,可以把那些还没有失败的军队给毁了,这在战争中不少见,现在的蒙古军队就是这样。
这么多的旗帜,这么多的人头,这对于蒙古军卒来说,是最好的定心丸,呼啦一下向着巴布尔他们冲过来了。
巴布尔什么话也没有说,仿佛没有看见这些奔逃的士卒似的,仍是喊着:“南蛮给我们打跑了!我们缴获了南蛮的旗帜!我们砍下了南蛮的头颅!”
先前的士卒自然是喊起来,刚加入的士卒也不会放过机会,放开嗓子喊道:“南蛮给我们打跑了!我们缴获了南蛮的旗帜!我们砍下了南蛮地头颅!”瞧他们那副卖力的模样。 还真以为他们杀了这么多的宋军,缴获这么多的旗子似的。
要是他们知道这些人头没有一颗是宋军的,他们又会做何想法呢?
军心就是这样,可以“惑乱”,既可以用虚实之道来打击军心,也可以用虚实之道来鼓劲军心,刘邦给射伤了胸口。 却抱着脚叫疼,就是很好的例子。 (按:有读者提出忽必烈地话有漏洞。 没错,是有漏洞。 可是,能够看得出漏洞的是智者,他们不需要忽必烈来振奋。 看不出漏洞地就需要谎言来振奋他们的精神。 )
巴布尔带着他的队伍在大都城里四处走动,不断地喊着“南蛮给我们打跑了!我们缴获了南蛮的旗帜!我们砍下了南蛮的头颅!”不断有奔逃的散兵聚在一起,他的队伍象雪球一般越滚越大,不出一盏茶时分就有一百多人。
随着人数地增多。 声势大起来了,吼声也大了,聚拢的人就更多了。 不出一炷香功夫,就聚拢了上千人。
巴布尔冷酷无情,但是,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军事家,他知道现在该是把他的力量以几何级数增大的时候了,把这一千人分成十队。 每百人为一队,打着旗帜,去各处收拢散兵。 如此一来,他的队伍增长得就更快了,不到半天功夫,他的队伍就有三四千人了。
一大队人马出现在视野里。 一个蒙古大汉走在队伍的前面,带着队伍直朝巴布尔走来,远远问道:“是哪位兄弟有如此地胆识,如此的忠勇?”言来很是敬佩。
“我是巴布尔。 ”巴布尔回答,问道:“兄弟高姓大名?”
这个大汉回答道:“我是贴木儿。 巴布尔,好样的!”(按:贴木儿是贴木儿帝国的创始人,和忽必烈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相差了好几百。 而巴布尔是他的后人,相差一百多年。 本书把这两个人放到忽必烈时代,好一并干掉。 贴木儿曾经想续写成吉思汗地辉煌。 再度征服中国。 他也开始了征服中国的军事行动。 老天却开了眼了,他病死在向中国进军途中。 )
巴布尔一瞧。 贴木儿队伍人数和他差不多,他们也是旗帜飘扬,声势不凡。 这些旗帜都是宋军用来宣传的旗帜,却给他们毫不费力地弄来写上一些长自己志气的话语进行反宣传,效果很不错。
贴木儿队伍里也有不少人头,这些人头还在滴血,显是刚死去不久,不用说贴木儿的做法和巴布尔如出一辙,他也是杀了老百姓,用老百姓的头颅冒充宋军的脑袋,以此达到提振士气,收拢败兵的目的。
巴布尔和贴木尔的做法很不人道,很是残酷,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唯有不择手段才是最快收拢败兵地最好法子,他们地应变的确是高人一筹,很富机谋。
“兄弟,你好样地,杀了这么多的南蛮。 ”贴木儿拍着巴布尔的肩头,一副赞叹不已的样子,他的心里却是在想你比起我也不差,杀的老百姓也不少啊。 这也好,到时皇上追查起来,就多了一个倒霉蛋。
忽必烈以收拾民心为务,抛弃了蒙古杀戮的传统政策,他们如此滥杀老百姓必是忽必烈不能容忍之事。 但是,这是特别时期,当行特别之法,忽必烈是个懂得这个道理的君主,绝不会拘泥不变,到时不仅不会治他们的罪,还要升他们的官。
“哪里,没你多。 ”巴布尔略一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