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1 / 2)

>  韩氏却怔愣在那了,好半日才不可置信地回头问关雎道:“三……三爷这是……不答应的?”

关雎道:“听三爷的意思,应该是。”

韩氏顿觉狂喜上涌,一时忘形便道:“这回可与我不相干了,是三爷不愿意的。”说罢,韩氏就赶紧着人把采繁和欢喜叫了来,想要装作语重心长的样子,却怎么都压不住嘴边笑,所以嘴脸就有些扭捏了,“不是我不让你们服侍三爷的,只是三爷说不答应。我也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的不是。”

这样的话对于采繁和欢喜来说,是无异于晴天霹雳的,当下便掩面哭着跑了出去。

而薛云上出了上房,便踅身往下房来了。

彼时,叶胜男才吃药躺下,听到有轻微的脚步声,便睁了眼。

只见薛云上玉冠束发,青衣飘飘,仿若翠竹晕染过一般的风华,向她走来。

叶胜男心头一阵悸动,随之而来的却又是神魂的动荡。

叶胜男连忙暗念经文,方又安抚住了动荡。

再睁眼时,薛云上已在她床沿坐下,携上了她的手。

“可觉着好受些了?”薛云上略俯低身子向叶胜男,问道。

叶胜男点点头,“好多了。”

薛云上轻笑着抚上叶胜男的脸颊,“都怪我想设想不周的,才让你受惊了。放心以后再不会了。”

闻言,叶胜男不禁又想起听说薛云上生死未卜的情景,心还是慌的,所以直抬手盖住薛云上的嘴,“不可再说了,小心说破嘴了。”

薛云上笑着点头,又携着叶胜男放他嘴上的手,亲吻了几回,“好,我再不说了那些了。可吃药了?”

叶胜男有些力竭地点点头,心内念经不断。

薛云上却道:“我不信,要尝过了才知道。”

说着,薛云上便要低头压向叶胜男的唇。

若是往常,叶胜男定会推拒开他,所以薛云上不过是在逗叶胜男罢了。

可这回,薛云上却毫无妨碍地吻上了叶胜男。

“依怙?!”薛云上是又惊,又喜,接连又亲吻了叶胜男好几下。

看着眼前欣喜若狂的男子,叶胜男暗叹了一气。

虽明知再为他动心,她可能会因心魂不稳,而魂飞魄散了,可叶胜男还是不想再抗拒了。

只因她觉着好累,纵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她都不可对他说的,但能有他为她遮风挡雨,给她依靠,她也情愿了。

亲吻仿若蜻蜓点水,轻触便离,是在亲密,也是在嬉戏,二人心里皆满是柔情。

待到薛云上心满意足了,叶胜男这才问起薛云上路上的事儿来。

薛云上将叶胜男又往怀中抱了抱,这才道:“安南王来信了。”

叶胜男一怔,道:“可是查清楚我的身世了?”

薛云上又低头吻了吻叶胜男,方道:“依我推断是八九不离十了,只是这事儿越查越深不可测,竟然还牵扯上了睿王。”

“睿王?”叶胜男骇然,“睿王不是死了吗?”

不怪叶胜男会如此骇然,睿王当真是个忌讳。

叶胜男虽未见过睿王,但宫中还是有些传言的。

传说先帝当年最是看好的王储正是这位睿王。

从先帝给的封号是个“睿”,便可知睿王的聪敏与智慧。

且睿王还是先帝最受宠的一位妃子说出,所以当年夺嫡之争时,谁不说睿王才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第 128 章

?  先帝见睿王聪颖公断,便将锦衣卫镇抚司交由睿王掌管。

睿王得此便利,还真好生办了几件颇得民心的冤假错案,在众皇子中愈发显得不一般了。

而那时候的今上,还不过是七皇子,连个王爵封号都没有。

自然的,也不是先帝偏心,只是先帝每每要加封这儿子,七皇子都说手误寸功,虚受封赏实在受之有愧。

那时正逢先帝大寿,万国来朝,先帝便将此重任交由七皇子操办。

倘若此番差事办好,也算是大功一件,再得加封便有了根据了,所以七皇子便答应了。

七皇子果然不负先帝所望,将差事办得十分妥贴稳当,万寿节当日,各国使臣赞许的皇子中,除了睿王便是七皇子了。

可见睿王连在各国使臣中,也是颇有声望的。

然,就在这时,却出了一件轰动朝野的丑闻,先帝也正因此开始缠绵病榻。

而出此丑闻的还不是别人,正是声望颇高的睿王。

那事闹得颇大,所以在叶胜男进宫后,也有听说了。

都说也是睿王太过得意忘形了,竟敢在宫中与庶母宜妃私通,还被几个弟兄拿在了当场。

睿王如此丧伦败行之举,自然受到了满朝文武的抨击,口诛笔伐都是轻的,一心要使睿王贬为庶人才是那些人的用意。

这里头蹦跶得最欢实的就是三皇子和六皇子,这对同母的兄弟。

其他像是四皇子、八皇子,也不时在旁推波助澜。

有如此可一举将睿王扳倒的机会,二皇子要是原来的时候也会出来添油加醋一把,无奈那位与睿王私通的宜妃,正是二皇子他的生母。

受宜妃牵连,二皇子自然就再蹦跶不起来了,就连才满月的十六皇子的生父到底是谁,都受到了猜忌。

而五皇子正是睿王。

所以成年的皇子中,只七皇子最是乖觉的。

七皇子并未参与其中,还上书说皆因自身之过,才会出此疏漏,所以自请闭门思过去了。

就在如此舆情之下,就算是皇帝也无法的,但先帝到底还是舍不得这个儿子,便以私通一事还未查明为由,暂且只将睿王圈禁在睿王府中。

为了睿王的清白,锦衣卫果然及时查明了真相。

只是让先帝所料不及的是,参与谋划陷害睿王的,竟然还是他的儿子。

没错,睿王的确是被人陷害的,而陷害他的人,正是三皇子。

当年多少人都说,三皇子此举可说是一石数鸟。

不但把睿王给拉下了马,令其失了帝心,还把二皇子和七皇子都连带上了。

最后剩下不足为惧的四皇子和八皇子,这太子之位可不就非三皇子莫属了。

先帝得知后,痛心疾首,但到底还是没杀了三皇子和六皇子,只是圈禁了起来。

睿王虽是被人陷害的,可与庶母背伦却是不争的了,再不得立储。

所以当初是凭谁都想不到的,最后得封太子的竟会是七皇子。

睿王那样的人物,如何能甘心的。

所以睿王面上是心甘认命了,手底下却肃整起锦衣卫来,把不能一心向他的人都剔除。

那时的唐知贯虽还不是指挥使,但因其有救驾之功,故而在锦衣卫中也是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睿王不管是在被陷害前,还是之后,都曾拉拢过唐知贯。

只是唐知贯几番装聋卖哑,若不是看在他也并未过于亲近那位皇子的,睿王早便除了他。

可在睿王有心肃整之时,唐知贯还是这态度,睿王自然不会再让他左右逢源了。

睿王便有心要杀鸡儆猴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