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奶~~”
“哎!真乖!我们夏末多乖啊!奶奶给个大枣儿吃!”老太太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枣来,苏夏末望了望自己爹,爹首肯了才敢接过来,还要卖乖的说一句“奶奶吃!”
村长媳妇笑的眼睛都没了:“夏末吃吧,奶奶吃过啦。”
苏继秋耐心的等着。其实他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村长媳妇来就肯定得有事儿,而且这事儿还肯定不是啥特别能张口的,不然来的就是村长本人了。
村长媳妇逗着苏夏末玩了一会,转移话题跟苏继秋说道:“继秋哇,你说你们家这儿,也没个女人管着,就是不行。你看看孩子衣服,都脏成啥样儿了。”
苏继秋看了看儿子的衣服,昨天新换的。孩子正处在这个年龄段,谁家小孩这个年龄都特别干净不了,看见地上有啥都想捡起来往嘴里放,吃东西还掉哪儿都是,他家孩子还算干净的呢,苏继秋可是够勤快的了。
不知道村长媳妇想说啥,苏继秋好歹应了一句,然后继续等着听。
“你说,咱们村儿大头他们家,也是俩爷们儿过,那家子邋遢的,啧啧啧。俩人还没你们强呢,到老了连个养老的儿都没有。”
苏继秋继续一头雾水的点头说是。
“你看,你这跟元宝,儿子也有了,日子过得也不错。就是元宝这孩子吧,说句你不是特别爱听的,脑子不是那么灵巧,什么活儿都干不来,你这一天天的又当爹又当妈还得照顾着他跟夏末两个人,我看你可真是够累的。”
苏继秋笑了笑:“不累,元宝跟夏末乖着呢,元宝这阵子会干好多活儿了,我这出门比以前放心多了。慢慢地也就学会干了啊。”
村长媳妇摇了摇头:“那你指望着他能干点儿针线活啊,给你缝个衣服被褥的,得等啥时候去?我跟你说,我侄女儿巧琴,那针线活儿干得漂亮着呢!人也贤惠,心眼儿也巧的。”
话说到这份上,苏继秋再不明白就是傻子了。
话说村长的侄女李巧琴,是村里唯一一个待字闺中的年轻女性了。这个李巧琴说起来,也是有挺大毛病的,岁数比苏继秋大很多不说,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走路根本走不顺溜不说,脸长得也不是那么可看,而且性格泼辣,跟村长媳妇形容的出入还是不小的。
不过其实即使这样的女人,村里有不少光棍还是馋着的。但是这个李巧琴之前一直嚷嚷着要走出山去,不想留在村里,所以这么大岁数一直不肯嫁。李巧琴的爹妈可愁坏了,俩人就这么一个闺女,要嫁出去的话谁来养这两个老人?
尤其是最近一修路,李巧琴的心思更按耐不住了,整天嚷嚷着以后路修好了就走出去嫁了。李巧琴的爹妈实在没辙了,又想把闺女留下来,只能拜托他大哥,也就是村长,赶紧给闺女找个村里人嫁了。
村长跟自己媳妇商量了半天。按说这个是他们自己家的家事,更应该上心。两个人嘀咕了半天,觉得村子里能干的小伙儿除了苏继秋没娶到女人,别的都把村里仅有的几个女人娶了。可是问题就是苏继秋这里有个元宝,还有个儿子。
村长媳妇立马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家里两个大男人,还要带个儿子,肯定过的不舒服也不细致,而且哪有有女人要嫁男人不要的道理,更何况反正元宝是个傻子,家里多娶个媳妇儿他也不懂啥,就当元宝是额外养着的。
村长觉得自己媳妇荒唐透了,可是这村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别的更好的人选给自己侄女了。而且村长媳妇首先去自己侄女家把李巧琴给说服了。李巧琴一听,就以为是苏继秋这边先答应了,感觉苏继秋人长得不错,还年轻能干,除了家里多了个傻子,别的都不错,居然也就答应了。村长媳妇更觉得这事儿靠谱了,赶紧就跑过来说了。
村长是彻底不想管这个事儿了,有句老话他还是知道的,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可问题是侄女的事不能不管,而且如果苏继秋真的答应了,他也没什么可说的,干脆就两眼一闭,随他媳妇去了。
苏继秋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大概是怎么一回事。一个大老爷们,头一次有种敢怒不敢言的感觉。他不敢正面指责村长媳妇的荒唐做法,但是第一反应就是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事儿落到自己脑袋上?
第四十九章 彪悍大姐 (3318字)
苏继秋沉默了一会,说道:“是,巧琴姐是挺能干的。”
还能说啥?揣着明白装糊涂吧!老太太不说明了,自己肯定不能张嘴啊。
“嗨,我们巧琴,就是心忒高,还有就是腿脚不是那么灵活。你说要不是因为不想嫁,就咱们这地方,哪可能留得下这么个大闺女呦!”村长媳妇拍了拍怀里的夏末:“我们巧琴啊,也喜欢夏末着呢!上次还抱来的呢!”
苏继秋仔细回想了一下,想起来上次过年的时候大家手传手的都抱过苏夏末玩,嘴一咧笑笑没说话。
村长媳妇又沉默了一会儿,换了张脸神秘兮兮的小声说:“继秋哇,你知道不,我们巧琴一直不肯嫁人还有个事儿呢!”
苏继秋抬着眼睛看着老太太。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我们巧琴啊,那是心里有人啊!你知道是谁不?”
老太太居然跟他玩这招儿?!她那是心里有人?骗鬼?
“不知道。”
“嗨!要么说旁观者清么!我们巧琴一直都对你挺有好感的!哈哈哈!”老太太终于把话秃噜出来了,有点紧张的笑了笑。
苏继秋彻底沉不住气了:“大娘,我都有元宝有媳妇儿了,您这话说了我都不知道咋回答您。”
老太太表情僵了僵,又软化下来:“嗨,我是啥意思你也清楚,我也不勉强你,这不是看你,带个傻子,带个孩子,日子过得难么,家里有个女人总是好的吧!”
“元宝不是傻子。”苏继秋皱着眉头站起来:“巧琴姐以后肯定能走出大山嫁个好人家,我这边儿就算了吧,别委屈了人家。”说完以后假借着去厨房看看药锅的借口走了出去。
元宝规矩的坐在厨房的小凳子上,盯着咕嘟咕嘟冒泡的药锅仔仔细细的看着,漂亮的唇紧紧抿着,看见苏继秋过来,开心的向上扬了扬。
苏继秋满足的叹了口气,猫下腰来亲了亲大宝贝的嘴角。有宝如此,夫复何求?李巧琴整个人都比不上我家元宝一根金色的眼睫毛!
虽然明明知道元宝不懂这些事情,但是苏继秋首先就替元宝鸣不平了,有点愤愤的搅和了药锅,然后跟元宝说:“宝宝,咱俩一辈子都在一块儿。”
元宝呵呵的笑着看他。
“不对,这辈子在一块儿,下辈子还在一块儿,生生世世在一块儿。”
“呵呵呵~”
“宝宝……”苏继秋放下勺子,把站在旁边傻笑的元宝搂进怀里:“宝宝,我喜欢你。咱俩一直在一起,谁都分不开。”
“秋秋~”元宝乖乖的伸出手搂着苏继秋的脖子。苏继秋被村长媳妇气的饱胀的心情终于舒坦了。
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句,我这个傻媳妇儿啊!
“真乖!来,去屋里配大娘和儿子,我做饭了。”
懒得再去跟老太太对峙,苏继秋把元宝支出去了。结果元宝出去以后,老太太把夏末交给了元宝,然后也跟进了厨房。顶着打下手的名义,实行劝婚之实。不过老太太也看出来了,这种事情不能急,而且苏继秋这里明显的不乐意,还是要采取迂回战术慢慢来。
老太太跟苏继秋聊了些有的没的,突然跟他说:“对了,继秋哇,我们家老头说过几天晚上大家都出来聚聚。”
“聚啥?”
“嗨,”老太太说到这里发自内心的笑了笑:“你可不知道啊,自从山外边的人给咱们带来好东西以后啊,咱们村那几户猎家,打的东西越来越多,现在这个季节更是有富余,我家老头儿觉得是件喜事,大家一块晚上出来聚聚,吃吃东西,也正赶上好多家去年秋冬刚出生的娃娃都大了,让大家都一起见见面的。”
村里人娱乐项目很少。夏天的晚上都出门聊聊天乘乘凉也是件很不错的乐事,还能带着苏夏末跟村里别的孩子多认识认识。苏继秋当时就答应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