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官衙门前因为阉党要抓周顺昌,苏州激愤的人群竟然将东厂缇骑围殴致死。
事情闹大发了。
眼见出了人命,围堵衙门的百姓逐渐散去。
东厂番子死了,还是死在衙门门前,事情闹的太大了。
苏州官吏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苏州巡抚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和苏松织造李实联名向京城飞章告变。
奏章北去,大变将至。
苏州本地豪强再也坐不住了。
民乱的消息一旦传到京城,朝廷随时可能调动官兵前来围剿。
官兵一到,那肯定是玉石俱焚。
苏州豪强可没有任何一人有造反的心思。
利益争夺是一回事,造反可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好在这种局面,万历年间已有先例。
经过苏州本地豪强与巡抚毛一鹭友好协商。
双方迅速达成一致协议。
民变引子周顺昌,自行向衙门投案。
豪强们交出所谓的民变头领,杀人凶手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五人。
先给朝廷一个大大的台阶。
至于私下的交易,那就不为人知了。
苏州巡抚毛一鹭雷厉风行,立即将五个乱民头领投入大狱,飞书向京城报捷。
苏州民变的消息传入京城,魏忠贤虽表面镇静,心中却害怕不已。
他虽然早有对上地方豪强的心理准备,但这一刻真的来了,他还是感到十分的慌张。
朱由检得到苏州民变的情报,心中却大感振奋。
苏州可不是青州那种小地方。
历年来,浙江上缴的赋税,接近大明赋税总额的3分之一。
而苏州上缴的赋税,占浙江赋税的2分之一。
就因为如此,大明才有苏松富甲天下的说法。
苏州本地的豪强,那绝对属于大明第一流的豪强。他们各方面的实力,更不是赵家那种乡镇豪强所能比的。
魏忠贤对苏州豪强的任何处理手段,无论结果如何,都可以为朱由检提供极大的参考价值。
内阁论政会上,对苏州民乱的处理,魏忠贤第一感觉就是调兵。
不能调兵。
可这次阉党骨干的意见,再次与魏忠贤相左。
不同于上回对新政的讨论,本次所有阉党骨干全都投了反对票,他们所持的理由也惊人的一致:
大兵一动,谁都无法保证苏州的完整。
没办法,苏州在大明赋税中,所占的分量实在太重了。
苏州传来的消息,只是暴民打死了东厂番子,又没有打砸官府衙门,更没有杀官造反。充其量也就属于民变范畴。
民变毕竟还不是真正的叛乱。
民变,苏州又不是没有先例。
一旦调兵,苏州豪强被逼的真发动叛乱怎么办?
苏州豪强要是真的叛乱,就算朝廷能顺利平定,变成废墟一样的苏州,也不是现在的大明所能承受的。
魏忠贤这次终于尝到投鼠忌器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