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惆怅还依旧 > 第3部分

第3部分(2 / 2)

穆澄瑟缩地在床上,用手环抱着自己,紧紧地抱着自己。

她其实多希望有一只强有力的臂弯将自己拥抱,将自己保护。

任凭外头风大雨大,她总之在臂弯内安全、妥当、温馨、快慰就好了。

一个女人之所以需要男人,无非是要这种感觉。当年,她嫁陶祖荫的目的也是如此。

老实说,陶家岂只不是豪门当户,类似陶祖荫的人材,本城一个中环就有上万。不论家势与人材,都不过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连穆澄的母亲都皱起眉头请她三思:

“女儿,如果仍是要靠你自己双手,才有追得上时代的生活享受,又何必嫁!”

当年穆澄对母亲的说话,只领会一半。

她有自己的预算。

穆澄认为小康之家,最无风无浪。一宿两餐不愁就好了。

嫁入豪门深如海,也不合她个性。

至于说丈夫本事不本事,也不过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太能干的丈夫,一样会有伤教夫婿觅封侯的烦恼。

况且,人比人,比死人。嫁了个政府署长又如何?人心没厌足,过得一两年,丈夫再不升司宪,又会闷闷不乐,就算他再爬高一级,妻子也会要求对方努力成为本城九七之后的第一位港督。

故而,一切过得去就好。

唯其彼此的能力、人品、相貌都不相伯仲,甚至对方在某方面此自己高一点点更安乐。

嫁进陶家之后这些年,才发觉原来不是这回事。

穆澄已经超越了那个震惊的阶段,而变作失望,不知所措。

穆澄从未敢回娘家去向母亲吐半分苦水。

她固然不是个愿意陈列自己哀痛的女人,更不是个不为老人家感情着想的不孝女儿。

再下来,若果母亲不谅,尤记当年,塞她一句: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那又如何是好了?

当然,能够生育抚养穆澄长大成人,且有今天成绩的女人,不会愚蠢,穆澄相信在这些年,她母亲是会或多或少地体会到她在夫家的难处。

只是母女俩心照不宜,提来徒惹唏嘘,何必?

每早,陶祖荫都早起。

换言之,穆澄也不能老赖在床上,对比下变成一条懒蛇似。

祖荫没有在家吃早餐的习惯,他起床后,只需要一杯浓咖啡。穆澄煮咖啡的手艺,也是在婚后才练回来的。

祖荫上班后,很多时,穆澄会得重新躺到床上去,再眠一眠。

当她可以烛自霸住一张大床,知道整间屋子都没有任阿人来骚扰她,需要她迁就、需要她相处、需要她奉承时,那种畅快与舒坦,妙不可言。

穆澄一整天最安乐,最能补充精力的就是这早上的两三小时。

这天,她只略躺了一会,便匆匆起床更衣,准备到超级市场去买菜。

第三章

今儿个晚上,陶家有贵客。

太古城这个地方的商场越开越多越盛。穆澄惯常去光顾的一家,有齐各种物品及家庭用具,方便得不得了。

时代真是不住进步。穆澄小时候,在学校附近开了第一家超级市场,母亲带她上学放学,老是三过其门而不入,宁可跑到肮脏之极的露天街市去买菜。

穆澄最恨母亲硬要把她带到菜市场去,好端端一对白皮鞋,必然洒满污点,难看死了。

穆澄是个爱洁净的人。

只是母命难边,小女孩作不了主,没办法不跟在大人屁股后头办事。

穆澄每次把白雪雪的鞋子踩在湿腻腻、脏兮兮的街市地上,她就全身起了鸡皮吃塔。

禁不住把个小脑袋望向蔚蓝色的天空,默默祷告:希望有一日,母亲会光顾干净整齐的超级市场。

小楼澄咬咬下唇,非常肯定的想,这一天是早晚要来临的。

果然。

走在超级市场内,穆澄觉得舒服。

推着购物车,她可以随意搜购喜欢的货品,这个行动满足了女人的购物欲。填补了她没去逛百货衣饰店的遗憾。

这阵子,逛超级市场还有别的乐趣,就是货品越来越多了,例如增加了各式贺唔与杂志的摆售,最吸引穆澄。

她完全可以站在杂志或贺咕架前,把一个小时消磨掉。

那些节日贺咕的句子,蛮有意思,很能刺激穆澄的思路,帮她构思到小说的情节,以及体会到某一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至于杂志,穆澄更加爱翻。

有阵子觉得自己一站就成个钟头的样子,把人家的几本杂志都看得滚瓜烂熟。

实在过意不去,于是好歹也会把其中一两本有特别精彩内容的画报买下来。

将心比己。如果那些读者只光站着打书钉而不买穆澄的书,她不也是赚少一笔了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她穆澄想,会不会有一天,在超级市场加设一个售卖流行畅销书的架位?她可以每天到这儿买菜时,看到有人把她的作品从书架拿下来,放到购物车上去。

那种感觉,一定相当相当的欢乐与好受。

当穆澄第一本著作面世时,她在当日一早跑去书店,看到自己的书放在书架上的那刻,她的眼眶立即湿濡。

犹记得穆澄坚持不肯离开书店,一直站着等,直至有第一个读者把她的书从书架上取下来,拿到收银机旁算帐,她的眼泪忍不住流泻一脸。

无非是那种被人接受、被人欣赏的安慰,深深感动她。

那第一个读者在翻看她的作品而未确定是否购买时,穆澄的心,差点自胸口跳出来。

她有一种要走上前去求对方给予一次机会的冲动,穆澄很想对他说:

“先生,我不会令你失望,你的那十多块钱是一定物有所值的。”

书价由十多块涨至目前三十多块钱,涨幅双倍,那是多少个年头的事了!

其间有过多少挣扎、劳累、苦楚,真非局外人所能想像。

无论如何,最艰辛的日子怕已经过掉了吧?

现今只要穆澄的新书一面世,必然货如轮转,才刚刚放在书架上,便又立即在下一分钟,被读者买走了。

穆澄心里想,为了获得这个成果。不论受怎么的委屈与艰辛。也应毫无怨言的。

穆澄挽了几大袋食物,漫步回家去。

别看她是个纤纤弱质似的女人。那高窈而清秀的身段,那幼幼细细的手脚,在在都予人一种侍儿扶起娇无力的倦慵感觉,她其实力大如牛。

那几袋重甸甸的食物在她手上,挽得轻轻松松。

只为穆澄训练有素,老早习惯成自然。

成长后,考上外国大学,就开始要学习照顾自己。事无巨细,不是自行动手干活,谁会料理你?

嫁后呢,更不得了。陶祖荫非但不帮忙,只是一古脑儿把个贤妻抱回家去,享现成的福份。

也不算是夸大,她这位丈夫是一向饭来张口,茶来伸手的。

有那一天夫妻二人去购物,付钱的不错是陶祖荫,但所有粗重的工夫,包括挽物在内,都属穆澄的职责范围。

于是几大袋的重物将穆澄挽的两条手臂拉得活像长臂猿似,陶祖荫也只会昂首阔步,走在前面,对满头大汗、急步跟着他的妻,视若无睹。

有些时,购物过多,穆澄不胜负荷,只得求救。

陶祖荫也会得分担穆澄的负担。然,他会一脸不高兴的说:

“男人挽个塑胶购物袋走在通衢大道上,简直难看兼失礼。”

穆澄想,说得也不无道理。

每念到惹了丈夫不高兴,自己心头也会觉得刺痛,也是划不来的事,于是,以后就不敢再要求对方代帮忙挽什么东西了。

其实,如果要穆澄选择,她宁可付钱,由陶祖荫负责挽购物袋。

这种感觉,随着年龄渐长而增加。

她因而得了灵感,写了个有关有钱女人养小白脸的故事,把女主角那种无奈、苍凉的心态写得细腻绝伦,引起不知多少读者的共鸣与感慨,半年内竟买过七版!

可见其道不孤。

本城怕有很冬男人像陶祖荫,又有很多女人像穆澄她自己。

回心一想,这丈夫给他的写作灵感还是不算少呢!

唉,文穷而后工。

话说回来,最实际的得益,就是练就一身蛮力,日子有功,完完全全的举重若轻。

回到家去,穆澄三爬两拨的把各式买回来的菜肉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