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 第85部分

第85部分(2 / 2)

“夫梁?”魏豹愣了一下,随即一喜。

大梁好啊。大粱原来就是魏国的都城,不管是人口还是城防,都要比大粱强。魏王咎在临济复国之后,一直就想着夺回大梁做国都,但是他还没付诸行动,就被章邯给围在临济了。

“大梁好,大粱好。”魏豹欣喜的连表叫道,刚叫了两声,又停住了,有些怀疑的看着共尉:“君侯,大梁可比临济艰固多了,能拿得下吗?”

共尉收回手,摩挲着下巴:“拿应该拿得下,只是损失估计会比较大,不瞒你说,我也在犹豫呢。”他把目光转向颍川郡:“我打算先向西进入颍”郡,和韩军会合一处。然后再取大梁,这样可能更有把握一些。只是,”

魏豹见共尉犹豫不决,似乎有什么顾忌,连忙问道:“君侯,这是个好办法啊,君侯还犹豫什么呢?韩王成和秦将桓腑不相上下,正打得激烈。谁也占不了上风,君侯如果能参战。则桓酶必败,韩国就可以扫清境内,重建韩国,到时候再帮我复国,把握确实要大得多。”

共尉摇了摇头:“计是好计,只是我带的插重却没有考虑这么多;只怕是帮了韩王,就帮不了你了。光有兵,没有粮草、兵器,这仗也难打啊。”

魏豹听了这话,顿时象是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湿,他有些搞不清共尉的意思了,他究竟是想帮忙而实力不足呢,还是确实担心辐重不足?他正在揣摩,周叔轻轻的咳了一声,魏豹看看他,有些烦躁的说道:“你有什么意见,就直说吧?”

周叔腾的闹了个大红脸,他看出了共尉的想法,正想提醒魏豹呢,没想到魏豹当着外人的面这么不给他面子。一时有些恼怒。见共尉和吕释之也看了过来,只好强压着不快,轻声说道:“君侯何必担心这个。呢,就算君侯没有准备这么多插重,我魏国和韩国也不能坐视不管啊。君侯不辞辛苦来帮我们复国,这粮草、辐重。我们自然要竭尽全力的供应君侯了。”他注视着魏豹,拱了拱手:”臣粗陋之计,还请公子定夺。”

弗尉和吕释之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看向魏豹。魏豹这才明白周叔的意思,也有些尴尬,只好避开周叔的眼神,连声说道:“周将军说得对,君侯来帮我复国。这粮草辐重当然由我魏国来负担。至于兵器之类的,请君侯放心。韩魏皆走出铁之处,冶铁之处甚多,肯定能满足君侯所需。”

共尉笑了,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韩国和魏国都走出好铁的地方,他提供给陈乐做试验用的铁还是辗转从大梁搞到的,如今要替魏豹打仗,岂能不捞点本钱?这个魏豹急着复国。却不知道请人帮忙就要出血的道理,还要周叔来提醒,比起他的兄长魏咎来差远了。倒是这个周叔,思维敏锐,见识过人,难怪魏咎走到哪里都带着他,不过他和魏豹似乎不太合槽,这也许是个把这人挖到自己帐下的机会。,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肌啦,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十二节 步履维艰

“:川郡襄城,汝水南岸,平顶山西坡。 韩王成年约五旬,身体修长,面皮白净,长须飘飘,看起来十分儒雅,与身上的精甲并不相衬。他扶着剑首,看着远处的汝水愁眉不展。司徒张良站在他的身边,比起在彭城的时候,他的面容更加蒋瘦了,眼窝深陷,颧骨高高耸起,脸色泛黄。大将韩信韩王信,非名将韩信按着剑,诅丧的低着头站在一旁。远处小脸都瘦得尖起来的共乔无力的坐在马车上,看着两个正在摆弄陶罐的女卫出神。

杜鱼、班玄扶着剑站在一旁,不时的互相看一眼。王祥坐在远处的草地上,一声不吭。

战甲上斑斑血迹的赵青、周贲和项庄围坐一起,抱着膝盖,垂头不语。士卒们在远处警戒,虽然身体站得笔直,但是眼神却十分沮丧,士气十分低落,整个军营散发出一种让人气闷的情绪。

“司徒,你说,我们韩国是不是气数已绝?”韩王成的声音很沙哑,一开口就觉得嗓子干疼。

张良摇了摇头:“大王,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们复国之路虽然艰难,可是也不是没有希望啊。桓腑不是刚网被我们打败了吗?”

韩王成咧了咧嘴,想笑两声,可是却没有发出声音,笑容也变成了惨笑。他悲伤的摇了摇头:“两个月了,毫无进展,我们手里的地盘还是当时从项羽手里接收过来的那么大,胜一仗败一仗,昆阳、舞阳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人死了不少,却还是没有能够复国,就连新郑都没能拿下。复什么国啊,照这样子下去,我们哪里还能复国。山东六国,为什么偏偏我们韩国这么难呢?”

“大王何必悲伤。”弗信哑着嗓子劝道:“其他诸国虽然复国了,但是困难也不比我们燕国的王是韩广,根本不是姬姓子孙。楚国虽然立了怀王,可是内部不合,眼下元气未复,将来的事尚未可知。赵国被秦军打得落花流水。魏王咎被秦军围在临济城,生死未卜,也就是齐国好一点。不过,他们的安稳,也是因为地势所然,魏赵一亡。齐国也将步其后尘,就和二十年前的形势一样。”

他们在颍川打仗,临济被秦军攻破,魏王咎自焚,齐王田檐身死,的消息还没有传来。

“是啊,和二十年前一样,我韩国还是四战之地,疲于奔命啊。”韩王成叹了口气,低下了头,脚步蹄躇的往回走:“你们说说,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走进还是退?”

“眼下秦军势强,我军虽然暂时打赢了,可是损失过大,粮草、插重都不足以应付,恐怕不宜再战。”韩信看了张良一眼,试探着说:“司徒大人,我们向陈县方向撤退,休养一眸子再来吧。”

张良沉默不语。网刚一战,韩军虽然打赢了,可是损失很大,剩下不到两万人,其中有六七千人是新募集的,剩下一万一千多人都是他从彭城带回来的。共尉给他的一万人还剩下六千多,项梁给他的一万人剩下的不足五千,损失都十分大,士气低落,确实不宜再战。但是他知道韩信还有另一层意思,也许这也是韩王的意思:他们要他再去向共尉和项梁开口求援,特别走向共尉求援。共尉的妹妹共乔就在军中,和他形影不离,大家都隐隐约约的猜出了其中的意味,只是没有挑明罢了。

但是张良不愿意,他不愿意利用共乔这个聪慧而又单纯的女子去向共尉求援。他不愿意接受共乔 并不是共乔不好,而是共乔太年轻了,他把共乔对他的感情看成是少女对英雄的崇拜,而不是男女之间的感情  一更不愿意利用共乔,这样利用共乔是不道德的。

但是韩国的形势又逼得他不得不思考这个可能。韩国的地利不好,四面受敌,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前,韩国就因为地理位置的劣势疲于应付,如今复国,情势依旧,虽然楚、魏两国现在都是他的援军,但是秦国的强大压力还是让韩国的复国之路显得步履维艰。南阳守桓腑和三川守李由两路大国死死的掐住了他们的咽喉,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几乎要窒息而死。

眼下唯一能做到的,就走向楚国求援。而楚国的两大势力就是共尉和项梁,东南方向的上蔡是项梁的势力范围,东面的陈县是共尉的势力范围。只要退入陈郡,他们就可以松一口气,喘息片剪。

“向上柱国求援吧。”张良喃喃说道:“共将军的实力本来就不如上柱国,他自保都比较困难,哪里还有力量再来支持我们?”

韩王成眼角的鱼尾纹颤了颤,瞥了一眼眉头紧锁的张良:“司徒,项梁现在全力与章邯作战,他还能抽得出人马吗?”

张良苦笑了一声,这些情况他如何不知道,可是让他要共乔去向共尉请兵,他实在是开不了口。共尉在想什么,虽然没有和他说过,可是他是何等

。又怎么可能看不出共尉的企图?共尉就是等着项梁损以八乏后好平衡呢,这个时候他怎么会来帮韩国。当然了,共乔如果出面请求,共尉多少还要给点面子的,但是这正是张良所不愿意的。

“司徒大人韩信欲言又止,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把头扭到了一边。韩王成看了张良片刻,也叹惜了一声:“韩将军,不要逼司徒了,他也有他有难处。算了吧,我们都努力过了,最后能不能复兴韩国,就由老天作主吧。做到这个地步,我们也算是对得起我韩国的列祖列宗了,谁让当初分晋的时候,偏偏挑了这么一个地方呢。命啊,这就是我韩国的命啊,天意如此,不可强求。”

韩王成的叹惜象一把剑,狠狠的刺进了张良的心理,他悲怜得几乎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自己奋斗了近二十年的结果;就是这样吗?与韩国的社稷相比,自己的个人道德又算得了什么?

他猛的抬起头,沉声说道:“大王,你不用再说了,我去请兵。”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