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 第260部分

第260部分(1 / 2)

>        “这个。我说了不算,要交给咸阳做决定。”陈平从容说道:“不过。我估计应该问题不大。”

“那就好,那就婚    ”月氏王欣喜莫名。

“至于税收的比例,不如大王一起说出来,我一并向咸阳汇报吧。”陈平伸出手,拦住了刚刚张开嘴的月氏王:“大王千万不要说一个太离谱的价格,要不然我可没法交待。”        月氏王一句话被陈平堵在喉咙里,十分难受,他看了看王妃,两左躲到一旁轻声商议了片刻,最后对陈平说:“再加一倍,两成,如何?”

陈平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不太满意:“大王,你可要知道,今年如果丰收的话,我西楚经由月氏前往西域诸国的货物量,可是两倍于前啊。你这两成,是不是

“那大人看,咸阳能给出多少底线?”王妃拦住了网准备降价的月氏王,笑嘻嘻的看着陈平:“大人放心,我们一定不会忘了大人的恩情的。”

陈平看了一眼王妃,似乎心领神会,伸出一只手指,然后又伸出三根手指:“一成三,我有把握咸阳能同意,再多,我就说不准了。”

王妃低头估计了一下,又有些不太确信的说道:“大人肯定今年的货物量能两倍于前吗?”

陈平哈哈一笑,重重的点点头:“我陈平就是大梁人,对齐地的丝织业知之甚许。齐鲁号称衣被天下。这难道是说了玩的吗?王妃就放心好了,如有闪失,唯我陈平是问。”

王妃见陈平说得这么肯定,也放了心:“既然大人这么说,那我们就拜托大人了。还请大人立刻召回田大人,不要在羌人身上白费心思了。”说着,她冲着陈平嫣然一笑:“请大人稍坐,我这就去安排酒宴。酬谢大人。”

“多谢王妃。”陈平连连致谢。

月氏王见生意达成,十分快慰。陪着陈平东拉西扯起来。陈平见多识广,妙语如珠,很快就掌握了主动。不经意之间。他提起了共尉对匈奴人的贪婪的厌恶。月氏王对匈奴人也不太满意,他接上去说道:“如果西楚王下次要教匈奴狗。我可以助你们一臂之力。”

陈平正中下怀,他哈哈一笑:“我们两家如果联手,那匈奴人就没几天好日子过了。”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三节 各言其志

月的渤海湾。草木繁盛,绿树成荫,在夏日里别有六

芝累山码头,几十艘高大的楼船以停靠在码头的主舰为中心围成半个圈,方圆五百步以内,除了水师的战船以外,绝无其他船只。轻柔的海风吹得水面上波光粼粼,浮光跃金。刚刚升起的朝阳明亮而不刺眼。照得共尉等人心情无比畅快。

共尉负着手,昂首挺胸的站在临海伸出的一块巨石上,看着远处的水天一线,轻轻的吁了一口气。连着三个月多的巡视,虽然说大开眼界。却也着实让人有些累了。今天来到齐地,眼前有如此良辰美景,正好可以休息一下,缓缓精神。

项羽、韩成等人在他身后大约三四步的地方,看着眼前的美景,也觉得心旷神怡,不由得都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这几个月跟在共尉后面巡视,可谓是辛苦之极。出武关,过大江,沿湘水经灵渠而入漓水,直到南海郡治番禹城,在番禹短暂的停留之后,他又乘水师的楼船沿着海边向西走了二百里,然后沿着海岸线返回。一直向东行驶。每到一郡。他都要下来走一走,由沿途的官员陪着到处看一看,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洋细到各郡的户口、民生,有时还要微行走访,白天巡视,晚上听取官员的汇报。看完一地,又坐船赶往下一地,忙得不亦乐乎,每天都要到半夜才睡。

他年轻,又长年练武。身体好,哪怕再累。上了船就可以睡得象猪一样,可是把跟着出行的几个人都给累得不轻。韩成年纪大了,平时又不怎么运动,这一趟跑下来,原本就瘦的老头更瘦了。盛荼、田荣也累,但是他们毕竟打过仗,身体底子好,倒还勉强支撑得住,情况最好的,要数项羽和司马四,他们都是武将出身,这么赶路倒不在话下,可是晕船却把他们折腾得够呛。在海上走,难免会遇到风浪,虽然遇到大些的风浪时都会靠港暂避,但就算是平时的那些风浪,也让没有坐过大船的项羽和司马印吐得七荤八素。连黄胆水都快吐出来了。        但是他们又不能说,共尉精神抖擞,他们也只能舍命陪君子,硬撑到底。

到了齐地,跟着就要回咸阳了。一想到不用再在海上颠菠,对大海已经产生了恐惧症的几个人这才露出了笑容,也有心情欣赏海上的美景了。

“韩公,脚踏实地的感觉是不是很好?。共尉回过头,看着瘦削的脸上露出平静笑容的韩成笑道。韩成赏景赏得入神,一时竟没有注意共尉,直到身边的田荣提醒他,他才回过神来,连忙说道:“不敢有瞒大王,臣这头现在总算是不天旋地转了。”

“哈哈哈共尉大笑,韩成等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这几个月形影不离,他们已经习惯了共尉的随和,虽然有君臣之分,可是共尉对他们几个都很客气,项羽是他的兄长,共尉还是和以前一样,开口兄长。闭口兄长的。就是在接见各地臣子的时候,他也是称他为项侯。盛荼是他的长辈,田荣、韩成都比他年长,和他的父亲共教差不多,他都尊称为公,从来不直呼其名。就连司马印,他也只叫他殷侯,而不叫他的名字。这一点让这五个十万户侯十分感激。

“韩公,要习惯大海,喜爱大海  大海有宝啊。”

韩成微微一笑:“臣现在有大王赏的十集户,衣食无忧,不需要什么宝了

“弗公淡泊。”共尉赞了一句:“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韩公的境界,非常人可及。”

韩成脸一红,摇摇头说道:“大王谬赞了,臣只是人老了,没有了雄心壮志而已,可不是什么境界。臣本是一亡国公子,承大王天恩,现在能保有祖宗宗庙,四时牺牲不绝,又能读书养气,修身养性,以前只能在梦里想想的事情现在都变成了现实。臣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人若无求,自然淡泊了。势使之然尔,本非强求得来

共尉赞赏的看着韩成。韩成这个人好处就是读书多,看得开,虽然开始有些不甘心,可是很快就认清了形势,安安稳稳的在咸阳做起了学问。平时也不惹事,和人相处也十分温和,大家对他印象都很好。这次出巡,他就象一个榜样,无声的向网投降不久的田荣和项羽表露着他对现状的满意,抚平他们心中的不甘。共尉很需要这样的一个榜样。所以他对韩成也特别尊敬。

“韩公,最后做什么学问?”共尉走到韩信准备好的石桌旁坐下,招手示意项羽等人入座:“诸位,今天我们不谈政务,说说闲话。就眼前的美景,说说各位的心愿,言者无罪,畅所欲言。”

项羽等人笑着入了座,旁边有郎官”流不息的送上来美酒、佳肴,东柱国韩国自从共尉进入他的辖区以来。就一直跟在左右,准备了不少齐地的特产。

“弗信

“臣在。”正在忙着指挥的韩信应声答道。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